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除了“不累”是不是還有其他影響呢?
甚至女孩子們都不需要跟他們一起搭配干啥,就能讓男人們Buff加身,不僅更厲害,還更友善?
是真的哦!
女人在旁邊,男人不僅更厲害還更善良了
就像是我們上學時候的籃球或足球隊比賽的時候,如果有女孩子們在一旁叫喊助威,小伙子們就會變得一個個更有干勁。
如若還是一群“專業”靚麗的辣妹拉拉隊,隊員們絕對都會如虎添翼,分分鐘給自己心愛的姑娘獻上絕殺。
電視劇《同學兩億歲》
就算不是拼體力,坐在電腦前的IT小哥哥們,也同樣可以接收到來自妹子們的Buff。
就像是前幾年被討論得很火熱的“程序員鼓勵師”,也是這種利用“性別助長”影響,讓小哥哥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熱情的方式。
同時,研究者們還發現如果女孩子們在場,男生不僅不會變的更厲害,還會更“善良”。
2008年,英國肯特大學的研究者邀請90名年輕男女,并且要求他們相互一一組合,完成游戲并獲得相應的現金獎勵。而在活動結束時詢問他們是否愿意拿出自己獲得的獎金,捐獻給慈善機構。
韓劇《太陽的后裔》
結果發現男人們在有女性在場的時候,更愿意捐款,并且,女伴越有魅力和漂亮,他們則會顯示得更加“善良”和慷慨。
相反的,如果只有男性,捐款的收獲則會大大降低。
這背后的原因與進化心理學息息相關,在異性面前展現自己的“善良”是一種求愛展示行為Courtship Display。
當異性出現在身邊時,男性在睪丸酮激素的影響下,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求偶心態。
而為了得到“美人垂愛”,他們需要展現的不僅是“我很強壯”,還需要展現出“有足夠的能力養育我們的后代,保護你和我的基因活下去”的本事。(這真的不是因為爛情,或者精蟲上腦看誰都想讓人家生猴子,而是一種來自遠古的記憶~哈哈哈)
因為僅僅Strong是不夠的,能生還得有本事養……
在動物界也是如此,雄性求偶時,需要的也不僅僅是嗷嗷跳舞秀身材,來展示自己漂亮的羽毛和健碩的身材,很多動物都需要向雌性展視他們的“聘禮”才有可能被相中。(真別覺得給彩禮是人類才有的“可怕陋習”了,小動物們想搞個對象兒,也是挺不易的呢)
生活在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園丁鳥Ptilonorhynchida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們不僅在求偶前給雌鳥解決“住房問題”,搭建足夠大而優質的房子,更需要下足夠的“聘禮”才行。
園丁鳥會收集一些不同顏色的花朵、樹葉、漿果,來裝飾自己的求偶場,顏色必須豐富,絢爛,夠“唬鳥”。
在等待雌鳥“審核”的過程中,雄鳥還需要不停地跳躍和舞蹈“助興”(鳥:我真是太難了)而即便雄鳥們這么上心,花費幾周的時間建造“求婚現場”,但雌鳥們通常也就只是匆匆地隨便看看,顯得頗為“傲慢”,通過科學家們的考察,雌鳥在“求偶舞臺”里呆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8s……
哎,想必雄鳥的內心是忐忑而又無奈的吧。
Ok~看了鳥兒們的不易,讓我們回到人類的世界……
男性的“社會角色”?
現實中的男人們,不僅帶有原始求偶需求的烙印,還需要滿足社會角色期待。
當然不可否認,這其中可能確實包含著一些刻板印象的問題。
但是社會的普遍認知中,依舊需要男性具備更多的社會地位、力量、勇氣和足夠的“經濟實力”,并且期待他們展現出部分的“英雄氣概”。
我的一位男性友人,平平無奇的一個Boy,但只要有女朋友在身邊,不僅會熱心幫人指路,幫拖不動行李箱的路人上樓梯,幫環衛工撿起地上的飲料瓶,甚至對路邊的乞丐也變得更慷慨了。
如果可以得到女友的贊許,他臉上洋溢的光芒,簡直就如同凱旋而歸的騎士一樣燦爛。(忍不住想對他翻個白眼兒~)
這種在社會助長理論基礎上延伸出的“性別助長”,在1989年就有中國學者金盛華提出。他認為:“對于性意識發展成熟的人,異性有高于同性的特別行為促進作用”。
研究顯示,有超過80%的中學生和大學生都表示,如果可以與異性同學(不討厭的異性)在一起,他們無論學習,還是社團活動都會變得更加愉悅。
這種特殊的相互吸引力,正悄悄地激發我們工作和學習的熱情。
那么,女性們是不是也會在男性在場的情況下,變得更加“厲害”或“善良”?
女人不在意身邊男性的“注視”?
捐款實驗發現,女性在無論同性還是異性的圍觀下,捐款的程度都沒有太多的變化。
根據現有對于“性別助長”的研究,這種“助長”確實在不同性別中呈現出明顯的區別。
男性更加容易受到“性別助長”的影響,而女性不僅反應不強烈,甚至還出現一些抑制的表現。
背后的原因,首先可能和實驗的設置有關,這些偏向于展現技術、能力和操作的實驗項目,對于男女在現實中的影響本身就具有偏差。
在普世價值觀中,即使這些部分女性表現得更好,也并不一定會帶來更多正面的評價,或者說得到更多好處。
所以也許在未來我們將試驗任務調整為更加傾向女性獲益的方面時,結果的數據會產生不同?
從人類的生理學來解釋這種“性別助長”,愛德華·威爾遜認為:男性在異性面前會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展視自己”這件事本身上,會比僅有同性的時候更嚴謹認真,大腦皮層可能處于低喚醒狀態,因此工作也可以更好地完成;
然而女性在異性面前,往往過于在乎自己的表現是不是好,考慮得過多,大腦皮層可能處于較高的喚醒狀態,反而降低了工作的完成。
韓劇《當你沉睡時》
另一方面來講,根據父母投資理論(parental investment theory)女性由于具備孕育孩子的能力,因此她們不需要擔心孩子是否是自己的,展現自己有健康年輕,具有孕育能力就足夠了;
但相反,男性在繁衍后代時,確定那個孩子是自己,保有自己的基因則更為重要。
因此就需要更多社會資源和能力來促進女性的“忠誠”,以及向對方證明自己有養育這個孩子的能力,安全的房子、足夠的食物、抵御外敵的能力等。
于是,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我們依舊無法完全抹殺這些來自祖先的“記憶”。
不得不承認,女性可能不需要過度展現她們的“友善”或者社會關系,健康美好的肉體才是最首要的。
在另一項研究實驗中就發現,排卵期的女性會無意識地穿著更加華麗暴露,也更多地打扮自己,正是潛意識中展現自我生育能力給異性的表現……即使女人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
當然我們依舊要看到,社會不斷地進步,人類的不斷地進化,很多規則和意識都在改變,而面對這些現實存在的男女差異,我覺得也不用過度上綱上線到“女性歧視”“男性真賤”之類的話題上來。
比起幾百年前,人們通過努力和犧牲,爭取到了更多的權利與平等。
越來越多的女性可以更舒適地展示她們的能量、智慧和社會資源,并自愿成為筑建“鳥巢”展現“彩色果子”的一方。
男性也有了更多權利展現真實自我,他們柔軟、美麗、敏感也不會因為“男性”的冠名,而變得被人唾棄。
韓劇《當你沉睡時》
更多地理解我們先天的不同,其實美好而有趣,就如同世間沒有一顆完全一樣的果實,也沒有一片一模一樣的云彩。
這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