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美山,早上八點車準時來了,越南人的時間觀念還是相當不錯的,我們是第一撥客人,接了我們,再去會安的其他酒店接,看見有的酒店外面有提供自助洗衣的地方,按公斤收費,挺方便的,人齊了,大約20個左右,歐美人居多,開始了美山之游。導游是一個越南人,講英語,但是越南英語發音很不標準,好象帶有當地或者法語的習慣,比如他說的“萬萬胎體”,好久之后才知道是11:30的意思,11是eleven,他說成one one,30是thirty,thir的發音是[θ?],他的發音是[tai],我們的英語水平也是不高,就在猜測中逐漸熟悉與理解了。
美山4-13世紀時為占族宗教中心,建有大量寺廟。占族的父系遺傳源自東南亞爪哇地區,公元2世紀時從當時祖國東漢王朝控制下的越南北部分疆,在現順化以南的越南中部地區獨立建國,稱為“臨邑”,唐朝時稱“占婆”,或“占城”。占族人建立的占婆國(代表建筑美山寺廟群)與高棉人建立的真臘國(代表建筑吳哥遺跡),爪哇人建立的訶陵國(代表建筑婆羅浮屠)并稱東南亞三大古王國。占族人以農業和手工編織為主,善于種植水稻和果樹,部分從事捕魚和商品貿易,善于航海。占族的發展極盛于3-14世紀,控制著越南中、南部地區甚至部分湄公河流域廣褒的土地,創造了燦爛的占婆文化和占婆文明,他們信奉婆羅門教(印度教),建造了大量宗教寺廟,遺留下精美的建筑和雕刻藝術瑰寶。占婆國的主要外來敵對勢力是北方的京族越南和西南方的高棉帝國,在不斷的被蠶食后日益衰落,15世紀慘敗于越南的京族人,喪失大片國土,1720年拒不向越南投降的占婆國王攜帶子民逃亡柬埔寨,占婆國消亡。越南京族與占婆占族的戰爭也被認為是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的交鋒。占族人現仍有分布于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是越南54個民族的一員,信奉印度教或伊斯蘭教。
美山占族寺廟群-1
占婆國興盛的公元4世紀,占婆國王在美山修建木結構的神廟,寺院和寶塔,用來供奉國王和神祗,美山從此成為占族宗教圣地,木結構的建筑后來毀于大火,7世紀初,占婆國王下令重修神殿,采用磚石結構,歷代占婆王朝修建了大量寺廟,直到13世紀被廢棄,寺廟群被湮沒于毛牙山下植被茂密的山谷之中。1885年一個法國人無意間發現了她的存在,法國專家在19世紀90年代對寺廟群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70余座占族寺廟建筑,進行了詳細記錄并繪制了寺廟的圖紙,重修了被大自然破壞的一些古塔,美山開始為世人熟知,多災多難的美山寺廟群在1969年遭受了美國空軍毀滅性的轟炸,現在僅有20余座保存較好,其余多是殘破的遺跡了。幸虧法國人當年的工作,他們的繪圖讓我們還能領略曾經的神韻,并為修復工作提供依據。
美山占族寺廟群-2
美山寺廟群現在的門票是100千盾,70余座寺廟遺跡被用英文字母分組標示,A組和A1組曾擁有美山最美麗的高塔,現在僅存美軍轟炸后滿布瓦礫的遺跡,E,F,G,H組的建筑也被破壞,欣賞她們需要游人的想象力了,B,C,D組保存相對完整。這里是進入越南五天以來唯一沒有祖國文化影響的地方了,一派異域文化建筑風光。占族信奉婆羅門教,寺廟供奉占婆國王,以及濕婆神和毗濕奴神。大梵天,大自在天(濕婆)與毗濕奴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大梵天是宇宙的創造者,濕婆是破壞與毀滅之神,毗濕奴是保護之神,大梵天雖然創造了宇宙,但因為其品行不佳,很少受到人們崇拜。建筑中體現著生殖崇拜,代表的就是濕婆林伽,林伽是濕婆的男根,象征著再生,在導游的鼓動下,一個女游客親吻了堅挺的林伽石雕。
林伽石雕
從坍塌的巨大石柱上可以看見石榫卯結構,磚與磚之間有樹脂黏結,恢宏的建筑堆砌起來,磚石上雕刻精美紋飾,有飛天,神像,動物等。一些殘存的古塔分兩層,我看上去就是在人間的屋頂上建了巨大的石棺,猜測是不是國王死后升入了天堂。一處寺廟被開發成了小型博物館,收藏的雕刻作品,陪伴著巨大的炸彈,控訴著昔日的屈辱。
石卯榫結構
美山占族寺廟群-3
戰爭的罪惡
山谷四維群山環繞,熱帶植被茂盛,蒼翠蔥蘢,游覽時最好依照導游小路行走,因為荒野中可能還埋有未爆炸的地雷。古建筑的修復也在同時進行,工棚腳手架中可見工作人員的身影,但是一些修復的水平好象與滄桑的歷史格格不入。因為我們的視覺和思維習慣了祖國文物古跡的修復理念,就是“修舊如舊”,越南是采用法國等西方國家文物古跡修復理念,就是新修復的部分與殘存的遺跡之間需要有明確的區別。
戰爭摧毀的古代寺廟群
古跡修復
參觀了美山寺廟群,乘車返回,途中分為兩批,一批是車去車回的游客,繼續乘車,我們一批是車去船回的,跟隨導游來到碼頭,上了游船,向會安駛去。船上已經準備好午餐,食物有米飯,炒菜,春卷等,不算豐盛,但足以裹腹。半程靠岸,來到一處小鎮,幾戶人家,經營旅游紀念品,有一家木制品加工,前店后廠,但是越南現在珍貴木材如紫檀,黃花梨,酸枝等也是不多了。回船后繼續在秋盆河上航行,兩岸一派鄉野風光,水牛在沙洲上瞌睡,漁人劃著小船勞作,不高的建筑逐漸多了起來,到會安了,船停碼頭,就在會安古城附近。
秋盆河汀州上的牲畜
驕陽太烤,就逛逛有頂棚的中央市場,市場不小,出售廚房用品,副食調料,禽蛋魚肉,瓜果蔬菜,服裝布料,物資充裕,價格也不貴。再逛逛古城,一間屋里有表演,女演員咿咿呀呀的說唱著,有越南傳統樂器伴奏,和著斷續的鼓聲,另一女演員送上籌牌,這是否是改良的越南傳統“歌籌民歌”,不得而知了。又在一家貨幣兌換處換了一些越南盾,店主女孩子說自己家是華裔,漢語幾乎不會說了,她妹妹在廣西讀書,這里的兌換價格是美元1:21.5千盾,沒有手續費,很合適,比銀行的匯率還好。回酒店的路上遇到一對準夫妻在拍攝婚紗照,會安確實是值得留念的地方,也將美好的祝福送給新人。
民間藝術表演
祝福新人美滿
回酒店休息一會兒,沖個涼,晚飯準備去吃海鮮。我們四人都有些許餓了,就直接坐上出租,打表來到海邊,司機幫助找的海鮮餐館,夜幕已然籠罩,是不是楚帶海灘也不知道,海灘周邊有一些酒店,燈紅酒綠,遠處的海上是黑茫茫一片,只有波濤的聲音。餐館的海鮮都很新鮮,不是很便宜,可以劃價,我們吃了石斑,刺身并煲粥,還有扇貝,鳥貝,蝦什么的,主食海鮮炒飯,喝著俄國的伏特加,用餐環境很好,柔和的燈光,大海近在咫尺,海浪卷起的白色浪花就在身邊,不多的幾桌客人星星點點,沒有嘈雜,波濤聲是大自然的饋贈,舒緩而悠揚。這樣的食材和環境對得起1800千盾的價格了,只是海邊蚊蟲太多,雖然事先涂好防蚊液,還是被叮咬了幾處包包,餐后回程,餐館老板叫好出租,送回酒店,和去時車費相差不多,一共180千盾。
回到酒店,在庭院中喝著茶和咖啡納涼,聽見一位說漢語的中年男人,大家聊了起來,他也是華僑后裔,祖籍廣東,在會安生活了幾代,老家雖有遠房親戚,卻沒相聚過,更沒有回到過祖國,他說他的孩子們還是要在業余時間學習漢語的,為了不忘根本。我們請他找了一個司機,明天包車一日游峴港,說好了景點,訂好時間和價格(包車一天1000千盾),他很熱情,說他自己明天有事,不然會親自帶我們游覽峴港,知道都是客氣話,卻也受用。看見我們四個男人出游,想介紹色情小姐服務,我們還是正直,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