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鄭老師在直播間圍繞“如何進行深層次高質量的家庭英語啟蒙”進行了一場講座,穿插介紹了自己和安可在英國的學習、生活情況,收到很多媽媽好評。
3月17日晚,我們還邀請了鄭老師在新東方時的學生呂思淼(托福118分,SSAT 2298分),現就讀于美國費城私立高中,分享美國私立高中英語學習和生活情況,帶您一起了解真實的美國教育!歡迎大家收聽!
鄭老師“如何給寶寶進行深層次高質量
的家庭英語啟蒙”講座回顧(上)
今天的講座是我10年新東方教學和5年陪伴安可英語啟蒙,加上7個月的英國留學經驗的精華,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發。
1
一、什么是高端英語?
從英語學習上講,高端英語強調的是語言的高質量,具體來說關注以下幾點:
1)學核心的詞句
不管是收費的高端英語課,還是免費的基礎課,以及免費的14600詞匯學習,我們都要教最核心的內容。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語料庫”的概念,這是我16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的截圖:
2)培養英語思維
很多家長說希望孩子用英文思維。那什么叫英文思維?在我看來,就是用地道的英文表達思想。這不是看到蘋果說apple那么簡單。那如何才能用地道英文表達思想呢?這里就需要大家了解collocation(固定搭配)的概念。
劍橋出的這本書里,明確提到了在閱讀里收集collocation(固定搭配),什么是collocation呢?書里是這樣解釋的:
Collocations are words that frequently occur together. We may note that the meat is lean, but not thin. Or we can talk about tea being strong but not powerful.
今天早上我和安可的老師開一對一家長會,老師說安可的英文表現不錯,所以打算給她帶一個本子回來,讓她把平時讀書時遇到的詞匯摘錄到本子上,然后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分享。所以,不管是英國本土的小孩,還是將英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積累足夠多的collocation.
時間關系,以后我在公眾號里發文來具體說明如何在閱讀繪本的時候收集并在平常生活中使用collocation,有足夠多的collocation,是讓咱們英文地道的保證。
除了collocation,我們還要了解文化。
比如中國家長送孩子去學校,完了要說一句“聽老師話”,在英國,我看到家長大多是親親抱抱孩子,然后說一句:Have a nice day!所以,總結一下,英文思維就是用地道的而非中式的句子表達思想,另外,了解國外的文化,必要的時候,入鄉隨俗。
像我現在送安可上學,就會跟她講:Have a nice day!當然,不是說我們中國人說“聽老師的話”不好,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多關注一下和我們不一樣的文化,這樣也有利于理解別人的做事方式和表達(寫文)方式,有助于我們平常與外國人交往,也有助于我們理解國外閱讀和寫作考試模式。
當然,培養英文思維,還有很多更具體的方式,我后期會整理在公眾號上,分享給大家。
3)高端英語關注的第三個重點:關注詞匯多樣性和表達多樣性
這個問題我在公眾號也經常提出來,昨天我又寫文章強調了這個點,具體見文章:中國學生最缺乏的英語啟蒙單項訓練,英國小朋友從學前班就開始了!(點擊可跳轉)
如果還沒有看的家長請讀一讀,安可現在在英國讀學前班,已經在學習詞匯多樣性了。以后我還要繼續寫文章,推薦相關工具書、兒童閱讀書籍和我自己整理的詞匯多樣性和表達多樣性的筆記。
4)最后鄭尉高端英語不僅僅關注英文能力的提升,還會強調“健全人格”的培養
我舉例說明:
A、愛、責任和自律,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勇于承擔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所以我們的教案卡片里有很多表達愛意的句子、與朋友友好相處的句子、妥善管理時間的句子、堅持和抗挫折的句子、慈善和環保的句子……這都是愛、責任和自律的表現。
B、我們會關注吃喝玩樂,享受生活。用一個媽媽的話來說,自從學了高端英語,連上廁所和洗手都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參加課程之前,也許我們只會跟孩子說“Wash your hands”,參加課程之后我們會說“Wash your hands. There are bacteria/germs on your fingers.”
等大家到了倫敦,還可以在洗手間和醫院看到以下宣傳畫,這樣又可以復習一些單詞。
這些圖片是我和安可在醫院的時候拍的,其實這些圖片我們可以打印出來,時不時跟孩子復習一下,等他們以后來了倫敦,看到這樣的圖片,會覺得非常熟悉。這種“非正式學習”,對于小朋友的學習非常重要。
C、文化藝術。有媽媽說,自從學了高端英語,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藝術作品,只是以前沒有發現。比如以前逛宜家時沒有發現dala horse,現在再去逛,發現真的有很多瑞典的經典藝術品dala horse.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做過多描述,更具體的情況,請參考公號文章中媽媽們的反饋。
2
二、為什么要進行高端英語啟蒙?
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我也是回答大家我在倫敦大學Goldsmiths到底學到了什么?
在英國讀研時我寫了一篇論文,題目翻譯成中文大概的意思是:家庭如何通過早期的雙語教育進一步加強社會經濟的不平等,有沒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呢?
在中國,現在家庭雙語教育非常火熱。這里雙語一般指中文和英文。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中文英文實力是否強大,可以說直接決定一個孩子能不能考上好的學校,然后就是非常現實的找工作的問題。我們看3個圖片,這倆圖片說明了中文和英文的重要性:
英國每年都會發布一個語言趨勢報告,當中顯示英國學生除了法語、西班牙語,學得最多的外語就是中文,所以中文是越來越火熱了。從這三張圖可以看出,如果我們能把中文和英文都學好,對我們是非常有利的。
現如今,家長還一定要了解“文化資本”這個概念。在《資本的形式》中,布迪厄區分了三種類型的資本:
我們從這個圖片里可以看出,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也就是錢)、社會資本(簡單點說就是“人脈”)一樣重要。英國是一個特別講究“階級”的社會,這對研究來說,挺重要的。
我的bilingualism &biculturalism論文導師知道我做“高端英語”,第一句話就問,你針對的是中國哪個階級?我說是middle class.然后我在論文里分析了中國中產階級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孩子雙語能力,從而給予孩子寶貴的文化資本;而中國中產以下階層,因為經濟和精力的各種原因,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文化資本。
比如,因為缺錢,買書舍不得,因為缺錢,想報班學習,還是花不起那個錢;再比如,父母總是在疲于養家糊口,所以根本沒有時間精力給孩子提升文化資本;還有,父母本身的文化程度有限,無法有意或者無意給孩子提升文化資本。
我在日記里梳理過安可的“文化資本”:
我為什么要做這個表格呢?因為想到很久之前我在北京新東方教國外考試的時候,一旦看到學術成績和品德修養都特別好的學生,我就非常想研究一下她/他的家庭環境。但是畢竟涉及到別人隱私,我沒有問過。但我心底是真想知道,到底什么樣的家庭文化,培養了這么好的孩子。
前幾天有媽媽私信我:想知道安可到底怎么培養的。也許在大家看來,安可算很優秀的孩子。我自己也認為安可是很好的孩子,不管在學術成績,還是品德修養上,都算是不錯的。當然,她還小,還需要更多的經歷,還需要更多的觀察和指導。
僅僅從現階段來看,哪些因素促成安可現在的樣子(就從大家最感興趣的點“能自主閱讀”和“能流利朗讀高端英語卡片”開始)?為了給詢問我的媽媽一個回答,也為了我的論文,我就做了“安可家庭文化資本分析”的表格。
大家也可以做這么一個表格,全方位地分析一下到底哪些因素影響了孩子現在甚至還會持續影響他以后。
回到第2個問題:為什么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雙語啟蒙?因為考學的需要,因為日后找工作的需要,也因為高質量的語言可以培養孩子的認知、促進孩子的思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從而幫助他們成為身心健康的人。
推薦大家看這篇文章:為什么0-6歲是兒童進行英語啟蒙的黃金期?(點擊閱讀),這是我的想法的一個梳理。
3
昨天上海的小寶媽跟我談到,孩子幼兒園會講蒙德里安的話。我說安可學校也會講一些藝術家的畫,都是些幼兒園的小孩,安可現在也才剛5歲,講這些大藝術家的畫他們能聽懂嗎?老師不會低估孩子的能力,他們就會給孩子講這些,我覺得非常好。
我也希望我的朋友、家人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覺得這些東西是不是太高深、連自己都沒聽過,不講給孩子聽。我不希望有這種情況出現,這樣是人為拉低自己和孩子的起點。
你覺得有必要給孩子講藝術、獨立、慈善嗎?據我觀察,不管是在大英博物館、國家藝術畫廊,還是安可的學校,我都看到家長和老師給5歲甚至更小的孩子講大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我寫過很多文章來說明我的觀點,今天我就不詳細再講了。請大家閱讀如下文章,如果有疑問,歡迎留言探討:
1)【鄭老師在英國】我在倫敦認識的一位非常投緣的中國媽媽(點擊閱讀)
2)是我把孩子帶歪了,還是你視野受限?得意的時候想想高手如云,失意的時候想想強手不多!(點擊閱讀)
家長和老師在孩子語言啟蒙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英國寫的informal education論文用到了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ZPD)理論。這個理論也是家長一定要了解的,作為現代家長,一定要了解一些理論,再將理論結合實踐運用起來,你會發現這些理論真的非常有意義。
估計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之前我在中國的時候,總是聽到一些信息說,國外的老人才不管子女的孩子呢,都自己瀟灑去了。但是我看到很多研究,表明各個國家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有可能幫著帶孫子孫女的,就看個人能力和投入的時間了。國內外的研究,都有專門針對祖父母在教育中起的作用的(如下圖)。
所以,我們也要關注這一點,因為我們以后也會成為祖父母,我們的孩子現在也會受到祖父母的影響,我們可以關注一下他們受到了什么方面的影響,怎么讓這個影響更正面。
安可在和家庭成員的交流中,心智得到極大的發展。我剛提到的這些人,尤其我和安可爸爸、安可姥姥姥爺,給了她最大的幫助。我是絕對支持維果斯基說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并不一定如皮亞杰所論述的受到年齡所限制。如果有一個導師讓兒童嘗試一些他能力以外的事物,可以加快他的成長過程。
而且,現在的孩子,比之前的孩子能接觸到更先進的人。比如剛才安可家庭文化資本里提到的安可表姐,表妹,和堂兄,他們都有出國留學的經驗或者打算,在這樣的氛圍里,安可不會覺得說英語是多么奇怪或者少見的事情,事實上很多研究也證明,如果家庭很早就傳遞出孩子以后可能出國讀書的信息,那么孩子會自發學英語。
我以前都沒有想過安可5歲不到就要出國留學,但是我會向她傳達我們以后都會出國留學,學習國外的先進事物。決定出國之后,英語肯定是要學的,但沒有決定出國留學之前,我們也在學英語,所以這個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前,出國留學真是個新鮮事兒,現在早就不是了。另外,隨著交通的便利,科技的發展,孩子們可以更加便利接觸更先進的物品,剛才我們說能接觸到思想先進的人,現在我們說物品,所以,他們大腦肯定是進化了,不能再用老觀點預測和看待他們的思想和能力。
另外,我還想說一點:兒童語言,兒童雙語發展,可以研究的點,實在太多了。尤其等我們這一代都當了姥姥姥爺,爺爺奶奶,我們肯定和我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有所不同,也許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會給自己的孫子孫女,提供寶貴的“文化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