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浙江首例連體嬰分離,成功闖過6次手術的妹妹,現在如何了
2000年5月28日,福建一個孕婦生下了一對像雙胞胎又不是雙胞胎的孩子,這兩個孩子確實同時懷在媽媽的體內,但是他們出生的時候卻沒有完全的分離,從肚臍到會陰是連在一起的,在醫學上稱為“坐骨連體”!兩個孩子出生后三個月,在2000年8月28日在浙江大學兒童醫院,成功地進行分離手術,當時這是全國第5例,浙江首例連體嬰分離成功的案例。不幸的是姐姐因為器官衰竭夭折了,而妹妹貝貝非常堅強地活了下來。即使是手術成功之后,身體還是有一些殘缺,要帶著造口袋(主要是裝屎尿排泄物的),每隔三天就要更換一次,而且當時也發現她是“雙角子宮”,雙角子宮很容易造成不孕不育。這樣一個身體有殘缺的幸運存活下來的連體嬰,生活起來并不容易!22年前,浙江首例連體嬰分離手術的存活者,現在過得怎么樣了?
貝貝雖然身體有殘缺,但是自己僥幸活下來,在父母的關注之下也能相對健康地成長。貝貝在16歲的時候就沒有繼續上學,而是出去外面打工,在工廠打工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貝貝認識老公之后估計也有過猶豫,擔心自己這樣的身體情況沒有辦法生出孩子,幸運的是兩個人談戀愛的時候,貝貝發現自己懷孕了,懷孕之后也順利的拿了結婚證舉辦了婚禮。在2019年的時候,生下了健康的孩子,現在他們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多了,醫生評估孩子的情況發現孩子大運動能力特別好,要比一般的孩子更好,算是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貝貝現在每天還要用碘伏來清洗造口,每隔三天要更換一次造口袋。跟正常人相比,她不能穿太緊的褲子,否則容易導致大小便失禁。但是現在有了孩子,有了幸福的家庭,她自己心里面也非常的滿足!所以作為22年前浙江首例的連體嬰兒分離手術的存活者,現在過得很好很幸福!連體嬰兒是怎么產生的?
顧名思義就是媽媽在排卵期排出兩顆卵子,跟爸爸的兩顆精子形成了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因為精子和卵子都不一樣,所以遺傳基因不完全相同。這兩個孩子的血型,性別有可能不同,外表可能也不太像,甚至在懷孕的時候可能會有兩個胎盤!指的是媽媽在排卵期的時候只排出一顆卵子,也只跟爸爸的一顆精子形成了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在分裂的過程中會形成4種雙胞胎。受精后三日內分裂就會形成兩個獨立的受精卵,胎盤可能是一個或者是兩個。分裂發生在受精后4~8天,這時候因為胚胎處于胚泡期,所以胎盤是一個,兩個羊膜囊有兩層羊膜,這是最常見的雙胞胎類型。在受精后第9~13日分裂,兩個胎兒共存在一個羊膜腔內,共用一個胎盤。受精卵在受精第13日后分裂,因為這時候原始胚胎已經形成,所以不能完全地分裂成兩個,就形成不同形式的聯體兒,這種形式是比較罕見的,發生率在單卵雙胞胎為1/150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