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鉀是農業生產中最常見的肥料,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又稱“肥料三要素”。 1) 氮肥:即以氮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氫銨、尿素、銷銨、氨水、氯化銨、硫酸銨等。 氮肥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銨態氮,包括氨水、硫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二是硝態氮,主要是硝酸銨;三是酰胺態氮肥,主要是尿素。尿素是最常用氮素化肥,含氮46%左右,長期施用對土壤無不良影響,宜作基肥和追肥,作根外追肥效果也很理想。不宜作種肥。而碳酸氫銨易分解和揮發,作基肥、追肥均可,宜覆土深施,不可作種肥。這些氮肥的特點是:肥效快,易溶于水,易吸水潮解,應注意保存。氮肥除氨水和碳酸氫銨是堿性、微堿性和易揮發外,其它品種都是微酸性,不能和石灰、草木灰等堿性肥料混合施用。硝態氮施用于水田不如施用于早地效果好,因為施用于水田會引起反硝化脫氮。氮能促進植物體尤其是莖葉的生長。氮肥的施用要適量,前期施用過多,會造成瘋長,葉片披散;中、后期施用過多,會造成無效分蘗增多,田間郁閉,植株瘦弱,貪青晚熟,易倒伏,結實率和千粒重都低;氮肥施用過多,還會引起病蟲害的滋生。因此,在生產上硅根據土壤肥力和苗情適量平穩施肥,切勿施用過多或一次施用過重。 缺氮:植株淺綠、基部老葉變黃,干燥時呈褐色。莖短而細,分枝或分蘗少,出現早衰現象。若果樹缺氮則表現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現象。 (2) 磷肥:即以磷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等。 磷肥主要有鈣鎂磷和過磷酸鈣兩種。過磷酸鈣又稱普鈣,酸性,其中大部分磷溶于水,是速效性磷肥,對堿性土尤其適用。可作基肥、種肥、追肥和根外追肥。鈣鎂磷肥則呈堿性,不溶于水而溶于弱酸,適用于酸性土。其中含有大量鈣、鎂,是改良酸性土的良好肥料。一般作基肥,可以蘸秧根,拌稻種。鈣鎂磷的肥效遲緩,不溶于水,微堿性,性質穩定。這兩種肥料都易被土壤固定,影響肥效。 缺磷:植株深綠,常呈紅色或紫色,干燥時暗綠。莖短而細,基部葉片變黃,開花期推遲,種子小,不飽滿。 (3) 鉀肥:即以鉀素營養元素為主要成分的化肥,目前施用不多,主要品種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等。 鉀肥主要有硫酸鉀和氯化鉀。氯化鉀是常用優質鉀素化肥,含氧化鉀 50%一60%,適用于一般的土壤,可做基肥,追肥。硫酸鉀含氧化鉀為48%一52%。鉀肥肥效快,酸性,易溶于水。因此,鉀肥易流失。 缺鉀:老葉沿葉緣首先黃化,嚴重時葉緣呈灼燒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