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森林的開發和保護—以亞馬孫熱帶雨林為例
【學習目標】
1.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分析雨林的環境效應,理解雨林的脆弱性,了解雨林開發的背景和原因;
2.通過討論雨林開發與保護的措施和問題,培養知識遷移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維
3.認識森林保護的重要性,樹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意識,逐步建立正確的環境觀。
【學習過程】
學習活動一 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現狀
任務一 森林作用
1.森林既是重要的 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 資源。
2.森林在 、穩定大氣成分、 、 、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種和 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被譽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任務二 世界森林現狀
1.現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 和 地區。
2.森林急劇減少的危害:導致全球氣候失凋、 惡化、自然災害頻發, 銳減,這些都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
【合作探究1】
1.P26活動,找出各地理事實的內在聯系,并繪制聯系框圖加以說明。
2.試分析巴西的熱帶雨林氣候區面積廣大與其地形分布特征有何關系?
學習活動二 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和脆弱性
任務一 雨林的環境效應
1.分布: 南北兩側,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緯15°~25°。 地區、 流域和流域是熱帶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區。
2.作用:——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1)熱帶雨林是地球上功能 的生態系統,也是生產力 的生物群落。被譽為 。
(2)熱帶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可概括為,調節 、維護 。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調節全球大氣中的 平衡,二是促進全球 和調節全球 。三是 寶庫和 寶庫。
(3)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護時間最長的場所,被譽為 。
任務二 雨林的脆弱性
1.熱帶雨林系統的優勢: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旺盛、生物生長迅速,群落生產力高。2.熱帶雨林生態系統脆弱性: 作用強, 難恢復,養分儲存在 內。
【合作探究2】
(1)熱帶雨林是“長著森林的熱帶沙漠”,這說明了 。
(2)雨林生態系統中, 旺盛,由于有機質分解和 再循環旺盛, 自身很少積累和補充養分。
(3)雨林生態系統中,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 體內,而這又是最容易遭受人類破壞的部分。
(4)雨林植被一旦被毀,養分遭受強烈 而很快喪失,使地表植物很難恢復,整個 就會陷于崩潰。
學習活動二 雨林的開發和保護
任務一 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
1.雨林被毀的根本原因是 。
2.雨林被毀的直接原因是 具體表現為過度的 農業; 伐木;采礦、 、 ;開辟 。
任務二 雨林的前途——開發還是保護
1.從全球利益和長遠利益考慮,對熱帶雨林必須采取嚴格的 措施,但是從當地人爭取短期內提高生活水平來看, 雨林又是他們最為方便的收入來源,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 放在第一位。
2.保護雨林的措施(從全球意義和保護當地人利益兩個角度分類P35)
【合作探究3】
有關雨林開發與保護的爭論,其實質是什么?你持何種態度?
【課堂練習】
新華社消息,我國平均每年有20 個天然湖泊消亡。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縮小四成,由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煙波浩淼的大湖相繼消亡,湖水逐漸向鹽湖、干鹽湖方向發展。湖泊環境的日益惡化,已造成水災頻發,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性因素。完成第1-3題。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圍湖造田 ②泥沙淤積 ③蒸發和下滲 ④引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湖泊環境惡化后,造成“水災頻發”的原因是
A.湖泊水對河水補給量減少 B.湖泊調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劇 D.水資源減少
3.西部地區鹽湖、干鹽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惡化,年降水量減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發、下滲量增大 D.圍湖造田
“千湖沙漠”國家公園位于巴西東北部濱海地區,沙丘從海岸邊一直向內延伸50公里,潔白的新月形沙丘鏈鑲嵌著上千個晶瑩剔透、水位季節變化明顯的湖泊。讀圖回答下題。
4.關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釋可信的是:
A.沿岸地區寒流減濕作用導致氣候干旱B.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多炎熱干旱天氣
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風長期吹蝕裸露地表D.河流帶到河口泥沙被海風吹向陸地
5.圖中眾多湖泊的主要補給水源是:
A.地下水 B.海水 C.河流水 D.雨水
6.圖中新月形沙丘:A.緩坡大致朝向東方 B.1-4月移動速度快
C.陡坡風力大于緩坡 D.緩坡降水多于陡坡
7.下圖為世界兩大主要的雨林分布地區略圖,圖M、圖N分別為上圖中M、N地的氣溫曲線一降水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M、N兩地氣候特點的差異,并從大氣環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分析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被破壞后對該地大氣圈和水圈的不利影響。
(3)剛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積量大,但是伐木業極不發達,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8.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下圖為南美洲部分區域示意圖和甲地氣候資料圖。甲處為世界上最大的濕地,面積季節變化明顯。乙處河段洪水期為5月~6月。
簡述甲處濕地面積變化特點,并分析其成為世界上最大濕地的原因。
(2)分析乙處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