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傷寒論》.第57條)。
作者:蔣遠東
傷寒發汗已解是說:這個太陽傷寒經麻黃湯發汗后,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等證已解。
半日許復煩的煩是熱,半日許復煩是說:本傷寒發汗前未必發熱,復煩有可能是發汗后的或以發熱。第3條講:太陽病,或以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傷寒。半日許復煩也有可能是桂枝湯代麻黃前的汗出不徹,因為,麻黃湯是一個可一不可再的處方,汗出后要改桂枝湯代麻黃。由此可見,桂枝湯代麻黃前的發汗往往會致人汗出不徹,也就是說:麻黃湯發汗、往往會致人汗出不徹。麻黃湯中的已解其實是已瘥;瘥是有所好轉的意思。已瘥是已經好轉了,但這個病還沒有痊愈。
《辨脈法》講:脈浮為表,太陽主表,脈數是熱;本條文中的脈浮數是太陽傷寒麻黃湯證的表熱未盡,第51條講: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由此可見,本條的宜桂枝湯是奔著麻黃湯方中的:汗出后改桂枝湯代麻黃來的。所以本條講:可更發汗,宜桂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