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一種來勢兇猛而且死亡率很高的病,今年來,不斷有新聞事件,把這種病的消息送到我們眼前:
2007年6月,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突發心源性猝死,享年59歲。
2011年7月,鳳凰網前總編吳征因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39歲。
2012年7月,浙江電臺主持人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塞辭世,年僅25歲。
2016年,著名的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2歲。
據2016年的統計,這種來勢兇險的疾病僅在我國每年就有60萬的新發病例,其中有30%的患者沒能搶救過來,粗粗一算,每年僅僅在中國,就有18萬人死于心?!?/span>
對這樣的病,大家害怕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為怕,就病急亂投醫,去相信一些不知道什么途徑流傳出來的所謂“急救偏方”,這樣不但不能救人,反爾有可能耽誤正常的救治造成終生遺憾。
下面這篇微信公號的內容,我在我的親友群、我的家人和我的微信聊天以及各種群里都見過:
(謠言公號內容)
記得當時和家里老人討論這個微信公號的內容時,我問家里老人有沒有覺得文中(劃線的部分)說的不科學?可得到的回答是“寧可信其有”……我能說什么?(攤手表情)┑( ̄Д  ̄)┍
甚至我當年的客戶們,也會有信這一招的,我不得不說,謠言的力量太巨大了。
(微信群消息)
無論心肌梗塞還是心絞痛,都是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出現了狹窄和阻塞,這個時候拍胳膊肘不僅不能解除狹窄緩解阻塞,疼痛還會使人體本能地產生反應加速本已生病的心臟的加速跳動,造成更大的傷害,關鍵時刻,方法不對可是要命的。所以,再遇到心梗患者,千萬不要“寧可信其有”地拍胳膊肘了!
來,上干貨!正確的心梗急救該怎么做?心梗多發于中老年人,但隨著近年來吸煙、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者的增多,這種疾病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青年人群。怎么區分一般胸口疼還是心梗?先看發作誘因,心梗多在劇烈活動、突然用力、情緒激動、受驚嚇、吃飽飯、突然受涼后發生。心梗的典型癥狀除了胸部有“悶痛感”,一般持續 30 分鐘以上,但超過 15 分鐘的胸痛也需注意。還有患者除了會胸痛、還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大汗淋漓、頭暈、極度恐懼等癥狀。除了胸口,患者其他部位往往也會有疼痛癥狀,有的人可能表現為整個胸部,甚至肩膀、左臂、脖子、牙齒等部位的不適,如下圖深色部分為疼痛可能出現的部位:
發現心梗患者怎么辦?
1、找人幫忙,并撥打 120!撥打120?。艽?20?。?!找人幫忙是最重要的,因為真正的心梗不是一般藥物或方法能緩解的,盡快去醫院才是最佳解決方案,沒有之一!如果感覺可能發生心梗(如持續 15 分鐘以上的胸悶胸痛,服藥不能緩解),就應該馬上撥打 120 急救電話,并告知家屬的聯系方式。如果找不到其他人,也應該先打 120,說清門牌號把門打開,方便急救人員快速進入施救。
2、控制情緒,減少活動:情緒激動和身體活動都會提高心臟耗氧量,加重病情?;颊邞⒓雌脚P休息,或在有依靠的地方坐下,再呼叫他人協助。克制緊張情緒,適當做緩慢的深呼吸,速度不宜過快,否則會造成通氣過度,一般 5 秒一次為宜。
3、其他處理:如果有條件,吸氧是較好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有兩種心臟病常見藥物——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在心梗發作的時候不能隨便吃。因有些心梗會出現低血壓,含服硝酸甘油后病情會加重,最好在測血壓,明確血壓不低后再使用。而阿司匹林吃了以后要幾十分鐘才起作用。如果病人不是心肌梗死而是其他疾病引起疼痛,可能給后續處理帶來麻煩。如果病人血壓過高,服用大劑量阿司匹林則會有有腦出血的風險。所以還是交給醫生來決定是否服用比較好。
最后,對于家里有心臟病人的家庭來說,將相關的病歷、醫保卡(本)和既往的心臟病資料置于一個取用方便的地方,養成記日志的習慣,把每天服用的藥物、血壓、血糖的數值等記下來,同病歷資料放在一起,同時告知所有家屬這些資料的存放地點非常重要。發病早期要盡早聯系急救人員,不要怕麻煩硬挺著,堅持半小時以上還在糾結要不要去醫院,要知道心梗一旦發作,時間就是生命。
我們的每一篇急救知識都希望大家能記住并轉發,但我們祝愿大家永遠也不會用到它。
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救命“的文章,請不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