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一群有業務往來但半生不熟的人聚餐,你推我就地尷尬落座,猶豫不決地尷尬點菜,面面相覷地尷尬坐等......噢上帝,我仿佛整個人都尷尬了。
為了緩解尷尬,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我也給朋友發信息:一群半生不熟的人尬聚,一會不定有多尷尬。朋友卻回:不會的,一定有一個人成為被調侃的對象。我將信將疑:REALLY??
事實證明朋友是對的,話題從人畜無害的天氣開始,不知怎么就拐到了在座的A君身上,而且是令當事人不那么愉快的話題。此后B君就揪住這點不放,橫說豎說歪說邪說,極盡夸張排比聯想比喻,引得其他人哄堂大笑。B似乎從中獲得了無窮的成就感,抬起下巴挨個環視。我不覺得好笑,因此低頭吃菜。
被調侃的A君是個靦腆而不擅辭令的人,前幾次被無限放大甚至無中生有后,他只是不自然地強扯嘴角附和眾人。但三番五次被深挖細說后,他明顯想反駁,卻又不好意思打破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又自知說不過伶牙俐齒嘴里能開航母的B君,只得悻悻作罷。
我挺同情A君的,但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畢竟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利益都不敢維護,那么一定指望不上他為任何人擔當。B君還在以A君為談資談笑風生,儼然成了席上的明星,但我卻覺得面目殊為可憎。一個可以肆無忌憚踐踏別人感受的人,一定是自私、殘忍而冷漠的。
我也曾經貧嘴惡舌,倒不是要逞口舌之快或吸引注意,而是覺得發生在朋友身上的一件事很好玩。我當場笑了一次,路上和她本人提起一次,下車后又以“哈哈哈”開頭時,她突然正色道:“XXX,再有趣的事情重復多了也就無趣了。”我心下一驚,趕緊斂容道歉。
我以為這件小事很有趣,而且私下發生私下說起,是件無所謂的事情。但事實是,當事人對此感到不快,我已經過分了。而她及時發聲制止既保護了自己的感受,又給我以有益的警醒。
成人世界的飯局本來就難有“清談”,吃的東西七葷八素,再灌上幾杯黃湯,說出來的東西更是不著邊際。能使眾人發笑的,不過是各種偏見罷了:性別歧視、地域歧視、階級歧視、外貌歧視......總有一個人在嘲笑別人,總有一個人在被人嘲笑。在這場局上被極盡調侃屁都不敢放的人,也有可能在下場局上以欺凌更弱者換取心理平衡。
一場飯局不一定能讓你收獲一個朋友,但至少能讓你知道兩個人不可交,一人因其懦弱,一人因其惡毒。我們不是救世主,無法拯救不自救的人,也無法拯救墮落的靈魂,但我們可以約束自己:如果不會暖場,至少不要貧嘴惡舌,給別人造成傷害,給自己積攢口業。
詩與時代
ID:shiyushidai
咸魚亦可話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