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一個6歲的男孩,因為想玩手機遭到媽媽的拒絕,非常的悲憤,于是說出自己的愿望,我要吃100個冰淇淋,冰死自己,讓媽媽后悔。
男孩一邊說一邊嘴角含笑,估計這個媽媽平時也是很疼愛孩子的,所以孩子有點恃寵而嬌了,他知道媽媽很疼自己,所以希望通過這樣威脅媽媽,逼迫媽媽,同意他看手機。沒想到這樣的威脅,碰到了90后的父母完全沒有效果。媽媽說你這個方法真有創意,而且馬上買來了100個冰淇淋放在家里面的桌子上,還給孩子拍視頻說:來自湖南長沙的6歲男孩,挑戰一口氣吃100個冰淇淋,如果挑戰成功的話,就能完成自己的愿望。
孩子剛開始非常的興奮,有這么多冰淇淋可吃,而且還能一口氣吃完。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啊!剛開始吃第1個的時候,吃得津津有味的,甚至連手指上沾的冰淇淋都想吃干凈,吃到第2個的時候開始覺得有點膩了,勉強吃到第3個。開始帶著哭腔問媽媽能不能幫我吃,遭到媽媽的拒絕之后小男孩想哭了: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
而媽媽說:那我是不是你親媽啊!孩子崩潰大哭了起來,后來媽媽才開始打圓場:那我們不要冰死自己了。很多網友看到這個視頻之后,都開始說這個媽媽實在是太厲害了,竟然是順勢而為,估計這個孩子以后看到冰淇淋都已經沒有了胃口。
而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說:這樣的威脅,碰到90后的媽媽真的是完全沒有效果,90后爸媽是不會慣著你的,別和他們耍心眼。
分析: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碰到孩子恃寵而嬌,利用父母對自己的疼愛,來達到某些目的。比如出門的時候想買玩具,于是在地上打滾,你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起來。或者媽媽叫他吃飯的時候,你給我買一個玩具或者帶我出去玩,我在吃飯。這時候老人家可能就乖乖就范了,但是年輕的父母可能就不會慣著孩子。這次出來沒有打算買玩具,你現在再哭再鬧也不會給你買,或者家里面有一款差不多的玩具了不能再買了。其實孩子跟父母之間就是一種拉鋸的關系。父母松一點,孩子就會向前逼近一步,而父母堅持原則,孩子就能知道父母的底線在哪里,挑戰幾次之后發現父母不會讓步,孩子就會明白這就是規則。
聰明的父母,會通過建立規則意識,提高孩子的自制力一個有自制力的孩子會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會更自律,長大以后更有出息。
家長避免和孩子正面沖突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否認孩子,孩子提出什么都是不可以。當父母以否定的方式給孩子設立各種條條框框,父母強塞給孩子的規則很難內化到孩子的內心,當父母不在的時候,孩子就會放飛天性,自制力全無。不讓孩子玩手機,等父母不在家里面,孩子自己在家拿手機上網課的時候,那就是偷偷地玩。聰明的父母會轉換思路,先認可孩子的需求。就像這位買100個冰淇淋給孩子的媽媽。
▲把孩子的安全感放在第1位孩子當街哭鬧要買玩具,媽媽可以蹲下來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很想買這個玩具,媽媽不給你買你就覺得很難受,很委屈對嗎?當孩子確認這種情緒之后,媽媽要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認可,媽媽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時候,很想買一個東西,但是外公外婆不給買也會很傷心,所以媽媽能夠理解你這樣的心情。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之后,再告訴孩子為什么不可以買。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是不愛自己,只是不支持自己無理取鬧。
爸爸對幫助孩子提升自制力非常關鍵爸爸在陪孩子玩耍的時候,會展現出邏輯性規則性,孩子經常跟爸爸玩的時候就能潛移默化地了解規則,在了解規則認可規則之后,孩子的自制力就會更強。比如爸爸跟孩子一起搭積木,你搭3層我搭6層,而且是說到做到,這就是鍛煉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
寫在最后: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修行的過程,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確的引導,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