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國年間,諸葛亮(字孔明)帶兵南征時(shí),到了云南勐海的南糯山。士兵們因水土不服,害眼病的不少,無法行軍作戰(zhàn)。孔明拿了一根拐杖,插在南糯山石頭寨的石上。說來奇怪,那根拐杖轉(zhuǎn)眼變成一棵茶樹,長出青翠的茶葉。士兵們歡呼雀躍,摘下茶葉煮水喝,喝下了茶汁,眼病也就好了。這樣,南糯山出現(xiàn)了第一棵茶樹。
事到如今,人們還把石頭寨旁的那座茶葉山叫做“孔明山”,山上的茶樹稱為“孔明樹”,而諸葛亮也被尊稱為“茶祖”。每當(dāng)諸葛亮生日那天,本地百姓都要飲茶賞月,放“孔明燈”,以紀(jì)念諸葛亮這位土“茶祖”。其實(shí),云南是世界茶葉之鄉(xiāng),在諸葛亮出生以前,就早已有茶樹,但當(dāng)?shù)厝藗儫釔壑T葛亮,信奉孔明先生,便將茶的發(fā)明權(quán)移栽到了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