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一、為什么人會得腳氣?
1、細菌的繁殖
因為一、二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皮膚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皮膚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
2、霉菌的繁殖
悶熱潮濕的環境會使霉菌生長,形成足癬,俗稱香港腳。香港腳的癥狀非常多樣化,并非所有的香港腳都有臭味,容易產生腳臭的香港腳型式,就是在趾腱間,產生皮膚濕濕爛爛型的香港腳,腳氣最為嚴重。
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3、悶熱密閉的空間
當鞋穿的很緊密,通風透氣性不佳時,除了會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膚表面的PH值會產生變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環境最適合腳底某些細菌的生長。
4 、潮濕的環境
腳掌是個多汗的環境。腳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總共約有二十五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5、過厚的老舊角質
過厚的老舊角質,在汗水的浸潤下,會變成細菌及霉菌所需的營養來源,促進細菌、霉菌的增生繁殖,惡化腳氣的形成。
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二、腳氣類型
從科學的醫學上講,通常將腳氣分三型:水皰型、糜爛型、角化型腳氣。
1、水皰型
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2、角化型
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搔癢、角化脫屑,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3、糜爛型
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三、腳氣治療配方
1、水皰型
藥材:30克苦參、30克蛇床子、30克大黃、30克黃精、30克明礬、10克甘草
將藥材放在一起加水煎煮,明礬后下,大約煮30分鐘即可,取水泡腳。苦參性寒,味道苦,可以清熱燥濕,同時也能祛風殺蟲;蛇床子性溫,能燥濕殺蟲,止癢,與苦參相配合,增強藥效;大黃有著瀉火解毒、涼血作用;黃精則專治腳癬癥狀,所有藥物結合,可治腳氣。
2、角質型
藥材:30克黃精、30克地膚子、30克明礬
將藥材放一起加水煎煮,明礬后下,煮大約半小時即可,取水進行浸浴。地膚子的性寒味苦,可以用來清濕熱,與黃精、明礬等藥材結合一起煎水外洗,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令角質化了的肌膚軟化下來。
夏季容易得腳氣 推薦治療腳氣養生偏方
3、浸漬糜爛型
藥材:各30克的黃連、黃柏、黃芩、大黃。
此方也較四黃洗劑,將藥材放一起加水煎煮,大約煮半小時即可,然后取干凈的紗布,浸濕在藥液當中之后再取出濕敷,敷20分鐘即可。黃連清熱燥濕,有瀉火解毒之效,可用于治療濕疹、濕瘡等癥;黃芩有廣譜抗菌功效;黃柏能解毒療瘡;大黃則可以涼血消腫,收斂止癢。
在采用這些藥浴方的時候,每天都浸泡大約20到25分鐘,每天一次,以7天為一個療程,通常需要進行3到4個療程。除了采用藥物治療腳氣之外,患者還應注意生活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采取好防治措施,飲食上應清淡些,鞋襪定時放在太陽下曬曬殺菌,讓腳部保持干爽,注意個人衛生,不和他人共用浴具、鞋襪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