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往圣繼絕學同名入駐一點資訊/天天快報,QQ公眾平臺敬請訂閱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這句話現在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但是其實更多的時候政權是談出來的。談不攏了才打,而打出來的江山雖然有所謂的革命徹底性。但是究竟是和平的手段造就的政權,少了不少血海冤魂。
而清王朝與國民政府的和平談判則可以稱的上是談出來的政權的典型。當油盡燈枯的清廷將《關于大清皇帝優禮之條件》遞交給南方民國代表時,很打臉的來了記下馬威。“清帝退位清室已亡,還有什么大不大”最后幾經南方代表商議便改成了《關于清帝遜位后優待之條件》
接著便是第一款:【大清皇帝尊號,相承不替,國民對大清皇帝,各致其尊崇之敬禮,與各國君主相等。】這一款的大清自然被南方代表厭惡改為清帝不提。這尊崇二字自然也被南方代表厭惡,直接刪除。于是第一款自然被改成了【清帝遜位之后,尊號仍存不廢,以待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歲用,每歲至少不得短于四百萬兩(當時國庫收入不過數千萬兩銀子,你一個沒落皇室一年就花四百萬兩銀子,焉有不亡國之理!)永不得減額。如有特別大典,經費由民國擔任。】這第二款對于民國來說也是最棘手的問題,畢竟革命黨手里也沒有余糧呀!最后商議決定四百萬兩銀子改為四百萬元。至于大典,你清廷還是少折騰一點吧。最后商定下來的條款是【清帝遜位之后,每歲用四百萬元,由中華民國給付。】
第三款:【大內宮殿或頤和園,由大清皇帝隨意居住,宮內侍衛護軍官兵,照常留用。】本來南方議員里面就有許多皇漢憤青,不僅要將滿清皇帝趕出大內宮殿(今故宮),頤和園都不許他們居住。好在南方代表中有不少圣母心發作。最終將這一條款改成了:【清室遜位之后,暫居宮禁,日后移居頤和園,侍衛照常留用。】
第四款:【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妥慎保護,負其責任,并設守衛官兵,如遇大清皇帝恭詣陵寢,沿途所需費用,由民國擔任】這一條看似人畜無害,但是壞就壞在了這“沿途所需費用”早就說過革命黨也沒有余糧。每年給你四百萬大洋那已經是從牙縫里摳出來的了,再多一兩銀子也別想要!于是這條改成了【清室遜位后,其宗廟陵寢,由民國妥善保護】(“妥善保護”出了個孫殿英,逼著溥儀做了日本走狗。)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敬謹妥修,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經費,均有民國擔任。】對于深受慈溪壓迫,變法失敗的光緒皇帝,人們還是有相當的同情的。所以這一款只是略微變通了文字【清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有民國支出。】
第六款:【宮內所用執事人員,均由大清皇帝留用】這一款南方代表只加了數字【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得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閹人】(偏偏這一項小清廷執行的最不到位)
第七款:【凡屬大清皇帝原有之私產,特別保護。】任何文明國家都保護個人私產,這一條自然也沒有什么異議只是改為【清帝遜位之后,其原有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馮大炮入紫禁城驅趕溥儀,卻是違約侵犯私產在先,一個馮大炮一個孫殿英,不由溥儀不反!)
第八款:【大清皇帝有大典禮,國民得以稱慶。】這一款卻是脫了褲子放屁,清帝既已退位,自然沒有大清帝國的臣民,只有中華民國的公民,憑啥你過個紅白喜事啥的,要中華民國的公民為你慶祝!這一條自然被毫不留情的刪除了。
第九款:【禁衛軍名額俸餉,仍如其舊】雖然說到禁衛軍,大家第一印象就想到傳說中的大內政壇,擱現在就是頂級特種兵,中南海保鏢呀。但是那時候能當禁衛軍的自然是旗人出身,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時候這幫孫子跑的比誰都快。所以戰斗力幾乎為零。但是如果不養著點這幫人,畢竟他們在大帝都,鬧出點啥事也不好。于是民國政府決定將這支禁衛軍編入陸軍部加以約束。于是這一款便成了:【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制,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這便是《清帝遜位后優待之條件》全文,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皇帝和“匪”心平氣和的坐一起談出來的政權。當時這個條文通告全國,照會各國自不需提。而且還準備指揮海牙萬國平和會存案。(沒錯,就是今天糞青們罵了千萬遍的海牙!)這可以說是契約精神在中國最成功的運用,雖然結果只能用呵呵形容。
九零超哥如是說,侃古論今道風云,預知天下興亡事,訂閱!superman1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