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經典的香港電影配樂,黃霑是少不了的,印象最深的當然就是87年的電影《倩女幽魂》了,其中更首推這首同名主題曲,張國榮的《倩女幽魂》。
關于這部電影幕后的故事很多,揀想得起來的回憶幾條。
作為監制的徐克是整部電影的實際操盤手。導演程小東更像是一個執行者。都知道《倩女幽魂》是脫胎于《聊齋志異》的一則名為《小倩》的小故事了,但實際上這版電影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設定,更多是借鑒60年的李翰祥版同名電影,那時候的版本已經把一則小故事擴展到比較完整的電影情節了。而這部電影也正是徐克的童年回憶和開啟導演夢的鑰匙。所以在他成名能匯聚到資源后,就特別想把這個故事重新來過。
先說女主角。據說一開始的造型圖,徐克都是按照當時日本炙手可熱的偶像女星中森明菜來畫的,但力邀被據。知道這個消息的報名者甚眾,有路子的還去找到徐的妻子施南生讓吹枕邊風。有過演女鬼經驗的王祖賢就是其中一個,但最大的障礙是打過籃球的王祖賢太高了,比已經確定是男主角的張國榮還高,所以在施南生這一關就被拒絕了。但王祖賢不甘心,直接找到徐克,經過試鏡被認為是小倩的不二人選。至于后來徐克怎么向老婆交待的就不知道了。
這個角色的成功當然也是給王祖賢帶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也總擺脫不了類似形象,后來她繼續拍了有關聯的續集和沒有關聯只是借名的續集的續集,還有一些其他鬼片,也是無奈。不過知恩圖報,后來徐克籌拍《青蛇》,白素貞的角色臨時掉鏈子了,徐克一個電話,正在加拿大的王祖賢二話不說就回來進組了。后來她還出過一張專輯《與世隔絕》,里面她自己還寫了一首歌詞《小倩》,可見對這個角色愛之深。
而男主角張國榮是很早就定下來的。形象氣質的相符自不用說,再就是徐克得靠這個向張國榮賠罪。他們合作的上一部電影,吳宇森具體執導的《英雄本色》,本來說好張國榮是主角的。這也是投資人的意思,為了票房的保證,而當年張國榮有穩定且龐大的歌迷。另一個男主角狄龍,則是角色需要一個看上去過氣的大哥,而狄龍那時候的票房號召力也確實過氣了。另一個角色周潤發則連著幾年擔著票房毒藥的名聲了,戲份一開始并不重。
結果拍著拍著就變了,周潤發不斷加戲,吳宇森也把自己多年懷才不遇的壓抑轉到小馬哥頭上,于是有了“我倒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這段經典臺詞。
可是倒霉的就成了張國榮了,本來是當作號召力拉進組的,結果主角變配角。戲份被減了不說,宋子杰這個角色還成了電影里招恨的絆腳石。所以徐克以及他們所在的新藝城公司顯然是欠張一個人情了。
好在《倩女幽魂》做到了變本加厲的效果。當然也和張國榮自己的優秀表現有關,把寧采臣這個角色演得入木三分。不但自己演得好,還經常指導王祖賢,他后來那個著名的稱呼“哥哥”據說就是王祖賢叫出來的。
再說到音樂,那時候的張國榮剛從使他成名的華星唱片跳出,加盟新藝寶。新藝寶雖然是新創公司,但背景深厚,就是徐克黃百鳴一伙成立、占據票房小半壁江山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老大寶麗金唱片公司共建的一個子品牌。
張國榮在華星最后那張《愛火》已經是大獲成功,快歌有《愛慕》,慢歌有《有誰共鳴》,還有《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當年情》。而且86年的年底各項頒獎典禮,張國榮已經對譚詠麟的地位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這些都給新公司帶來很大的挑戰,逆水行舟,只能超越。
應該說在新藝寶第一張專輯《summer romance》是做到了,本來打算暑期發行,但精益求精拖到九月才推出。十首歌,五快五慢,每首歌都能以后再單說。專輯也是當年的銷量冠軍,但遺憾的是,在年底頒獎典禮上,只有一首《無心睡眠》入圍,而譚詠麟有三首。雖然《無心睡眠》拿下最有份量的金曲金獎,但還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也間接導致了譚宣布不再領獎的決定,用一種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方式,結束了其實并沒有真正拉開帷幕的所謂“譚張爭霸”。
這首《倩女幽魂》就是收錄在這張經典專輯之中。而詞曲就是黃霑了。和徐克徐老怪一樣,黃霑也常被稱作黃老怪。而這部《倩女幽魂》差點讓他們倆決裂。因為電影開拍前,徐克他們就指定了別的團隊來創作音樂。黃霑也是從小的小倩迷,知道消息后已經晚了。于是隔兩天就給徐克打電話,問那個團隊被開掉了沒有。
后來終于是那個團隊做出來的音樂,導演組都不滿意。徐克都不好意思開口再請黃霑,但黃霑第一時間知道這個好消息,毫不介意屁顛屁顛主動加入。于是才有了這一批經典的產生。
《倩女幽魂》旋律迷離,歌詞也是古韻十足:
“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干……”再就是不可忽略的戴樂民的編曲,簫、箏、二胡與琵琶展現出的詭異驚悚氣氛也非常迷人。和胡偉立一樣,戴樂民也是一個專注影視配樂的幕后高手,擅長的也多是武俠音樂,不同的是他還是菲律賓裔。
張國榮也通過他高超的歌技完美演繹了這首歌,與之前《英雄本色》的《當年情》和之后《英雄本色2》的《奔向未來日子》一起,組成了張國榮電影三部曲,他們的作詞都是黃霑了。
回憶起來,張國榮第一次演唱黃霑的作品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他的第一張粵語專輯《情人箭》,有首《大亨》也是部電視劇的主題曲,不過原唱是徐小鳳。但那時候張的嗓音過于尖亢,據說是刻意模仿當紅的羅文。這次的不成功,讓他的歌唱事業停滯了三四年。
黃霑給電影《倩女幽魂》創作的不止這一首同名主題曲,還有兩首插曲也是上乘之作。葉倩文《黎明不要來》如泣如訴,唱的就是天一亮,小倩就得回到鬼界而不舍離別之情。
還有一首黃霑親自上陣的《道》,就是充分體現老怪的怪了。這三首歌同時入圍了當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成為了一個傳奇,應該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不過最后獲獎的是葉倩文的這首《黎明不要來》。不過這已經無所謂了。
后來黃霑還有類似的《道道道》,是給《倩女幽魂3》做的詞曲,演唱者是出演電影的張學友。
最后還是要感懷一下。這首歌的詞曲和唱者都已經不在了,而且想起來離開都有十六七年了。據說03年,徐克在籌拍一部叫《王先生》的電影,男主角定好就是張國榮,兩人還約好4月1日晚上一起喝茶聊劇本,結果這個約會永遠沒辦法完成了。后來,有人問徐克《王先生》這部戲怎么辦?徐克回答道:不拍了,因為找不到一個人可以替代張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