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提起故鄉的名字,就有許多溫暖的字眼,能打開我的腦洞。想起故鄉,就想搜索所有最好的漢字挑選出來呈上。
塵封記憶,打開我永遠留在故鄉的心底。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從年少到遲暮時候,我都是他記憶里的某個貯存。
偏南的太陽已坐在云端,露出紅紅的笑臉。橫亙于眼前的青山,看不夠,也搬不走;鄉情,是瘋長的毛毛草,在有風的日子,便會在心頭搖拽……
我們每個人好像一直都在外奔跑,卻總覺得自己把心和最后一點安全感落在了遙遠的家鄉。給自己設立了遮風擋雨的小站。
故鄉也許有毒,人走了,心留下。這里陽光很暖,天很藍?;剜l的人不但是為了看風景,家鄉新貌,也是尋找一種生活態度。
故鄉又是一種病,不去終生不愈。去了又讓人念念不忘。讓人一生愿此,以夢為馬,詩酒年華。
如果年齡沒有增添你的智慧、膽識,漂泊沒有讓你學會包容和慈悲、遇見沒有讓你了知緣分、學會感恩,成長沒有使你看得更遠、更能夠接受新生事物,很多人回到家鄉后還要繼續學習。
地處三市縣交界的邊遠小山村條件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差,如果有神仙下凡,那一定會降落在秦嶺之南的家鄉。從古到今,商鞅封地,四皓隱居,張三豐修練太極,邵雍問道理學周易梅花數,諸多名流前輩常此久居,也許就是人們傳說中的世外桃源吧。
二
灰黃的沙粒下掩埋著綠色的夢,流淌著的小溪帶來幻境般的水潤透明,一點一滴澆灌著七色的花朵,泥沙深處掩蓋無數的精靈。
大山孕育,小溪潤澤。山泉明凈,純情,古樸。充滿母性,充滿柔情,崇尚心靈自由。如夢似幻、如詩若畫,一壇陳釀老酒,一旦觸到鄉情,人就醉了。
來自高山的問候,有杜鵑花開的熱情,微笑。觸動大地深處密語,帶你一路歡歌的泉水,叮叮咚咚。只是指縫間的陽光,雖美,抓不住。
聆聽大山里竊竊私語,感受大自然賦予萬物生長,鄉親們像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終年留守,開墾這片沃野,盡力推開大山與外面世界的屏障,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植物需要授粉,人類需要交流。沉默與孤獨,雖說會給你帶來些許尊嚴,但卻也會讓你失去許多人生機緣。
嶺南美,我心中至少是那樣認為。馬放南山,不是畫,不是夢境。藍天白云,與粗獷大美原野挺配。終日藍天,綠氧免費。在這里,與繁華大都市齊飛的旅行和精神家園,都是對每個追夢人是絕對的誘惑。叮咚叮咚的山泉就這樣明目張膽的歌唱,勾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群。
夏天的中點,不熱也不躁,如是秋天最宜人的日子,也是春風秋色最柔情的日子。相對夏的熱烈,秋是含蓄靜美。秋色美,莫過人們早晚肩披秋衣,遮蓋夏日曼妙熱烈,矜持幾分優雅。
放下手機的人們,擁抱這里生活。讓一些浪漫、柔情、發呆、庸懶...…再多美好的詞,都不足以身臨其境,親身看一眼這里的人們,身體柔軟,靈魂堅硬。
三
遙望天邊一輪明月高懸,山隅破屋幾間,地上孤燈一盞。沒有人喊我一聲乳名,親切的聲音老在耳旁回蕩,響徹山巒。我的小名和伙伴們順著彎彎的小河,嘩啦啦地流向遠方。
在那寬闊的地方,從此給自己的大半生畫了個圓。不見父母慢慢變老的樣子,離家的路越走越遠。多少次翹首祈盼,午夜呢喃,心中從不敢遺忘那個綠樹披蓋村莊,青山格外傾斜的嶺南豐陽縣。
山路彎彎,水流潺潺。月光照耀著廣闊的原野,明暗遠山魅影冷清靜秘。傳承老秦人骨子里基因,皓月當空中秋夜,方桌擺放庭院中。梳洗潔凈一番,面東而立,仰望月神,虔誠膜拜三躹躬。敬三柱香燃一爐,燒一刀表默祈福。祭祀果子多少隨意,盤盛一三五單圓饃必要素心。同邀天地過中秋,人神共賞月神美。三五分鐘禮成畢,全家圍坐賞月吃餅醉山神。
年年柳黃菊香,中秋月影疏清。遙望廣寒宮,夢里見嫦娥。看月亮吃月餅,當時秋色宜人。此情美景虛設,這是親人留下的代代傳說。嫦娥為保丹藥,不慎落入惡人之手,誤食后升天奔月,恰值農歷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思念她盼歸團圓之苦,這一天,從魏晉開始賞月吃餅,唐宋時民間有了賞月團聚盛會習俗。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輪明月。盡收眼底,最動人的良辰美景,縱使晚星萬千,也亮不過中秋一輪圓月。令人無比期待的鼠年中秋,與國慶開始上演“喜相逢”。摘下星星給你,摘掉月亮陪你,你想要的中秋,雙節都給你。
書中秋色美,月兒圓。舉頭望明月,低頭聞餅香!印象里中秋節,家鄉人叫過八月十五。正值農家收秋,果子成熟。忙中抽空晚上烙圓餅,酵面饃松軟麥香,飴糖、花生、核桃、松果芯裹上,舌尖別有一番滋味。敬月亮,慶秋收豐年。
餃子也是鄉親們最實惠的改樣飯,逢年過節是首選。包餃子看似簡單,實際上把對親人的牽掛都包在內心,在村子里有崇尚的意義。團圓吃餃子,有更多的是不舍和依戀。人都說離家的餃子,就是親人的殷殷期盼與美好祝福。
母親曾把中秋烙成圓圓的月餅,父親在兒女的歡笑聲中聞見五谷清香。又到一年中秋節,叫聲母親總是聽不清,喊聲父親已無應。
月灑中秋,身在家鄉,美食在旁,好友想念,把酒言歡,不問明天。幸福生活就是:父母辛苦做了一桌好飯,兒女們吃得肚皮圓圓嘴還饞。
四
踏上故鄉的泥土,腳下頓生實在,心里感覺接了地氣,一些綠色的生命在心中油然而生,滋生蔓延。相對水泥地和柏油路,讓一個生命破土重生,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耐力。都市生活,從空中樓閣,到高屋建瓴,看起來像豆芽菜,有根有瓣,有模有樣,卻容易失去生命力,無法扎根。
生活如此寂寞,無法與誰言說。生活如此艱難,從沒有親人告訴過我。我和故鄉在兩條鐵軌上行,下行也從不交集。
一條小路,走了又走,來來去去,永無盡頭。從青年走到暮年,繞了大大一個圈,又回到起點、終歸。若干年后,隨著故鄉變遷,親人走散,鄰里疏遠,與我有血脈之情的故鄉怕是回不去了。一句兒童“笑問客從何處來”就令人難過,有生之年心里只念叨故鄉的存在。
雞鳴千年旺,狗吠萬事興,和氣好運來!電商連接鄉村,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里的近在咫尺。家鄉群內一直有村民快遞的消息。留守孩童喜玩快手,大媽刷劇網紅抖音,視頻號青睞咱村里年輕人。每一次穿越千萬里的遇見,只為美麗的你。
昔日的孩子已經長大,這一方山水他們正整合有限的資源和外來的駐村書記盡力合作打一手好牌,“訓政”美麗鄉村。高鐵時代下的邊遠山區與大城市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距離,讓我的腳步急速邁向那些貌似別墅的幾排排小洋房,看看里面住著還有誰?讓人不禁也擔憂,這么好的環境,一個小時的距離,那些終南違建的群佬們,會不會以后看好了這里?
印象中那些失信的村莊,貪婪和愚蠢的一錘子買賣,經過幾代人漂洗,蕩然無存。而新形勢下,歌頌韭菜的,總會有鐮刀。捕捉小魚小蝦的,誘餌香美。陽光下的青山綠水,依舊層林盡染,秋色暖人。
五
時間在無聲無息的走過每個人的心房,大自然正在進行一場神奇的魔術變幻,她要在不知不覺中把天空變得無比湛藍,清爽髙遠。
從山間的小路走過,微風不燥,它正輕輕地拂過你的臉頰。一絲絲涼爽的秋風,從感知的器官開始,在浮面的細胞里,感知季節冷暖,草木在青黃中展示季節變化。
秋天,就該到鄉野里去聞一聞泥土的氣息,豐收的味道。秋田小唱,蔥綠蒜苗壯,四季萊根香。挖了紅蘿卜麥苗青,大白菜入甕腌制酸漿,收了回倉,窖貯冬藏,一片豐收的田野,雖然不是世間絕美的風景,在山間的小路走一走,享受著秋天色彩,拾拾秋天時光。
一方此起彼伏的山峰,伴隨著遠方的微風,卻也讓人馳目騁懷,百看不厭。秋天能補全夏季里所有的遺憾,夏季的浪漫繼續延續到秋天。
當然,如果自駕馳騁欣賞廣漠山野,打開音樂,響徹十里群山??諢o人煙的靜谷,路面高低起伏于山丘,忽高忽低中,把玩心跳,車震快感。彎道刺激驚險,驚喜風光無限,那又是另一種感受……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東西。在平凡的日子里,抽空走近大自然,別讓忙碌耗盡你對生活的野心和向往。
在這個凡事共享的時代,人們喜歡分享一些美好的事物。走過秋鄉,一些美好生活我要與你分享,怎能私藏。
揮手告別內心的浮躁,告訴自己,每一個美好日子就在秋天。好好擁有,也好好感受。一個熱情洋溢的微笑,張開雙臂,深情擁抱秋天??柿耍蝹€綠櫻櫻的露頭青蘿卜潤喉養肺;餓了,刨個紅苕剝皮就能充肚饑;醉了,枝頭紅紅的軟蛋柿掛在秋鄉里。
人常說,世界上最好的生意就是向少年賣希望,向女人賣青春,向老人賣健康,以及向成功人士帶去“安心”的生活方式。而我此行卻想會心微笑,販賣故鄉在我泊居的地方,讓心安然,真吾鄉情。
作者簡介:宋銀良,現居西安,文學愛好者,閑靜時喜詩文讀寫。微文散見報刊網絡平臺。
曬丹鳳,你也可以秀
文學顧問:孫見喜 木南 東籬 丹竹
誦讀顧問:???/strong>
主編:丹鳳曬曬
責編:方子蝶 張芬哲 白月光 曹萇茳
校對:鄰家小妹 七月未箋
自媒體支持:淮安文學坊 無言年華
溫暖相見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學
力薦悅讀 松風閣語
作者往期文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