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敏感的人么?
你也許不知道,在某個維度上,敏感區分了平庸和偉大。
如何變得敏感? 《未來簡史》的作者赫拉利這么定義:
敏感,就是你要從經歷中獲得體驗,用體驗改造自己。
赫拉利提出了一個公式:知識 = 體驗 × 敏感度。
“在這個沒有宗教信仰的現代,想要尋找人生的意義,就得有體驗和敏感度。”
說白了,敏感,其實是一種改造自己的過程。而這種品質,在創業中可能是培養得最快!
“過去三年里犯了不少錯誤,創業者其實都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自我否定,打破原來的框架是很辛苦的,打碎之后又重組更困難?!必愗惥W的CEO張良倫如此說。
而貝貝網的發展軌跡和定位變化,似乎也正驗證了赫拉利的“敏感”理論。
“在規模大約3萬億的母嬰市場中,母嬰電商的規??峙轮挥?000億元,剩下的2萬多億市場,貝貝網絕對不會放棄。”張良倫說。
貝貝網一直被泛泛定義為“母嬰電商”公司,但如今這個詞,已經被張良倫敏感的拆成了2個詞:母嬰、電商,并代表著兩條不同的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是母嬰,還是電商?
如果一年前,把這個問題拋給張良倫,他的答案一定是:電商。彼時的他一心要把貝貝網打造成移動電商公司,“從沒有把自己說成是一個母嬰公司”。
但是,一年多之后的今天,張良倫選擇了母嬰:貝貝網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母嬰平臺公司。
“當你沒有孩子的時候,你覺得這個行業完全沒有感覺,是被炒起來的行業;但是,當你有了孩子,你會非常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個多么巨大的市場。”晉級為父親不久的張良倫,將這種經歷中獲得體驗,用于改造自己思維和貝貝網的發展路徑。
在母嬰這條路上,張良倫在貝貝網中悄悄孵化了新的業務:育兒寶、貝貝同城。其中,育兒寶在2016年6月上線后,過去幾個季度連續100%以上的增長,儼然是育兒社交的top玩家了;而貝貝同城,今年上半年布局的,要連接消費者與線下的商鋪,野心是要在今年成為中國親子服務領域的第一名。
張良倫說,在一個每年有2000萬新生嬰兒產生、有2億人群持續產生不斷迭代的環境中,母嬰行業的產業價值沒有人會懷疑,教育、健康……這個產業,是一個持續的事業!
“未來,沒有社群思維的電商公司是一定會被淘汰的,沒有社群思維的品牌商也會被淘汰?!?/span>貝貝網的3年發展中,“社群”這個詞在今年被張良倫頻繁提起。
社群首先來自于人,然后是一個社會化的人展開的,社會是人組成的網狀式結構,每個人都身處于各個社群的網格之中……社群本身所具備的裂變會非常大地推進一個平臺的急劇爆發,社群力量是未來10年整個母嬰行業排在第一位的驅動力。
這是張良倫的邏輯。
因為社群,因為科技,今年上半年,貝貝網實現了1個億的利潤。“這些簡單的東西產生的推動力是非常可怕的,今天當你用全新的思維變革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的空間就變得非常大?!?/span>
當然,張良倫眼中的“社群”,不是一個新概念。社群,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都在做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母嬰類的創業公司,比如親寶寶、寶寶樹……張良倫憑什么自信?
其實,用戶數據可以分類三類:會員數據、消費數據、內容數據。而在優先級排序上,會員數據>消費數據>內容數據。
“從社區到電商,從電商到社群,基因的不同,決定路徑不同,同時商業化的空間也不同。”張良倫說,很多母嬰創業公司做了很多年社區,確實圈了很多用戶,但這些用戶數據更多是內容數據,這些用戶習慣了免費看帖子、免費逛社區,要讓他們花錢,這個轉化率不高。
而從電商到社群,最初的用戶就是通過付費進來了,用戶數據更多是會員數據或消費數據,你讓他買東西,無論是線上的商品,還是線下門店的早教、娛樂等,這個過程自然而然,加上社群,貝貝網順勢形成“以人為中心,以信任為紐帶,以場景為抓手”的電商構架,實現平臺升級。
這一點,是張良倫實踐1年多的信心和方向所在。
市場上總是有各種傳言,無論是在商業界還是在明星圈。幾年前,范冰冰說過,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蔡依林也曾在金曲獎領獎臺上霸氣回應,要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
3年前,張良倫進軍母嬰市場,“很多人鄙視我們,覺得一群小屁孩,根本不懂母嬰,但現在,我們很自信。” 從電商到母嬰,從電商到社群,貝貝網的增長空間一下子被拉開了。
“貝貝以前的客服團隊四五百人,但是現在只有100多人,我們用科技的手段把效率提升,用科技手段替代掉很多原本屬于人工的重復操作的東西。”張良倫說。
“3年前,貝貝網是一門生意,生意是急功近利的,你的心態是浮躁的,很多資源是浪費和過度消耗的,比如投1億的廣告,可能有效的只有5000萬; 而當你把生意當成事業,思考未來3-5年的發展時,你才會愿意將收割的利潤投入到新業務,用自己的錢養自己的業務,把企業做大?!?/p>
張良倫說,以前也想過IPO,但現在幾乎不急了,因為上市可能會導致關注點集中在財務報表上,忽略企業長遠的發展。
“況且,我們自己就有錢,自己就是資本!”張良倫說,貝貝網在過去已進行了10多家的投資,包括母嬰的外延企業、新消費類、互聯網金融等。
不過,投了哪些企業,張良倫說,現在時機未到。
犀利哥:母嬰市場這么大,要不去創業,讓Allen (張良倫英文名)投一個?
犀利姐:創什么業?
犀利哥:開個早教班,教寫作?
犀利姐:你教?。?別誤人子弟了……
犀利哥:真的有前途!哎,你別走啊……我很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