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安家》正在火熱的播出中。劇中的女主角房似錦也是菁媽非常喜歡一位女演員孫儷主演的。作為忠實的“娘娘粉”菁媽當然要一睹《安家》的風采。看著看著就覺得房似錦的童年真的是太卑微了,今天菁媽就來在大家掰扯掰扯重男輕女那點事兒。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劇中女主角的房似錦原名房四井——房家扔在井里沒淹死的老四。乍看這個解釋相信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搞笑,我們在佩服編劇腦洞的時候也深深地感到悲痛,什么樣的父母可以做到孩子一生下來就把她扔到井里,虎毒還不食子,畜生尚如此,更何況我們人類?
菁媽就在想,都二十一世紀了,怎么還有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發生呢?真是匪夷所思。孩子都是我們家長的心肝小寶貝兒。
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老大還是老四。都是我們家長的心頭肉。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許多地方還是保留著封建迷信的思想,認為不生男孩就是女人的無能,甚至連女人不生男孩都不能進祖墳,這樣的說法也大有人在。
當我們生完三個或者四個姑娘以后,終于迎來了我們日思夜想的兒子,真可謂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了。那女兒就不是你們的孩子了嗎?
從兒子降生的那一天起,女兒就注定要失去了父母全部的愛。從小就懂得生活的不易,練就一身察言觀色,拔腿就跑的本領。甚至都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權利—上學。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又會是什么樣呢?我們家長生育了,他難道就對他的未來不管不問嗎?
家長不要再犯錯了,男孩女孩都是我們的好孩子。只要我們細心教導,他們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1、女兒是貼心小棉襖
我們俗話都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小情人,是我們家長的貼心小棉襖,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女孩子的心思往往更加的細膩,感情也更加的豐富。
他們更能夠看到家長養育孩子的心酸和不易,從而能夠更加懂得為家長分擔一些負擔。等到自己成年以后,他們也能夠更加的孝敬父母。
2、女兒一般學習會更努力
現在我們還有很多地方為了能夠為家里減少負擔,往往讓大女兒很早就輟學在家幫著父母維持家計,把更好的上學機會讓給了弟弟。
這樣的家長一般男孩子都是被寵壞,而常常女孩的學習成績會更好。就像《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還是《安家》中的房似錦都是這樣的。
因為女孩更知道生活的不易,更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所以一般學習成績會更好,而出社會之后也更容易得到上司的賞識。更容易做成不一般的成績。
3、女孩自己做了母親之后更能體會父母的不易
生兒育女這個任務大多是女性的承擔著,到老人老了之后在床前盡孝的一般都是女兒。
而看那些帶父母去旅游的大多是女兒 ,帶老丈人,丈母娘去旅游的大多是女婿。
1、對于女孩造成不可逆轉的心理陰影
試想一下,如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都洗好玩的玩具,都是要給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而忽略了自己,那自己的心里又是什么樣的感受呢?而父母每次的回答都是說你是個姑娘,沒有必要用這么好的東西。
長此以往,女孩的心理會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敵意,因為她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別人有我沒有他會覺得這個社會不友善,那么給她造成了心理陰影是無法彌補的。
2、對男孩造成的影響更甚
這樣的橋段我們都見到過,在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被她的父母啰嗦,要替她的哥哥買房子找工作。而《安家》中也是這樣,房四井被強迫的要求拿出一百萬給弟弟買房子。
家長們好好看看吧,看看你們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兒子最終變成了什么樣子,不能自食其力,什么都要依靠姐姐妹妹的資助,《歡樂頌》中樊勝美哥哥兒子的學費都是她給交的。家長的溺愛和偏愛,最終換來了一個大男人卻依靠著自己的姐妹資助過日子,還覺得這樣是理所應當。不可笑嗎?
3、對于子女雙方乃至家庭矛盾的不可調和
家長一味的偏愛孩子,辜負女兒。終究是給他們兄弟姐妹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從小就不受重視的女兒,很難在以后能給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施以援手,而父母就充當了中間最為難的角色。把女兒孝敬自己的錢,全部都給了兒子一如既往的偏袒下去。女兒就是一個提款機嗎?這樣的家庭還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家長要轉變觀念:生兒生女都一樣!
1、不要再認為只要有兒子就萬事大吉了
現在的家長認為生了兒子就可以有人養老,有人送終。菁媽不僅想說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可笑了。我不敢保證兒子就一定不會給父母養老送終,但是女兒絕對會。
2、給兒女提供一樣的權利
當我們生下孩子的時候,無論是男是女,我們都應該讓他們平等地享受到我們家長的愛。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兒女才會懂得分享,懂得什么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孩子都是我們的心中摯愛,兒女都是我們娘身上掉下來的肉。
3、摒棄糟粕,接受現代思想
什么不生兒子,女人就不能進祖墳這些話都是十惡不赦的謠言。我們作為21世紀的現代人,一定不能相信這樣的話,尤其是家長們,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恩賜給我們的禮物,我們都要好好的珍惜。
雅典三大悲劇家之一索福克洛斯曾經說過“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
我們要明白,這里的孩子是不分男女的,只要是孩子,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重男輕女這種思想是萬萬要不得的。
在我們村里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不少家長生了二個甚至三個女兒之后還是會拼兒子。
幸好我們家是前面生了兒子再生女兒,所以童年我還是覺得挺幸福的。
愿我們每一對父母都能有如此正確的思想,愿天下的每一位女兒都能幸福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