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狂說徽州118】江蘇連云港的灌南縣,為什么有個新安鎮?
司馬狂/文
提到新安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徽州,蓋因徽州原本是新安郡的核心部分。在徽州境內以新安命名的相關事物非常多,既有地名,也有新安文化、新安醫學等??墒窃谶h離徽州的江蘇連云港市南縣,居然也有一個以新安命名的地方,它就是灌南縣縣政府的駐地——新安鎮。這里得名新安就要從明代的人口管理制度說起,明代發生過很多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而且這個遷徙都是被迫的,大家眾所周知的是山西大槐樹的遷徙,據說“解手”一次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來的??芍煸搬槍系貐^的強行遷徙,史稱“洪武趕散”的恐怕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雖然叫洪武趕散,其實是從洪武朝一直延續下來的。到了嘉靖年間,蘇州顏、常州管、無錫惠等家族被迫遷居海州(今江蘇連云港),這些人被稱為“俚人”,他們聚居之處形成“悅來集”。歙縣商人程鵬遠來海州,多方比較后選擇悅來集作為自己發展的地方,從當地俚人處購買了大量荒地,進行開發。程鵬來了以后,帶動很多徽州人也跟著來了海州,俚人管這些徽州人叫“徽民”。到了隆慶6年,壯大起來的徽民就掌握了主動權,他們把悅來集改名為新安鎮,以表達自己不忘家鄉的情懷。新安鎮在徽州人的推動下,逐漸成為海州重鎮,商賈云集,街分八牌,環列五莊。徽民的富庶終于引發俚人的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才是這里的主人,現在反倒被徽州人給占據了,尤其是地名還以新安為名,更是讓俚人怒不可遏,他們想把新安鎮改為朐南鎮。那徽民肯定不愿意啊,于是雙方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訴訟。雙方你來我往誰也不肯讓步,從萬歷24年開始一直鬧了40多年,直到崇禎9年,海州知州陳維恭最后判定,就叫新安鎮不要再改了,這段公案才落下帷幕。后來成立灌南縣,依舊沿用新安鎮之名,并成為縣政府所在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