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腦供血不足是由于肝腎不足、氣血虧虛,髓海不足為本,痰濁瘀阻為標,精損髓傷、清竅失養為其病機關鍵。治療方法包括補腎平肝活血化瘀法等,今天孫藥師為大家介紹7個治療腦供血不足的中成藥:
1、益心酮片:
中藥成分山楂葉提取物,有抗心肌缺血,抗腦缺血及抗動脈脈粥樣硬化作用,是治療胸痹、眩暈的有效藥物。
在臨床上,益心酮片用于治療因瘀血阻于腦竅,腦絡失養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頭痛,目眩,耳鳴;腦動脈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2、逐瘀通脈膠囊:
水蛭、虻蟲、桃仁、大黃。水蛭味咸走血,善破血逐瘀、通經活絡、軟堅散結,為君藥。虻蟲味辛能開,其逐瘀破積通經,力大功宏,與水蛭相須而用,為臣藥。桃仁、大黃能破瘀血、通經絡,更助君、臣藥物破血逐瘀之力,為佐藥。諧藥合用,共奏破血逐瘀、通經活絡之效。
在臨床上,逐瘀通脈膠囊用于治療多因血瘀所致的眩暈、頭痛,癥見頭暈,頭痛,耳鳴,舌質黯紅,脈沉澀;腦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3、丹燈通腦膠囊:
組方為丹參、燈盞細辛、川芎、葛根、淀粉。方中丹參入心肝二經,可活血化瘀,養血安神,疏通心、腦脈絡,為君藥。葛根活血化瘀、上通腦絡、下通心絡,有輔助君藥活血通脈之功,為臣藥。燈盞花為經典彝藥,其性味甘溫,具有活血止痛、袪風通絡作用,為佐藥。川芎為血中氣藥,行氣活血,氣行則血行,具有祛風止痛作用,且能引藥入經,故為使藥。諸藥共奏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功。
在臨床上,丹燈通腦膠囊用于治療血分瘀阻血不上達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目眩,頭有刺痛,肢體發麻,睡眠不實,多夢;腦動脈硬化見上述證候者。
4、益腦寧片:
組方為炙黃芪、黨參、制何首烏、靈芝、女貞子、旱蓮草、桑寄生、天麻、鉤藤、丹參、赤芍、地龍、山楂、琥珀、麥芽。方中炙黃芪、黨參益氣健脾,行滯活血,促進血行,共為君藥。何首烏滋補肝腎,填精益腦;靈芝益氣養血,寧心安神;丹參、赤芍、地龍、山楂活血通脈、化濁降脂,共為臣藥。女貞子、早蓮草、桑寄生滋補肝腎、平肝潛陽,天麻、鉤藤平肝息風,琥珀安神定志,麥芽健脾消食、行氣開胃,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補腎、活血通脈之功。
在臨床上,益腦寧片用于治療肝腎不足,氣虛血瘀所致的眩暈,癥見胘暈,耳鳴,心煩少寐,心悸健忘,腰膝酸軟,倦怠乏力,舌質紫黯;腦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5、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組方為銀杏葉、丹參、燈盞細辛、絞股藍、山楂、大蒜、三七、天然冰片、植物油、山梨酸、蜂蠟。方中銀杏葉可以活血化瘀、止痛,丹參善能通行血脈、養血安神,燈盞細辛活血通脈、祛瘀止痛,以上三藥為本方君藥。山楂具有行氣散瘀、消食化滯之功;絞股藍益氣健脾,現代研究證實其具有降糖、降脂,減輕動脈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與山楂、絞股藍共為方中臣藥。大蒜具有溫中健胃、行氣導滯的功效,輔助臣藥行氣活血為佐藥。天然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為使藥。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食化滯之功。
在臨床上,銀丹心腦通軟膠囊用于治療多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眩暈,癥見頭痛、頭暈、肢體麻木,腰膝酸軟,氣短,心悸,唇舌紫黯,脈澀;腦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6、心腦康膠囊:
組方為丹參、赤芍、川芎、紅花、九節菖蒲、郁金、遠志(蜜炙)、地龍、葛根、澤瀉、制何首烏、枸杞子、鹿心粉、牛膝、炒酸棗仁、甘草。方中丹參、赤芍、川芎、紅花活血化瘀、宣痹止痛,共為君藥。九節菖蒲、郁金、遠志、地龍開竅通絡,葛根、澤瀉升清降濁,共為臣藥。制何首烏、枸杞子、鹿心粉、牛膝調補肝腎,酸棗仁寧心安神,共為佐藥。甘章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竅止痛之效。
在臨床上,心腦康膠囊用于治療因瘀血阻于腦竅,腦絡失養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目眩,陣發頭痛,痛處固定不移,脈弦而澀,舌紫苔薄;腦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7、心血寧膠囊:
組方為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方中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生津止渴功效。山楂性微溫味酸、甘,歸牌、胃、肝經。功擅助胃健脾,促進消化,為消油膩肉積之要藥。山楂能入血分而活血散瘀消腫。《本草綱目》曰能“化飲食 ,消肉積”。本品為葛根提取物、山楂提取物制成,功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在臨床上,心血寧膠囊用于治療瘀血閉阻腦脈,腦脈不通,腦失血養所致的眩暈,癥見頭暈,目眩,頭痛,肢體麻木,口苦口渴,舌黯紅,脈弦澀;腦供血不足見上述證候者。
上述藥物均選自《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這些藥物僅能對腦供血不足相關癥狀產生一定效果。但由于目前大部分中藥尚未有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其安全性,故采取中醫藥治療時需在中醫師或中藥師指導下進行,切忌自行服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