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點解析
要點一:中考古詩詞賞析的能力要求、考查要求與命題特點
(一)《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詞賞析的能力要求
1、古詩詞鑒賞的教學目標:
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2、古詩文閱讀的評價。
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2011年南京市中考語文考試說明》對古詩詞賞析的考查要求
1、根據作品相關背景,正確理解詩歌內容,體悟作者情感
2、借助聯想和想象揣摩詩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其意境或內涵
3、體會詩歌韻律、節奏,理解常用寫法作用
4、從遣詞和修辭角度賞析語言,理解詩句含義
考查學生對課外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具體為理解詩歌字詞含義、品析詩歌語言包括整體語言風格和煉字煉句、品析詩歌意境、品析作者情感主旨、品析詩歌表現技巧及舉例。
(三)命題特點
1、命題材料
總體來說,主要是以唐宋詩詞為素材進行考查,尤以唐詩為最。從內容上來說,山水田園題材最多,憂國憂民題材逐步增加;從思想感情上來說,表現愁思的內容最多;從作者方面來說,則多為名家以及在不同時期有影響、有代表的詩人詞客;從體裁來說,以近體詩為主,尤以唐代的絕句為最。
2、題型設計
以簡答題為主,填空題和選擇題為輔。
3、考查角度
中考命題的考查角度,側重于單獨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及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情感”。
4、學習策略
鑒于中考詩歌鑒賞的基本特點,在應試策略上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豐富詩詞積淀,厚積薄發。
只有大量的閱讀積淀,才能由量變到質變,提高詩詞鑒賞的能力。
(2)、明確考標要求,了解設題特點和命題趨勢。
只有熟悉考試要求,才能學有方向,提高鑒賞訓練的針對性。
(3)、熟練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模式,掌握古詩鑒賞基本術語。
只有熟悉各類題型,把握解題要領,才能提高解題能力。
要點二:中考古詩詞賞析四大經典考點梳理及解讀
從近年南京市和全國各地市中考語文古詩詞的考查內容分析可知,古詩詞賞析的考查材料正逐漸從課內到課外演變。其考查要點主要可梳理為以下四大考點:
(1)、領悟情感
根據作品相關背景,正確理解詩歌內容,體悟作者情感。
對詩詞情感的考查,也就是對詩詞主要內容的考查,是中考古詩賞析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對此內容的考查頻率極高。
一般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對詩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對全詩深層含義的領悟,對全詩名句的感悟。通常會將詩歌景、人與詩歌情感結合在一起考查,如“本詩描寫了什么樣的畫面,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真題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第10題“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考查領悟詩詞的主旨情感。
(2)、體會意境
借助聯想和想象揣摩詩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其意境或內涵。
意境是詩歌中意和境兩個因素的結合,意是詩人在詩歌中抒發的思想情感,境是詩歌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詩歌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真題回放】“2011年蘭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
蘭溪棹歌①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注釋】①蘭溪,在今浙江蘭西縣西南棹(zhào)歌:船歌
第9題“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生動傳神,寫活了詩歌意境,請你發揮想象,對這句詩的畫面加以描寫”,考查對詩歌意境的想象和體會。
(3)、賞析技巧
體會詩歌韻律、節奏,理解常用表現手法的作用。
詩歌的藝術技巧包括的內容很多,常見的有:行文構思、修辭特點、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學習和積累一些詩歌鑒賞常有的藝術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詩歌閱讀鑒賞力,正確表達出我們的鑒賞感受。
【真題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旅夜書懷》第9題“詩的尾聯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賞析詩詞的表現手法(①比喻、設問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③對比、反襯等任一種)及表達的情感。
(4)、錘煉語言
賞析詩詞的整體語言風格;或從遣詞和修辭的角度賞析語言,理解詩句含義。
詩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發,往往通過詩的語言來實現。進行詩歌賞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語言這個根本。因此,考查對古詩詞中準確、生動、傳神的語言的品味,是近年來中考古詩賞析題的一個重要方面。
【真題回放】1、“2011年眉山中考古詩詞真題”閱讀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問題(4分)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從選文中加線的“狂、卷、挽”中任選一個,說說這個詞是怎樣體現豪放的?(1分)
2、“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旅夜書懷》第8題“分析頷聯中“垂”“涌”二字的好處”,考查詩歌詞語的表現力。
3、“2011年宿遷中考古詩詞真題”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2) “閑看兒童捉柳花”中的“閑”字用得極妙,請作簡要賞析(3分)
二、方法歸納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古詩詞賞析四大考點的解答方法可總結如下:
(一)、領悟情感
【典型例題】“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 “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第10題“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考查領悟詩詞的主旨情感。
【題目形式】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或心情。
【提問變式】 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內容?表現了怎樣的情趣?
【答題技巧】
1、注意從詩詞標題、注解小序、詩眼或關鍵詞、題干提示中尋找答案。
2、關注作者和時代背景,尤其是名家名篇,更需要“知人論世”。
3、注意分析詩詞中的意象。
4、從詩詞內容和類別上去辨析。
【答題格式】:描寫了(或刻畫了)什么的景色(或人物形象等),抒發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示例:懷才不遇的苦悶,飄泊無依的感傷(評分:2分,意思對即可)
【題型示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詩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刻畫了詩人自己的怎樣的形象?“采菊”這一動作中包含著詩人怎樣的志趣?
【參考答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詩刻畫了詩人在竹籬笆邊上采摘菊花,無意中抬頭看見南山的寧靜優美的景色。刻畫了一個悠閑自得的詩人形象。 “采菊”的動作包含著詩人超俗塵世,熱愛自然的志趣。
(二)、體會意境
【真題回放】“2011年蘭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
蘭溪棹歌①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注釋】①蘭溪,在今浙江蘭西縣西南棹(zhào)歌:船歌
第9題“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生動傳神,寫活了詩歌意境,請你發揮想象,對這句詩的畫面加以描寫”,考查對詩歌意境的想象和體會。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技巧】描繪圖景要注意四點:
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
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要求優美。
三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優美語言再現詩歌意境。
四是要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
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考生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常見的失誤有2點:
一是描摹事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
二是考生往往著重于“思與境諧,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是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
【答題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點+②聯系背景,發揮想象+③描摹詩歌圖景(切忌翻譯原句)、概括意境特點(幽靜、蕭瑟、凄涼、孤獨、生機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對)
【參考答案】示例:魚搶春(新)水,(調皮地)涌上溪灘,(撥鰭擺尾)啪啪蹦跳
【題型示例】(2011 年浙江湖州中考古詩詞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4分)
淮上漁者(唐)鄭谷
白頭波上白頭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風
一尺鱸魚新釣得,兒孫吹火獲③花中
【注釋】①逐:跟隨②浦:水邊,岸邊③獲: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
16.詩的三、四句展現了怎樣的情景?請用幾句話進行描述(2分)
【參考答案】 (共2分)詩的三、四句展現了欣喜歡快的情景:白發老人釣得一條尺把長的鱸魚,兒孫們興高采烈地忙著在獲花叢中吹火煮魚(意思對即可)
(三)、賞析技巧
【真題回放】“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旅夜書懷》第9題“詩的尾聯在寫法上有什么特色”,考查賞析詩詞的表現手法(①比喻、設問②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③對比、反襯等任一種)及表達的情感。
【題目形式】
1、這首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題技巧】
1、準確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
2、要結合詩句和具體的詞語作分析。
3、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么樣的內容和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樣的道理。
4、分析詩歌的藝術風格,如樸素自然、雄渾奇拔、清麗明媚等。
注意:
中考古詩詞中,考查表達技巧,大多不會直接提問,而是多借助于對名句進行賞析。
【答題格式】點手法+析詩句、點意境+明情感
【參考答案】答案要點:①比喻、設問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對比、反襯
(評分:2分,答出一點即可)
【題型示例】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詩人筆下的江南春景鮮明、生動、形象,請問:這種效果,是通過哪些寫作手法產生的?
2.明朝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談到這首詩。認為“千里”的“千”字應改為“十”。理由是:“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此言遭到不少學者反駁。你認為楊慎的觀點錯在何處?
【參考答案】:
1.動靜結合,視覺聽覺多角度描寫(或聲色結合),點面結合等多種方法。
2.錯在不懂得“千里”是虛寫而非實寫。既然寫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題目。
(四)、錘煉語言
從遣詞和修辭角度賞析語言,典型題型有:⑴分析語言特點、風格;⑵煉字;⑶題眼。
【真題回放】1、“2011年眉山中考古詩詞真題”閱讀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問題(4分)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從選文中加線的“狂、卷、挽”中任選一個,說說這個詞是怎樣體現豪放的?(1分)
【題目形式】1、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或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答題技巧】①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明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②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格式】:點特色(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出特色)+析例句(特色語句)+析感情
【參考答案】(3)示例:“狂”: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獷豪邁的風格;“卷”:體現打獵場景宏大,人員眾多,氣勢壯闊,突現陽剛之美;“挽”:拉滿弓的姿態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三個詞語均體現豪放之氣勢)
【題型示例】1、請分析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首詩的語言特色。
【參考答案】(1)全詩語言平淡樸實,不加雕飾,似無意為詩,而詩情自然流露,韻味雋永。
(2)前四句寫自己隱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心遠地自偏”強調的是詩人內心的寧靜。
(3)后四句對這種隱居生活作了具體描繪。情景交融,言有盡而意無窮。
【真題回放】2、“2011年德州市中考古詩詞真題”《旅夜書懷》第8題“分析頷聯中“垂”“涌”二字的好處”,考查詩歌詞語的表現力。
【題目形式】2、煉字、名句賞析
【答題技巧】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還原內容。 = 3 \* GB3 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格式】:釋含義+描景象+點情、境
【參考答案】示例:"垂"和"涌"賦予景物以強烈的動感,突出了舟中觀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題型示例】2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
【參考答案】:“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涼孤獨中透著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真題回放】3、“2011年宿遷中考古詩詞真題”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6分)
閑居初夏午睡起
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2) “閑看兒童捉柳花”中的“閑”字用得極妙,請作簡要賞析(3分)
【題目形式】3、欣賞詩眼、詞眼
“詩眼”就是詩詞中最能提挈全篇、提升形象、提煉主題、揭示主旨和藝術內蘊、表現詩人感情的“字眼”。它常常成為解讀詩詞的鑰匙。
【答題技巧】①.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思。②.展開想象和聯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情景。③.說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④思考該字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答題格式】:抓詞語、釋含義+ 描景象+點作用、慮主旨(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點作用、思結構(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
【參考答案】(2)(3分)“閑”字,寫出了詩人的恬靜閑適(1分),抒發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1分),呼應了詩題(1分)
【題型示例】3唐朝王灣《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聯“潮平兩岸闊”,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失”,你覺得哪個字更好,為什么?
【參考答案】示例(一)
答:“闊”字更好。原因:
(1)“闊”是空闊、開闊之意;
(2)“闊”字直抒胸臆地表達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
(3)“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
(4)“闊”字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似也更為響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現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都看不見了蹤影;
(2)“失”字生動地描繪出江岸因春朝高漲而與水平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中考古詩詞賞析四大考點方法匯總
(一)、評價思想內容、思想情感
這首詩的 聯描寫了 (景、人、事、物),創設了 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 (情感、理想、志趣)。
(二)、體會意境
①捕捉意象,把握特點+②聯系背景,發揮想象+③描摹詩歌圖景(切忌翻譯原句)、概括意境特點(幽靜、蕭瑟、凄涼、孤獨、生機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詩中人物形象)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對)
(三)、賞析技巧
點手法+析詩句、點意境+明情感
(四)、錘煉語言
抓詞語、釋含義+ 描景象+點作用、慮主旨(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點作用、思結構(在結構上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