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深圳詩詞】第655期 |李建春:耽詩意趣究如初——鄒國榮詩詞選芻議

耽詩意趣究如初

——鄒國榮詩詞選芻議

作者簡介

      李建春,字向聃,號缶皮、問梅亭。中華詩詞學會理論研究與評論部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創研班成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2011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2015“北京市職工藝術家稱號”。中華書局出版《詩以言志》(與沈鵬先生合著)、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李建春書法論文集》、榮寶齋出版社出版《榮寶齋書譜古代部分毛公鼎》等著作。

 賞析 

      辛丑年末,在深圳與國榮兄相識。初見,兄請余為其題耑“梅子樓”,余號“問梅亭”,故稱國榮兄為“梅子兄”。兩人均喜詩書且同有從軍履歷,一見如故。加之兄有參戰、經商殊榮,更多幾分敬意。

      癸卯年初,梅子兄發來即將付梓《鄒國榮詩文選》,請余選取作品一二十首做些點評,因事務纏身在兄幾次提醒后,才操盤碼字堆砌成文。因學識、眼界有限,拙文品鑒,只為淺說。

感懷二首以記(其一)

卸了烏紗百事疏,耽詩意趣究如初。

錦囊癡向塵廛覓,情緒漫從憂樂紓。

廿載笠蓑堪拾掇,一番梨棗卻躊躇。

殘花信染春風采,聊贈來人讀舊書。

      此律為《鄒國榮詩文選》序中所錄,蓋可鏡鑒詩人宇宙觀人生觀者也。歷代寫“辭官”或“卸任”者泛,拿宋人余嗣《辭官》與之比較:“試把人間比夢間,也須回首舊家山。人生待足何時足,未老偷閑卻是閑。”余嗣言“辭官”,梅子喻“卸任”,均表達“卸了烏紗”之休閑生活,前者略顯糾結,后者則更暢達。

      梅子兄起句即感懷“卸了烏紗”之閑疏。然初心難改“耽詩如初”似閑更忙也。當憶起“廿載笠蓑”與“一番梨棗”時,“塵廛”與“憂樂”心緒兼而有之,不禁嘆喟!事實上詩人在“卸任”之前,已給未來設計并構畫一幅美好藍圖:一方面盡情“殘花信染春風采”,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然殘花不殘,恰枯木逢春;一方面興致勃勃地將自己讀書之樂趣分享與來訪者。此詩給讀者展現出一幅閑來約幾好友,或原野采風,或松下小酌,或煮茶談天之場景,好不快哉。蘊含陶淵明“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復自然之感。以其曰“卸任”,倒不如謂迎來“第二春”更為貼切。“春風采”積極樂天,似乎沉浸于桃花源中,美妙旋律從人心和山水間一起奏起,融為一支輕盈快活之春天樂曲。意境高遠也。

問梅亭

wen mei ting

鳳凰臺上憶吹簫·重登黃鶴樓

      鳥瞰龜蛇,龍騰楚漢,五層芒射蒼穹。翹桷處、云分九派,勢弇三雄。更教雅人勝士,把襟抱,題記仙蹤。使留得,依稀鶴影,唐宋儒風。

      今我跨鵬又至,登高閣,寒江一覽匆匆。念千古,浮沉過眼,畢竟從容。喟嘆昔人遠去,已換了、水闊天空。清秋里,廣廈簇簇如峰。

      此闋乃吊古懷鄉之作也。詩人又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這使余想到嚴滄浪稱“唐人七律第一”唐崔顥《登黃鶴樓》,傳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梅子兄除懷千古往事,述唐宋儒風,依余看來詞之核心要義在于揭示“已換了”三字,何故?結句作答:“清秋里,廣廈簇簇如峰。”此乃老杜當年之呼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亦合毛主席詩句“換了人間”之境。余在杜甫故里鞏義參加第四屆詩人節,拜謁“杜甫出生窟”即興寫下《第四屆詩人節復老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千年之問》:“秋風來去盡歡顏,寒士不存茅屋刪。大庇愿望非夢想,如今廣廈萬千間。”亦言“已換了”之意也。

      如今,梅子兄登高閣,眼底盡現簇簇如峰千萬間明亮寬敞之廣廈,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故喜笑顏開。梅子兄與余均經歷國家從貧窮到興盛之過程,其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精騖八極,心游萬仞,故有如此感慨。此闋貴在格局,即“家國情懷”,又可謂“筆墨當隨時代”也。

      王國維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我讀此闋正中此言矣。

問梅亭

wen mei ting

春夜讀

自斟茶一壺,把卷遣宵孤。

神出關山外,情追蠹噬途。

      梅子兄《春夜讀》,以思想和哲理雙美取勝,使人在理性之思辨中受到教益。短短四句,讀起來既朗朗上口,如臨其境;又意境深遠,余味無窮。

      “一壺”“孤影”,看似影只形孤。然“神出”“情追”即降,一位恭捧蠹噬殘卷之“遣宵者”,通過時空隧道,直越三千年之“關山外”,見到連孔夫子都追慕“郁郁乎,吾從周”境地,見到那些開辟奠定華夏禮樂文化之先驅者:周文王、姜太公……或者拜謁《詩經》采風者、編纂者尹吉甫,以及“諸子百家”,尤其是求教莊子“莊蝶夢”……

      而梅子兄托此詩以不朽,可以使覽者沉思矣。蓋悟之也。

詩論三十品(選五)

率真

卸罷濃妝又一新,初荷出浴未沾塵。

風來雨霽晨曦露,萬類行藏見率真。

意境

有景無情何運斤?有情無意枉殷勤。

山川秀色風吹出,半掩村煙半掩云。

氣象

海日騰空萬頃花,三山磅礴起云霞。

烽煙滾滾千軍勢,紫陌旌翻一圣車。

通俗

月色床前似夜燈,鄉愁疊照影層層。

一詩誦盡千秋口,市井山村老少能。

錘煉

歷雨經風是俊男,精鋼百煉事方堪。

推敲月下驚僧宿,江岸重山綠勝藍。

      梅子兄《詩論三十品》是其詩詞作品中一朵奇葩,或曰一大亮點。凡了解中華詩詞史者當知,在長達三千多年之中華詩詞史上,用七言絕句體裁詩論者屈指可數:老杜論詩《戲為六絕句》、金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清人趙翼《論詩五首》。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論詩乃文論,零星詩論者亦有,如清人袁枚《遣興》:“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梅子兄以三十首七絕橫空出世(其實還有《詩病三十品》此處不論),可觀其學養、功力凸現于詩壇,別樹一幟。其既可稱詩人,亦可謂詩學論者。

     《率真》一首中“萬類行藏見率真”意合林黛玉教香菱寫詩“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黛玉點撥香菱一番話與梅子兄強調“率真”同工。

    《意境》一首,兩個“半掩”為點睛之筆。在詩律中由“平仄”連成“線譜”派生出“兩半”節奏與旋律與在書法中以“一畫”經“提按”呈現出來之“兩半”節奏與旋律同理、同法、同趣,即:起與伏、雅與俗、動與靜、今與古、高與低、大與小、舊與新;曲與直、濃與淡、陰與陽、虛與實、向與背、藏與露、方與圓、避與就、疏與密、正與奇、收與放等等美學關系與哲學關系。蓋兩個“半掩”,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妙焉不可言耶!

     《氣象》一首,言詩可小,然氣象須大之要訣。以“萬頃花”“千軍勢”展現作品內蘊之外見,與可觸可感之感染力。如葉圣陶《蘇州園林》所講“心中有丘壑,眉間顯山河”。宋人嚴羽《滄浪詩話》論盛唐詩特征“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梅子兄強調正是此意也。

    《通俗》中“月色床前”四字,顯然舉青蓮之例。“老少能”當典引白樂天。兩位先賢詩傳千秋,婦孺皆知,精神內核乃“通俗”二字。俗有,通俗、土俗、習俗等,其最接地氣。但避低俗、惡俗、丑俗等。然“雅俗共賞”當為詩家之上乘追求矣。

     《錘煉》典引賈島《題李凝幽居》“推敲月下門”與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舉史上詩詞錘煉之典范,供后學借鑒,取法妙哉。

     縱觀三十首七言絕句詩論,精美巧構。梅子兄將詩詞創作之堂奧描述之入理入情,是思路、是原則,亦是方法、是技巧,讀后受益匪淺。

問梅亭

wen mei ting

龍門戰友重逢

同握長纓共戍邊,餐風宿露枕戈眠。

死生相托春和夏,情誼傾交地與天。

別四四秋重一抱,濕雙雙眼補千穿。

決堤話語連杯涌,唯恐誰家笛暗傳。

       梅子兄《龍門戰友重逢》與其《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四十二周年感懷》《中越自衛還擊作戰四十一周年感賦原玉奉和崔茂德先生韻》等作品均圍繞一個“情”字。白樂天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陸機言:“詩緣情而綺靡。”謝榛《四溟詩話》道:“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此律主情也。然情有萬千種,家國情懷乃情,卿卿我我乃情;血濺疆場是情,花前月下是情;慷慨激昂亦情,溫柔嬌懷亦情。而《龍門戰友重逢》詩中之情,則情入高義,直追中華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學術中倡導之大情、大義、大德,即天下、眾生、萬物,亦為詩人秉之情懷,乃詩人之詩品、詩格、高標、境界之體現也。

      頸聯“別四四秋重一抱,濕雙雙眼補千穿。”最為感人。尤其“重一抱”將“死生相托”曾血濺疆場之濃濃戰友情淋漓盡致。四十四年前這些如鋼鐵性格之青頭小伙子如今都個個變成白發老翁,相逢后先是眼淚汪汪,繼而相擁,抱在一起久久不肯松開。此情只有歷經生死之交戰友才會有如此情感迸發。

      尾聯“決堤話語連杯涌,唯恐誰家笛暗傳。”一個“涌”字,極具夸張又極其形象地表達戰友久別重逢之心情。詩人極具文字之駕馭力、感染力和表現力,通過短短七字,將說不完,道不盡,一杯接一杯暢懷之感人場景呈現目前。轉而,詩人走出當下,用“唯恐”兩字,道盡相聚戰友即將分別而不舍離去之纏綿、惆悵心理。一首詩將一場戰友聚會刻畫之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如臨其境。作為一位老軍人,讀后不禁喉頭一熱,喜極而泣,眼眶濕潤了。“同握長纓共戍邊,餐風宿露枕戈眠。”此詩是至今余看到最為觸動心頭軍旅詩佳品之一。無論守律、立意、傾情,還是審美、切時均表現如此出色,格調高雅,境界高尚。

       梅子兄此律為軍旅詩之上品也。此類體裁今人所賦不可及也已。

      東坡老評柳宗元詩嘗云:“詩須要有為而后作,當以故為新,以俗為雅,好奇新乃詩之病。柳子厚晚年詩極似淵明,知詩病也。”觀當下邊塞詩、軍旅詩作極似唐宋人者眾,實乃詩病也。梅子兄注重探索詩論,理論有所建樹,故詩作不僅立意高妙,且以切時為要。此詩之美妙令吾佩服也,因愛而數誦之。

癸卯初夏簾外微雨彌漫于京問梅亭月下

聊贈來人讀舊書


微刊工作室

總  編  審:楊文才

          本期編審:周松文 陳繼豪

執行主編:楊寶明

本期編輯:黃改灣

本期校正:劉紅艷

本期薦稿:李建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賞】余廷林詩詞選
忽驚云散物華新——林從龍詩詞選讀
《徐友德詩詞選》序
詩詞集錦:愿此時光長我有(念想篇)
【詩林擷英】 李紅星:《子秋詩詞選》
錦上花溪詩詞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镇江市| 霍山县| 梧州市| 磐石市| 新乐市| 水富县| 高雄县| 安西县| 大安市| 昌吉市| 加查县| 定西市| 绥江县| 扶余县| 洪雅县| 海南省| 博客| 昆明市| 博湖县| 伊金霍洛旗| 海淀区| 兴安县| 虹口区| 双辽市| 嘉定区| 休宁县| 南乐县| 九江市| 长子县| 无为县| 怀集县| 手游| 临洮县| 汨罗市| 拉萨市| 砚山县| 定日县| 共和县| 搜索|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