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天理,滅人欲
存天理,顧名思義就是一切要瞄準中考;滅人欲,很明顯就是要對前兩年的一切誘惑來一個一刀兩斷。不要你為你是神人,初三學習這東西一定是要你投入全部的精力才能達到目標的,因而這一年,無論你是多么愛學生會,學長團,模聯等等等等活動,為了中考都得放下。而且要放得干凈,絕對不要回去看,即便你很想回去也不要做傻事。
而游戲,網絡,動漫等等的愛好,如果耽誤了很多時間也必須放棄。初三一年我見了不少人經不住這般那般的誘惑,一直在自己的愛好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最后成績出來就后悔了。不要以為“每天半個小時而已,浪費不了太多時間”,別忘了
30 分鐘乘以三百天是什么樣的數字。
至于男女之間,馬靖曾有云“分手是打開知識之門的金鑰匙”(鎖匙妹新解)。建議能互相促進的互相促進,但是無論如何不要在初三開始一段新的感情,也不要在情感問題上花太多時間,否則當你心里裝上了感情問題,想再裝上學習就會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了,而初三的學習一旦脫節,后果不堪設想。另外,強烈建議大家初三不要帶手機進教室,不要訂外賣。手機上課的時候放宿舍,就算帶到教室也要關機,不然一定會影響上課質量和自習質量;,三是可能會遇到衛生問題,對健康不利??傊灰o自己驕奢淫逸以任何理由……杜絕雜念。
2.
目標
目標是初三一年努力的終極方向,我在這里強烈建議每個人在初三開始時給自己設一個理想的目標,管他能不能達到,但是一定要由始至終向著這里奮斗。哪怕達不到也不會差到哪里去,你的目標如果是高中,按照考高中的要求去努力拼一把,至少也能是普高;如果目標是普高,那至少就會有好的技校。但如果你初三一上來就說“其實技校也不錯”,那最后可能就……不說了……悲劇啊……這類人也見了不少。所以孩子們,一定要在心中有夢想有激情,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相信自己能行,這是一個絕好的心理暗示。記得我初三一直都把某校的掛歷貼床頭,一早醒來看一眼就不敢睡懶覺,還把必進某校的目標貼桌上,所以那段時間拼得格外兇,最后也確實如愿了。
3. 堅持
初三學習很累,自然人也容易松懈,到了后半段很多人不經意放松了,狀態一下子就下來了,最后的結果也自然……所以無論如何請不停在心里暗示自己,要堅持下去,為了未來,為了夢想,堅持下去,就這么一年,不要讓自己后悔。
4. 策略
好的策略在很多時候比做 1000 道題還要管用,考試是知識 熟練 策略
運氣的**,知識靠聽課,熟練考做題,運氣靠人品,而策略靠自己去思考,去總結,不要每次考試就想著把卷子一口氣做完,多總結總結自己的時間分配,檢查策略,做題順序是不是可以優化。
5. 思考
很多人認為初三只要努力做題就好了,非也。我曾見過努力狂人,每當我進入教室,離開教室的是后此君都在埋頭奮戰,然而考試屢屢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盲目學習”,是的,盲目學習。初三絕計不是一個盲目亂沖的過程,而是需要考量智慧的。每學一個階段,停下來看看自己的計劃,狀態,方法存在哪些問題,咨詢下老師的意見,借鑒下同學的經驗,再對自己的做適當的修正,以保證路越走越順。要不斷總結反思,要不斷突破自己,一條路走到黑是不對的,不用大腦的學習更是不可取的。
6. 計劃
初三,計劃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說咱們初一初二是實行自由放任經濟的話,初三就要進行嚴格到底的計劃經濟。
因為在初三最重要的是時間,所以充分利用初三學生手冊吧,每天列計劃,列時間,逐項打勾核對,據我的經驗證明此法能講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而且,當一個計劃成為習慣的時候,你的初三會舒服很多。
做計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以下幾點:
1. 要符合自己能力,不要定出一天學習 23 個小時,我看你能撐多久
2. 要符合規律,勞逸結合,不要連學習 8 個小時數學,一般人絕對受不了
3. 定了計劃就要執行,千萬不能半途而廢
7. 習慣
人都是會累的,初三的學習一開始也許動力十足,后來就會逐漸松下去,所以好的習慣是保證狀態的最好方法,初三一開始用一段時間培養一個作息規律,然后堅持到底。就像很多人建議初三跑步,我跑了整整一年,越往后跑的人越少,就像越往后學的努力的人越少一樣,跑到最后的才是勝者。千萬不要今天六點起明天七點起,生物鐘一亂一切就完了。所以更不要今天熬夜明天早睡……
8. 階段把握
1. 開學前——過年前
這一段時間是最重要的基礎夯實期,唯一的目標就是打牢基礎,把該背的背了,該記的記了,記英語單詞!背語文詩文!背數學公式!背歷史筆記!背政治概念!背地圖,背地理理論!千萬不要想著以后背,否則一定會死得很慘,尤其是文科生。
這一段時間也是利用熱情進行瘋狂沖刺的時間,記得不要把時間安排得太松,趁著自己有激情好好折磨一下自己吧,瘋狂地進攻弱勢學科!
注意身體就好。我當時這段時間每天只睡五個小時,最后發現效果還是非常好的
致新初三學生的一封信:完美規劃初三這一年
親愛的各位同學:
進入初三,學生對學習生活感到愈發緊張、壓力大。繁重的學業,頻繁的考試,家長的高要求,學生自我的“突然成長”與嚴格要求……這些內外壓力,排山倒海般地洶涌而來,使部分學生的心理出現偏差,甚至嚴重扭曲。在考分至上的“魔咒”里,他們表現得很矛盾,在成熟與成長兩股力量的交鋒里,他們想玩怕學,但又不得不學,他們似乎懂事可是意志力又不夠……重重矛盾的激蕩、煎熬,讓他們心力交瘁,甚至厭學。初三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異常的現象,人們稱之為“初三現象”。其實這些現象在初三學生身上表現出來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對這些種種心理不適不能及時進行自我調節的話,就很有可能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因此,認識初三、了解初三,做到知彼知己,才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勝。
集中精力學習
初三年級,要繼續以學習為中心,重點抓好自己的學習,盡可能多地掌握各學科的文化知識,為圓滿完成初中學業打下良好基礎。初三年級是學習的又一個飛躍期。這一學年學習的特點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密度增加了,組織同學復習的系統性增強了。如果調整好自己的學習心理,集中精力努力學習,將會使自己的知識水平來個“飛躍”。過去打仗有句話叫做“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我們可以把這句兵家用語借來一用,謂之“集中精力拼搏一番”。如果能以這樣的思想要求自己的學習,并付諸在實際行動中,那么,回報給你的將是文化素質的提高、升學考試競爭能力的增強。尤其對那些以往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來說,如果在這近260個有效學習日中抓緊時間、勤奮學習,成效會更顯著。
克服消極心理
一是防止“飛鏢效應”。在社會心理學上,人們把行為舉措產生的結果與預期目標完全相反的現象,稱為“飛鏢效應”,這好比用力把飛鏢往一個方向擲,結果它卻飛向了相反的方向?!帮w鏢效應”在學習中隨處可見。比如,很多學生為了取得優異成績,完全忽視了手段的擇優選取,不顧人發展的可持續性,無視體育鍛煉,放棄了一切平常的興趣愛好和文娛活動,拼命加班加點開夜車。這種做法不但無益于學習,反而會弄得整天頭昏腦漲,甚至出現厭食、胸悶、失眠等一系列生理表現,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在整個初三的學習中,要做到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保證睡眠、合理利用時間、注重學習效率。
二是克服“高原現象”。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在人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能的時候,由于身體的疲倦和知識結構的重復性,可能會出現成績暫時停滯不前的現象,心理學家把它稱為“高原現象”。這種現象在初三的復習階段表現特別明顯:過去學習新知識,頭腦中的知識點與日俱增,能明顯地感受到進步、體會到較強的成就感;而初三的學習大部分時間主要是不斷重復已經學過的內容,學生難以感受到明顯的進步、體會不到成就感,從而就容易感到沮喪,對自己喪失信心,出現心理疲憊現象,影響以后的學習。
實際上,“高原現象”只是一種暫時停滯現象,是可以突破的。并且在突破以后,可以讓自己的水平達到新的境界。要想盡快地突破“高原現象”,必須明白自己的高原現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學習方法不科學。有的同學在學習上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習慣于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講授和輔導,緊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自己缺少獨立思考意識。老師把解題的關鍵一點撥,馬上就會,但離開老師的點撥,就無法找到解題的合理切入點。沒有認真分析自己學習的優勢和劣勢,完全聽從老師的安排,本來自己已經會的,花時間去不斷重復,做大量的無效勞動,而自己的劣勢卻始終沒有得到優化,最后導致學習無法再進步;生理與心理的疲勞。
初三學生學習緊張,很多學生經常用增加學習時間去換取學習的成效。這對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極易產生疲勞。這種疲勞,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這時,就會出現厭倦和焦躁情緒,感覺自己再怎么用功也不行,學習定不下心來。越是這樣就越急,越急就越不行;知識與能力的障礙。在學習的開始階段,學習不很扎實,習得的知識和能力隨之也不很扎實。隨著學習的加深,先前習得的知識和能力無法滿足甚至無法應付新的學習內容,進步明顯變小。此時,思維定勢也開始作祟,原來會的題目略加變化就無所適從,甚至是一籌莫展;學習動機的偏差。有些孩子缺乏堅韌的意志,淺嘗輒止。開始學習時,懂了一些就沾沾自喜,一遇到學習內容加深,又灰心喪氣;有些孩子學習目標定得過高,學習動機過強,但自己又經常無法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焦躁不安,進而影響了學習效果。
“高原現象”是學習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講,保持樂觀的心態,培養積極的學習動機,保持學習內容的新鮮感,學會挖掘所學內容的新意,尋找科學的學習方法,及時進行反饋,了解自己的學習進程和結果,這些都是克服“高原現象”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三來了,但是初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毫無意義的猜想、僥幸和過重的心理負擔。初三是火紅的、灼熱的,因為它燃燒著每一位初三學生的愿望、每一位初三家長的希望、每一位初三教師的期望。讓我們堅信:“愛拼才會贏”。
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創明天的輝煌!
新初三學習建議
同屬于初中學習,但是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學習有很大的差異性,初三的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很多新升入初三的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初三學習的重要點,以致于成績難以提升。新初三學生學習要注意各科的不同特點去學習,為迎接中考提前做好準備。
三大主科語數英,包括物理、化學,都是相對較難的科目,掌握各科的學習方法,更有助于學生們的學習與提分。古語有云:授以魚不如授以漁。由此可見,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提倡老師們對于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幫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今天,結合各科老師的意見,給新初三生們提一些關于初三學習的建議。這個建議適合于大部分學生,而學生們需要根據自己各學科的學習情況加以運用。
首先,對于初三語文,認為,語文的學習重要在于積累知識,擴充知識儲備。這一點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所以同學們不妨從現在開始,多閱讀有益的課外書,包括初一、初二背誦過的詩詞、文章,可再復習一遍。同時,要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落在筆頭的知識點更容易記住。筆記可包括詩詞名句、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寫作技巧、錯別字、病句搜集、文學常識等多方面內容。
而數學的學習則區別與語文,最佳的學習方法是做題總結。合肥卓越教育發現,數學學的好的學生們會更注意去思考,去總結,會經常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練習。
英語的學習,同學們要重視閱讀,注意查缺補漏。認為閱讀是英語考試的重要考查內容,它包含了詞匯、語法等內容,對作文寫作也有益處。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注意查缺補漏,把學過的詞匯、語法知識復習一遍,暑假不外乎是查缺補漏的一個重要時期。
理科類成績不好的學生,建議這類同學在暑期也要注意物理和化學的學習。學生根據具體情況對癥下藥,例如,王同學,對于物理學習興趣比較濃厚,物理成績也不錯,所以師建議他在暑期對于物理中的難點多做鞏固,做做近年中考真題;而基礎相對薄弱的李同學,老師則建議他把初二的筆記拿出來,重新復習一遍。
化學是在初三才有的學科,所以建議同學們可在暑期做好預習工作,先熟悉化學,了解化學,這樣在新學期的化學學習中,不會對它比較陌生。
各門學科的學習根本是相近的,鞏固基礎知識,適當做題,學會總結。但是,同樣的道理,很多同學都能明白,結果卻各不相同。這跟同學們的方法與意志有很大的關系,大多數同學們的智力相差的都不多,主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去學習。
新初三學習特點
學科特點:增加了化學學科,初中數學最難的知識點也是在初三階段的,這個學期,學生的個體成績產生明顯的差異,學生都有自己的目標,有沖刺重點高中的孩子,也有為了上普通高中而努力的學生,整體的緊張氣氛已經形成,這期間要不斷給家長和學生增加危機感,強調中考對孩子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從中考的分數結構和重點高中的錄取分數線具體分析),這次的期中考試意義重大。
初三關鍵詞“中考”
初三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中考。中考是綜合能力的考察,不能對單獨知識點的考查,主要考查學生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初三既有新課的學習,又要進行系統的復習,學生經常抓不住重點、平均用力、手忙腳亂、效果欠佳。初三在老師的領導下,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突破,不放棄、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初三最重要的事情
1. 學好化學——初三新增化學學科,化學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習一冊書,不管其他學科的學習狀況如何,化學都是有可能學好的,并且新課程學好了,學生的自信心就提高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都能起到一個積極促進的作用。反之,如果一開始不著急、不重視,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就要花雙倍甚至幾倍的時間去補,大大降低了復習效率,影響總體成績。
2. 緊追不舍——初三年級,為中考復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學校老師會趕進度,課程講得比較快,稍有懈怠就會比較吃力,很多學生出現“舊賬還沒補上,又欠了新賬”的情況,整體忙于應付,無法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到了下學期綜合復習的時候,就會是一鍋粥。所以,一定要緊追不舍、及時復習,化解疑難問題。
3. 查缺補漏——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完了2/3,自己要有計劃地開始針對自己的弱科和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堆積到中考前夕。利用開學初還不是最緊張的階段,要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識點在腦海中過一遍,把以前沒有掌握的挑選出來,查缺補漏,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壓力調節——隨著中考的臨近,學生和家長都會或多或少有一些壓力,壓力不全是壞事,但是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也影響考試時的正常發揮。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能夠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和不安,可以請這方面專業的人給孩子幫助。
總述:初三和高三考前沖刺期,整體知識框架的綜合性梳理和靈活運用,同時提高應試能力,集中力量抓緊一切時間查漏補缺,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