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木子默
歲月悠悠,流光淺淺
終于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文: 簽約作者 / 酒窩郭春
為什么我們總要不遠萬里回家過年?
有一句回答觸動著每一個在異鄉謀生的人的心,他說:因為那是我的“家”啊,別的地方只能叫做“住的地方”。
但假期太短,每年都是歡歡喜喜地回家,可還沒玩夠,假期就到頭了。
好像前腳才笑盈盈進門,馬上又要提著包離開。
那個好不容易盼來你的人,又要滿懷不舍地送你走。
很多人一走,又要等過年才能回來。因此每次和父母分別,都是難舍難分,像是一場劫難。
一位年輕的小伙子為了不讓家中年邁的父母難過,事先沒有告訴父母哪一天返程,天未亮他就偷偷地出門,廚房的冰箱塞得滿滿的,一冰箱的臘肉臘魚香腸……父母給他返程帶的物品早已備好。
他輕手輕腳地把父母準備的家中的特產搬上車,然后拔下了墻上的手機充電器……
小伙子用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切,視頻傳到網上,許多網友發出了同樣的感慨:插座一拔,又是一年。
袁泉有一次在采訪中說:“離別真的非常痛苦。
我記得以前每次要離開家,提前一個多禮拜,我媽跟我爸就坐在樓道里敲核桃,敲一大袋子核桃,包好給我帶著。
那段時間,我們都在努力掩飾離別的傷感。
我爸是個做事要有充足提前量的人,所以他總會很早就把我送上火車,其實離開車可能還有20分鐘。
那20分鐘就很難熬,我不敢看他們,直到火車緩緩開動,才敢轉過頭沖我爸爸打個招呼……”
每一次離別誰不說要面帶微笑的?可到最后誰又不是淚流滿面?
有一種餓,叫爸媽覺得你在外面吃不飽;有一種愛,叫爸媽覺得你的后備箱還能塞。
每年這個時候“返程的后備箱”都會在網上占據大量篇幅。
朋友圈里,那些返程的人是最大的亮點,路上,返程的人的后備箱是最靚麗的風景線。
正值春運返程高峰,央視有一段采訪。
在大廣高速廣東韶關境內路段的服務區,自駕返程的車主們在直播鏡頭下打開了后備箱。
有的車主表示,后備箱里有一點臘魚臘肉,還帶了一點青菜,家里的大白菜……
有的車主則表示,不僅有臘魚、臘腸、臘肉,還有腌菜、酸豆角、酸蘿卜……
還有車主表示,后備箱里都是自家老人自己種的蔬菜,出發前老人很早就起來把菜都弄好了,等一上車,就把很多東西往車里塞,還有一些都沒裝進去。
還有的除了后備箱,連車頂的行李架都塞滿了……
一位網友說,她4歲就沒了媽媽, 25歲沒有了爸爸,是一直單身的叔叔送她出嫁。
每年過年她都回家,可返程時怕堵車,常常凌晨三點就出發,叔叔總是在前一天就把后備箱塞得滿滿當當的,然后對她說“你起那么早可別來給我打招呼,打擾我睡覺”。其實他哪里怕打擾,他是怕離別。
一位網友說,他從小父母在外打工,他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后來長大,他也成了打工大軍中的一員,那時候自己沒有買車,回家過年時,爺爺奶奶都會在他的行李袋中放很多吃的東西,那時候乘車很不方便,人多車少,很擠,爺爺奶奶讓帶的東西總被他嫌棄。
那年過年回家,行李袋已經在前一天晚上整理好,大清早的奶奶又做了一包吃的讓他帶上,他嫌棄地偷偷地放回到桌子上。
后被爺爺看到,以為是他忘了,于是一路小跑地跟到汽車站,找到他,塞進他的手里,說他吃的沒帶!瞬間讓他淚目。
如今爺爺已經走了6年,奶奶3年前也走了,可這件小事他記了十來年。
每一個在異鄉謀生的人的感受都是刻骨銘心的,每一次離家都是帶著沉甸甸的親情上路,留下的則是對家人的感謝和祝福。
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往往也不覺得那一車南瓜黃豆有多好吃。
但當他們再也不可能給你裝一粒黃豆,你才會感受到,那是怎樣的悲傷。
2月7日,湖南益陽。
一女子出發去長沙上班,本來路上可以坐車的,但是6日晚上下了一整晚的大雪,導致只能走路去鎮上。行李箱有30多斤,里面裝著一些衣服和媽媽給自己準備的食物,爸爸不讓自己搬,就扛起來走了10里路。
女子稱,爸爸當時肯定累壞了,自己看著好心疼。
父愛如山,那么大的雪,也只有父親才會為女兒扛著行李箱走這么遠吧?
有網友說:如果父親在,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父親也會扛。
是的,父母對兒女的愛永遠都是拼盡全力,無私而毫無保留的。
而父母希望我們給予的卻很少很少。
歌手李健剛工作時,父親不幸患上腸癌。他和姐姐湊了好久,才湊齊了手術費。
手術后,父親的病情還是每況愈下,甚至嚴重到上廁所都無法步行。
有一天,李健背著父親上廁所時,父親突然在他耳邊說了句:“原諒爸爸?!?/p>
那一瞬間,李健強忍著淚水,內心卻早已淚如雨下。
“他太客氣了,竟然對自己從小背到大的兒子客氣,而我只是背了他幾次而已?!?/p>
《親愛的安德烈》中有句話說:“所謂父母,就是那個不斷對著你的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p>
有數據顯示,2000至2010年十年間,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上升到45.6%。
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數將增加到兩億多。
也就是說,未來的老人群體當中,有90%的人將會成為空巢老人。
網上一段老人的自拍視頻,湖南一位年過8旬的獨居老人,黯然對著鏡頭說:
“我呀,太孤獨了,我的兒女們,都不在我的身邊。
我不知道怎么樣才能過下去,一天三餐飯都懶得做了。
過去,家人都說我做的飯菜最好吃,而現在,我連自己都覺得不好吃了。
我的女兒在美國,我的兒子在廣州,我有8個孫子,但他們都不在我身邊。
他們為了生計,為了家庭,不可能為我就不干活了,我想得開……”
老人的話讓無數人淚目。
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曾經活成了兒女的保護傘,老了卻只能自己承受風雨。
年過完了,一些人已經返程了,或正在返程的路上。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愿意背井離鄉?生活有時不是我們能選擇的,那就趁父母健在,?;丶铱纯窗?,沒必要一定要等到過年。
本文話題:媽媽把愛裝進后備箱,爸爸把愛扛在了肩頭,歡迎留言說說你和父母的過年故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