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男孩看動畫時,打反派砸壞兩臺電視三部手機,爸爸卻很得意
現在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手機,電視,平板,就連孩子日常的學習也離不開電子產品,學校里面用電腦投影儀來講課,老師布置作業用手機,孩子的作業也是在手機上完成。對于三歲以前在家里面生活的孩子來說,比較喜歡的就是看電視,看電視里面的動畫片,而在電視里面的動畫片會有正派和反派。上海馬先生的一歲多兒子,那真是嫉惡如仇。前段時間看電視《汪汪隊》的時候,看到電視里面那個反派的小狗,那是怒火中燒,馬先生的兒子非常的生氣,于是拿東西砸向電視!沒想到馬先生對于兒子砸電視這件事情卻有點得意洋洋,他說這已經是被兒子砸的第2部電視了,之前也砸壞了一部,還砸壞了三部手機,現在家里面新買的電視裝上了防碎玻璃。看來爸爸對于兒子小小年紀就疾惡如仇,砸壞家里面的手機電視這件事情不但不覺得有問題,反而覺得自己的兒子很厲害,所以在視頻中的語氣都是非常的得意。網友們卻覺得這個爸爸太匪夷所思了,孩子這樣的暴力行為不但不制止,反而還縱容,在買電視的時候裝上防爆玻璃,意思就是孩子可以隨便砸,反正砸不壞了。還有網友非常有遠見地說,孩子現在是砸電視,以后長大了砸勞斯萊斯保時捷的時候,爸爸怎么賠得起!??分析: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兩歲以前的孩子不要看電視,那是因為看電視的時候占用了孩子活動的時間,不利于孩子的生長發育。
孩子經常看電視,還會無意識地攝入過多的食物,導致孩子肥胖。孩子小的時候視力發育沒成熟,過多地觀看電視不利于孩子順利的發育。孩子小的時候很多行為是習得的,是模仿身邊看到的人或者說是電視上的行為,他會進行模仿,對不對他是不清楚的,只能依賴家長給予指正。如果家長對于孩子的暴力行為熟視無睹,會讓孩子覺得用暴力解決問題是正常的,是可行的。孩子到長大之后也更喜歡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預防孩子暴力攻擊行為,家長的三個錯誤教養方法盡早避免
在小區看到有些奶奶帶孩子的時候,孩子打奶奶,奶奶反而高興地說,“哎呀我孫子真有力氣,打得奶奶好疼啊。”奶奶笑嘻嘻的樣子讓孩子覺得,原來我打奶奶,奶奶很高興,打人是一件讓別人愉悅的事情。這會在孩子的內心種下一顆打人是件好事的種子,孩子以后會對打人這件事情樂此不疲。孩子在第1次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這是不對的,這是不行的,你打了奶奶或者媽媽,媽媽很疼很不舒服,下次不要再打了。當然孩子不可能一次就能聽得懂,反復多次地跟孩子強調,孩子就會知道打人這件事情是不行的。小時候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奶奶就喜歡用腳用力的踩地板,說“這個地板壞,害我孩子摔倒了”,甚至還會編造一個故事,剛才地板上有個大老鼠,不小心把我們家孩子絆摔倒了,或者是桌子不小心碰到孩子的時候,家長卻去打桌子。這其實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面形成一個概念:我摔跤都是地板和桌子的原因,孩子不會往自身去尋求原因,沒有責任感。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我不愉快的時候,我疼的時候,那我就要去打別人,讓孩子學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很多人會說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很不好,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是2選1的選擇題,如果父母之間感情不好經常吵架,甚至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面造成創傷,比父母離異對孩子造成的創傷更大。“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流傳已久的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但其實這種方式越來越被教育學家們否定,孩子從小在棍棒中長大,更可能的不是變成乖巧可愛的孩子,而是孩子長大之后他有足夠的力量,也會學會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小時候爸爸打孩子,到長大了孩子可能就會反手打爸爸。寫在最后:
孩子的教育無小事,從孩子行為的背后要了解孩子的內心,孩子有暴力行為的時候,可能是情緒沒有宣泄口,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戶外去運動,發泄孩子過多的精力,才能讓孩子暴力行為變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