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初中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初中生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方案

夏熔亮

一、 活動背景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2007年初,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推出了一項重大活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同時提出活動的主題——“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旨在“倡導閱讀傳統經典,在誦讀中親近中國文化,在親近中熱愛中華文明,在熱愛中創新傳統思想,在創新中弘揚民族精神”。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也面臨著傳統文化不斷遭受西方文化侵襲、不斷被弱化的嚴峻現實。如何把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承繼下來并有所創造和發展,讓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始終保持鮮明的文化個性和獨特的文化品格,是當代中小學教育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目前中學生人文素養的現狀令人擔憂。厭學情緒比較普遍,以自我為中心,合作能力低,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的觀念淡薄,人文學科素養欠缺,缺乏愛心,如此等等,不能不使我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應試教育大環境對學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應試教育偏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尤其忽視學生經典詩文的閱讀與積累,學生自由閱讀時空被強行擠占。他們只會解題,而缺少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推理的能力以及探求知識和聯系實際等終生受益的能力。教師和學生以及家長往往只看重分數,家長會上大家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要分數高,一些自私行為可以理解,違反校規校紀可以原諒,這種觀念導致一些學生形成錯誤的價值取向,認為只要自己學習成績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成了新時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應試書”的讀書人。正是因為上述原因,《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十分倡導經典詩文的背誦和積累,使學生從中“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從而提高品德修養,養成健全人格。其中要求小學階段誦讀、背誦優秀詩文達1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初中階段背誦優秀詩文80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可以為我們的下一代更文雅、更具文化氣質,創造真正的優質教育環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不斷產生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可以逐漸培養孩子的仁義敦厚而高尚的人格品德,開啟孩子的創新思維,從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遠智慧和優秀人格秉性的基礎,這正是養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二、活動目標 

(一)通過誦讀經典,引導學生博覽群書,開闊視野,豐富語言儲備,促進知識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升語文素養,傳承中華燦爛文化。

(二)通過誦讀經典,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全人格,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愛國情感,樹立遠大志向,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

(三)通過誦讀經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親近經典詩文的理念,以高品位的校園文化來影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激發學生一生對經典文化的向往。

(四)通過誦讀經典,促進學生提高記憶能力,積淀經典文化。記憶力是可以通過鍛煉開發而不斷提高的。讓學生大量誦讀千古美文,做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可以培養記憶能力,積淀經典文化。

三、活動方式

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生的終身負責,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開展“誦讀中華經典、營造書香環境”的讀書活動,要精心組織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通過誦、背、書、唱、演、畫等形式,把誦讀中華經典詩文活動滲透到校園生活之中,愉悅學生的稚嫩心靈,豐厚學生的人文底蘊

1.開發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制定誦讀方案,選擇誦讀內容,每周專門開設1節經典誦讀課。各年級有所側重,七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經典誦讀的興趣和習慣,八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經典誦讀的方法和能力,九年級重點培養學生經典誦讀的創造性。

2.定期展示誦讀成果。學校對各班學生的誦讀成果進行各類展評,評選 “中華經典誦讀小明星”、 “中華經典誦讀優秀班級”、“中華經典誦讀優秀指導教師”、“中華經典誦讀優秀家長”,既促進了經典誦讀的經驗交流、體驗共享,又促進學生古詩文誦讀活動的蓬勃發展。

3.開展師生共讀活動。鼓勵教師與學生共閱一本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通過書信往來、課余聊天、網絡對話、查閱筆記等形式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發現學生閱讀中的實際問題,及時給予指導;或尋找學生閱讀中的閃光之處,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閱讀興趣,體會閱讀的快樂。

4.開展課前一吟活動。為減輕學生背誦古詩的負擔,教師要提倡學生見縫插針,積少成多。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引導學生熟讀成誦。

5.舉行知識競賽。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舉辦擂臺賽,激發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熱情。擂臺賽的內容可以是各種角度的歸類對詩,可以是詩句接龍,也可以是你問我答,或者是對詩競賽,或者是其他各種古詩方面的游戲

6.舉行閱讀欣賞競賽。每學年舉行一次古詩文閱讀欣賞競賽,出一定數量的古詩文閱讀欣賞題,以競賽促使學生擴大古詩文的誦讀量,提高鑒賞能力。

四、活動過程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初中三個學年,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經典詩文誦讀工程”。誦讀內容主要包括課程標準、教材規定篇目以及校本課程中的推薦篇目和學生的互薦篇目。

七年級:創設經典詩文情境,營造傳統文化氛圍,誘導學生積極投身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定期開展朗誦比賽、背誦大賽、故事會、手抄報評比、古詩文誦讀先進班級評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誦讀興趣和習慣,使古詩文誦讀活動保質保量。

八年級:深化經典詩文誦讀活動。舉辦經典背誦擂臺賽、經典文化知識大賽,既有趣味,又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每個班級開辟“詩園”園地,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開展主題誦讀報告會,引導學生交流誦讀體會。在各種活動中,指導誦讀方法,提高誦讀能力。

九年級:指導學生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的啟示;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可以開展“我與經典有約”征文大賽、讀書明星評比,以及合唱、誦讀表演、相聲、課本劇表演等活動,指導學生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來演繹經典詩文,培養閱讀的創造性。

五、活動措施

(一)努力做到三個結合:

1.校內與校外相結合。校內主要由班主任、語文教師和班干負責,每天用一定的時間開展閱讀活動;校外主要由家長負責,指導和督促學生的誦讀。倡導家長積極參與“父母孩子共讀好書”活動。以此為學生的誦讀活動創造良好的氛圍,同時提高家長的人文素養,推動社會的進步。

2.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緊密地結合起來,加強課內外閱讀的橫向聯系。通過課內閱讀指點方法,培養興趣,激發熱情,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外涉獵更寬闊的閱讀領域。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就適時介紹一些與課內閱讀相適應的品位高、對學生有益的書刊,諸如《朱自清散文選》、《吶喊》、《散文選刊》、《讀者》、《青年文摘》等,引導學生欣賞作品的語言、把握藝術的構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惡,學會對作品進行剖析和評價,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全面提高鑒賞能力。

   3.推薦與自選相結合。教育部推薦了初中階段必讀書目,《語文課程標準》也規定了背誦古詩的篇目,教材規定了要求背誦的經典詩詞、文言文和現代文。另外教師可以從諸子百家的散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經典中選擇適宜學生誦讀的內容,指導學生閱讀。由于學生的個性、情感、生活經歷、興趣愛好、語文經驗各不相同,他們選擇課外的經典詩文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選擇書目和互薦書目,指導閱讀欣賞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一種和諧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的思想自由靈活地徜徉在學海與書山之中。

(二)科學進行活動評價:

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要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班級和學校三個層次的活動水準進行評價,評價中注重多角度、多層面、多主體。通過評價對閱讀活動進行監控和調節。

1.制定學生誦讀比賽細則。教務處制定各類比賽的評分細則,有些比賽中還可采用評委現場打分和點評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對獲獎學生給予相應的表彰,并將其成績記入素質教育報告書中。

2.制定學生誦讀先進班級評比細則。教務處制定先進班級評比細則,從班級學生參與誦讀的人數、誦讀的數量、活動組織情況、參與比賽的獲獎人次、等第等諸多方面進行評價。這樣,既促進了班級和教師認真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與活動,又引導班級和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制定學校誦讀活動評估細則。教務處從全校學生參與誦讀人數、投入誦讀的時間、誦讀的范圍和內容、方法和習慣、認知與體驗等諸多方面,制定評估細則。通過觀察、坐談和閱卷等多種方式進行調查,對學校組織誦讀活動的質量進行評估,積累經驗,改進不足。

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推薦篇目

一、啟蒙經典(共3篇):1.《老子》(《道德經》)2.《三字經》 3.《弟子規》

二、四書五經:1.《大學》(第1章) 2.《中庸》(第4、20、22、24章)3.《論語》(10篇)⑴《學而·學而時習之云章》(第1、4、6、14、15、16章)⑵《為政·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⑶《里仁·里仁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⑷《雍也·樂水樂山四章》(第18、20、23、30章)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⑹《泰佰·任重道遠三章》(第5、7、10章)⑺《子罕·仁者不憂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⑻《顏淵·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⑽《憲問·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4.《孟子》(6篇)⑴《公孫丑上·論浩然之氣二章》(第2、6章)⑵《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一章》(第2章)⑶(離數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⑷《告子上·舍生取義四章》(第8、10章)⑸《盡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⑹《盡心下·盡信(書)不如無(書)二章》(第3、31章)5.《周易·泰》6.《尚書·盤庚上》7.《詩經》(6篇)⑴《擊鼓》⑵《子矜》⑶《雞鳴》⑷《七月》⑸《何草不黃》⑹《無衣》8.《禮記》(3篇)⑴《敖不可長》⑵《不食嗟來之食》⑶《學記·教學為先》9.《左傳》(2篇)⑴《左傳·僖公五年》⑵《燭之武退秦師》

三、神話故事(5篇):1.《精衛填海》(《山海經》)2.《夸父逐日》(《山海經》)3.《鯀禹治水》(《山海經》)4.《女媧補天》(《山海經》)5.《嫦娥奔月》(《山海經》)

四、寓言故事(10篇):1.《畫蛇添足》(《戰國策》)2.《狐假虎威》(《戰國策》)3.《拔苗助長》(《孟子》)4.《鷸蚌相爭》(《戰國策》)5.《自相矛盾》(《韓非子》)6.《愚公移山》(《列子》)7.《螳螂捕蟬》(《說苑》)8.《賣櫝還珠》(《韓非子》)9.《曾子殺豬》(《韓非子》)10.《朝三暮四》(《莊子》)

五、經典詩詞(30首):1.《國殤》(屈原)2.《古詩十九首》3.《怨歌行》(曹植)4.《短歌行對酒當歌》(曹操)5.《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陶淵明) 6.《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7.《將進酒》李白8.《水檻遣心二首》(杜甫)9.《長恨歌》(白居易)10.《致酒行》(李賀)11.《春江花月夜》(張若虛)12.《書憤》(陸游)13.《正氣歌》(文天祥)14.《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李白)15.《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李煜)16.《踏莎行》(歐陽修)17.《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18.《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19.《蘇幕遮》(范仲淹)20.《江城子》(賀鑄)21.《少年游》(周邦彥)22.《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23.《踏莎行》(秦觀)24.《鵲踏枝檻菊愁煙蘭泣露》晏殊25.聲聲慢》(李清照26.揚州慢》姜夔27.《虞美人聽雨》(蔣捷)28.《青玉案元夕》(辛棄疾)29.《滿江紅》(岳飛)30.《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納蘭性德)

六、古典散文誦讀(20篇):1.《諫太宗十思疏》(唐 魏征)2.《阿房宮賦》(唐 杜牧)3.《滕王閣序》(唐 王勃)4.《別賦》(南北朝 江淹)5.《過秦論》(西漢 賈誼)6.《離騷》(戰國屈原)7.《前赤壁賦》《后赤壁賦》(宋 蘇軾)8.《修竹篇序》(唐陳子昂)9.《孟母戒子》(韓愈)10.《孫權勸學》(司馬光)11.《少年中國說》(三、四稿)(清·梁啟超)12.《人生的真義》(陳獨秀) 13.《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14.《可愛的中國》(節選)(方志敏)15.《聽聽那冷雨》 (余光中)16.《精神的三間小屋》 (畢淑敏)17.《掌心化雪》(鮑爾吉·原野)18.《匆匆》(朱自清)19.《烏篷船》(周作人)20.《字緣》(董橋)

七、小說推薦閱讀(10部):1.《三國演義》(羅貫中)2.《聊齋志異》(蒲松齡)3.《儒林外史》(吳敬梓)4.《岳飛傳》(鄧廣銘)5.《楊家將》(熊大木)6.駱駝祥子》(老舍)7.《子夜》(茅盾)8.《青春之歌》(楊沫)9.《紅巖》(楊益言 羅廣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伏山鎮中心小學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
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
學校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總結
經典誦讀活動方案
“2018烏逕中學經典詩文誦讀”大賽活動方案
經典誦讀與中職語文教學的整合策略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桂东县| 安宁市| 苍梧县| 平山县| 涞源县| 砀山县| 旬阳县| 大渡口区| 同心县| 佛教| 松桃| 乃东县| 丽江市| 广昌县| 鄂托克前旗| 铁岭县| 靖西县| 霍林郭勒市| 溧阳市| 盐池县| 平遥县| 万盛区| 资源县| 靖宇县| 五常市| 绵阳市| 门源| 樟树市| 青海省| 曲阳县| 呼图壁县| 康保县| 富平县| 景德镇市| 峨眉山市| 车致| 正定县| 乌鲁木齐县| 寻乌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