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動態周刊(0422-0428)——國資委支持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全球首個火星車數字人發布
作者:黃波、莫禎貞、周桂新、張鐸。
(2021年04月28日,總第109期)
4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福建召開的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論壇上表示,組織實施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計劃,驅動企業生產方式、運營模式、治理體系全方位變革。增添企業發展動能,著力強化關鍵數字技術創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一批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軍企業,發展壯大數字產業。加快企業改造升級,強化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產品創新數字化、生產運營智能化、產業體系生態化,提升企業發展質量效益。
深圳發布《加快推進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4月26日,深圳發布《加快推進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擬實施5G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將年產值不少于100億元的5G企業認定為領航企業并予以重點支持。文件提出,重點突破5G網絡設備芯片,鼓勵企業圍繞基站基帶芯片、基站射頻芯片、光通信芯片、服務器CPU等5G關鍵元器件和芯片開展技術攻關,努力實現5G網絡設備芯片的國產化自主可控。鼓勵各垂直行業探索5G+行業新模式,拓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推動“5G+多功能智能桿”創新場景應用示范及技術融合創新。
4月23日消息,近日成都市印發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根據該計劃,到2023年底,成都市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實現新突破,系統集成能力進一步增強,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成都市將建成一批智能制造基礎支撐平臺,研發智能制造關鍵裝備,培育智能制造關鍵裝備及核心部件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從具體的應用場景來說,成都目前在焊接機器人領域具有全國領先的技術優勢。
4月25日,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關于發布杭州市第一批重點建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通知》,遴選出23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作為杭州市第一批重點建設的項目。該批項目主要分布在金融科技、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教育、家居生活、智慧物業、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能亞運、智能制造11個場景類別,包括如趣鏈科技承擔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企業征信信息共享聯盟鏈等場景項目。
4月26日,在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海南省交通廳的指導下,數字人民幣在海南自貿港交通場景的使用正式啟動。海南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范圍試點數字人民幣的區域,已開始在全區域、多場景中試點應用。多家銀行表示,未來數字人民幣將在海南自貿港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將以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方式融入自貿港零售支付場景,從日常小額消費、公共交通出行、大學校園消費、政務民生繳費、醫療公共服務等方面深度融入生活。
宜昌將與百度共建“百度智能云-昆侖芯智能生態中心”
4月23日,百度、湖北宜昌點軍區政府、升哲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宜昌點軍區創建“百度智能云-昆侖芯智能生態中心”,助力宜昌建設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生態,將宜昌點軍區打造為城市級人工智能“芯基建”標桿。這也是百度昆侖芯片生態在全國范圍內首次產業化落地。百度昆侖芯片由百度歷時十年打造,是中國第一款自研云端全功能AI芯片,采用百度自研XPU神經處理器架構,提供512GB/s的內存帶寬,能夠在150W的功耗下提供高達260TOPS的能力,是業內設計算力最高的AI芯片,可為各行各業的智能化升級提供強大的AI算力支持,滿足企業在不同場景下的業務需求。
4月24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百度發布全球首個火星車數字人“祝融號”。火星車數字人使用了百度積累多年的數字人技術體系,通過百度智能云設計的輕量深度神經網絡模型,以及國內首創的基于高度4D掃描的口型預測技術,能夠實時生成數字人的口型、表情、動作,準確率接近99%,極大豐富了火星車數字人的細節表現。據悉,“祝融號”火星車數字人,未來將應用于知識科普、虛擬主持等多個場景。
4月23日消息,日前,首位接受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閉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的癲癇患者,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出院,這標志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在應用層面以及難治性癲癇診治領域取得突破。這是中國首例接受本地生產的BCI閉環響應刺激器植入的癲癇患者,標志著BCI在診斷和診斷BCI臨床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據了解。閉環神經刺激器是一項基于BCI技術的先進技術,可在早期識別癲癇發作,并能夠響應癲癇發作而提供治療性電刺激。
全球首個時速160公里內嵌式磁浮交通系統正式亮相成都
4月22日,由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全球首個時速160公里以上的內嵌式磁浮交通系統在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正式亮相。新筑股份創新的磁浮交通是創新應用5G、通訊、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智能載客系統,將引領智慧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方向。磁浮交通在技術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屬于新基建范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增收節支,促進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支持新城鎮化發展,有利于形成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4月25日,華為云推出盤古系列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包括全球最大視覺(CV)預訓練模型和全球最大中文語言(NLP)預訓練模型。視覺(CV)預訓練模型包含30億參數,首次兼顧了圖像判別與生成能力。中文語言(NLP)預訓練模型由華為云、循環智能、鵬城實驗室聯合開發,包含千億參數、40TB訓練數據,刷新三項世界紀錄。預訓練大模型是解決AI應用開發定制化和碎片化的重要方法。華為稱,云盤古大模型可以實現一個AI大模型在眾多場景通用、泛化和規模化復制,減少對數據標注的依賴,讓AI開發由作坊式轉變為工業化開發的新模式。
注:“大額融資事件”入選標準:天使輪千萬元級,其它輪次億元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