有人說,只要有私立學校在,就會有補課,學費再高,對于富裕家庭都不是事。教育怎么能資本化,只要資本化,就會趨于市場化。所以這些年怎么減負都沒用,才會出現幼兒園學小學內容,小學學初中的內容。要取締培訓機構,也要取締私立學校,還要整頓公立學校。
可是,私立學校為啥有市場?我們先不說他的升學率,例如一本率、重點率,這點與所招的生源質量是分不開的,這個要承認。但有私立和公立學校差距最大的一點,也是最標準的一點,就是資本介入。
我們對教育的投入多嗎?中國那么多人口,那么多家庭的孩子,投入的教育資源或者說錢多嗎?我想,不多吧,反而很少!那你投入不多,有資本想投教育,你給門票放行了,那就要為你的決策負責!只是在這過程當中,你發現有些方面超出你的管控,道德也好,利益也罷,關鍵是你同意搞的!
公立學校也是一樣掐尖的,表面上不敢搞分班,但實際上都是各種名目的分班,特色班。因為因材施教才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所以不要亂打板子。中考高考才是根源,重點大學985211的分類才是根源。
私立學校全天上課,每月只放2天到4天假,不算補課嗎?公立學生不去補課,放學回家玩,周六周日不補習,能干贏私立學也只有少數優秀者了!不準培訓機構補課,如何規范私立學校全月上課?
網友劉振說:私立又不占用公共社會資源,反而可以使公共資源給公立學校人數提供了更多的平均資源。鼓勵私立,增加公立投入!增加教師尊嚴和收入才是正道。當然公立教師不能去校外補課!
雙不雙減,對有錢人影響都不大,影響的是普通家庭。即便民轉公,也不是所有的民都轉公,就是部分重點私立轉公了。劃的學區也很小,緊跟著就是學區房大漲,以前的搖號優惠都沒了。普通家庭更別想著去了,除非高價買房。所以部分家長不是每天想著民轉公,而且提升自己,或者努力賺錢,這才是最實際的東西。
為什么取替私立學校?就因為他貴?
公立學校是否該反思,你便宜為什么學生家長還不選你?
我們期待更多的又好又便宜的公立學校出現,讓私立辦學無生可招?但絕不是打壓私立辦學,大家的眼睛是亮的,知道哪個好,哪個不好。如果都能上公立,誰拿高價上私立?
就問你:如果借讀公立去不了,各種條件限制,擴招80人去報名考試的就有1700人。父母都在當地工作,公立不收,難道送回去做留守兒童?私立學校只是學費貴,來了就收。問你一個問題去還是不去?鄉村小學都不辦了,一年級就要去很遠中心小學住校,這是義務教育的宗旨嗎?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存在就是合理,私立學校再好,也有不認可的,公立學校再不好,還有忠實的生源。這個都不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私立學校是留還是棄,看自然發展,并不是一刀切就好了。你是怎么看的呢?請分享出來。
聲明:原創文章,請尊重原作者,勿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