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比死別更痛苦的,那一定是生離。如果說比生離再痛苦的,一定是孩子丟了,不知道他在哪里,也不知道是死,還是是活。
這兩天,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的兒子找到了。在經歷了14年骨肉分離之后,當年4歲出頭,虎頭虎腦的孫卓已經上了高中,個頭都超過爸爸媽媽一大截了。
認親現場,一向隱忍的孫海洋抱著孩子嚎啕大哭,仿佛這些年的心酸,委屈,痛苦,剎那間都迸發出來了。
這是來自父親毫無掩飾的真情流露,無法不令人動容。這一幕,幾乎是哭著看完的,一遍又一遍,對每個為人父母的人而言,感同身受的滋味,也不好受。
無法想象,這14年,夫妻倆是怎么一天天熬過來的,從希望到絕望, 又從絕望到希望,就這么反反復復,折磨到發瘋。
兒子終于回家了,朝也思暮也想的孩子,活生生站在你面前,張開雙臂奔向你,像極了小時候投入父母懷抱的樣子,卻再也找不到當年的感覺。
這個在別人家長大的孩子,關于人生的所有記憶,快樂也罷,痛苦也好,和這個家似乎沒有任何聯系,也沒有一丁點記憶。
“得知自己的遭遇后表示,對親生父母感到很愧疚,找了他那么多年,一定很辛苦。但是現在的父母養育了他十幾年,他還是想留在養父母身邊。”孫卓的回應
雖然太過扎心,一點不令人意外。
這個十幾歲的孩子,在獲悉真相之前,就是生活在別人的家里,從來都覺得自己是別人家親生的兒子。
暫且不說買來他的養父母打心底怎么看待這個孩子,至少從孫卓的反饋來看,貌似還不錯。
這個被別人給予綿延子嗣,養老送終等各種期待的孩子,從來不知道別人對他的好,不是因為他是孫卓,而是因為人家花了錢,而恰巧是他。
所以,他想不到恨,也無法從現在的角色中跳出來。于他,親生父母不過是面前哭哭啼啼,講著自己不幸遭遇的陌生人。
而買來他,養他長大的人,才是這些年放在心里,刻在腦海里,也刻進靈魂里的至親。
人生,就是這么戲劇性,又這么殘忍。
從失孤的原型回家,到今天孫卓認親,這兩個孩子一口同聲不回親生父母身邊的表態,不知道傷了多少父母的心。
只要孩子過得好,我們尊重孩子的意愿,卑微如父母,面對失而復得的孩子,想的永遠都是孩子。不得強迫孩子,不想為難孩子,唯獨能接受的就是自己再受點委屈。
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間,所有的恨都煙消云散了。當孫卓爸爸一字一句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好想抱抱他。
也好想替他把人販子,還有所謂的養父母暴揍一頓。
可惜的是,法律不允許我們動用私行。
如果可以,這些千刀萬剮的人販子,應該會被善良的人們捶成肉餅,就算善待孩子的買家,也會被唾沫星子淹死。
有人說,人販子可惡,買孩子的人可以被原諒,給出的荒唐理由竟然是,他們用心養育了孩子,也付出了感情。真是個狗屎邏輯,說這些風涼話的人一定沒有當過父母。
不過,中國現行的法律,對買賣兒童的處罰簡直輕到塵埃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是指不以出賣為目的,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被害婦女、兒童的人身不受買賣性,客觀方面表現為收買被拐賣、綁架的婦女、兒童的行為。根據刑法規定,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看到這樣的法律條文,是不是怒火中燒,不應該是死刑,不可以是凌遲嗎?對這些拐賣孩子的罪犯,是不是剝皮抽筋,打入18層地獄都不解恨。
令人痛心的現實是,很多親生父母被迫,或者迫于無奈簽了諒解書,這些買家大多數不會被判刑,依然逍遙法外。
然后,這些曾經承受過生死離別的父母,除了不再奔波在尋子的路上,還要面對接下來仇人變恩人,親人變陌路的痛苦。
余生漫漫,多么希望他們往后的日子里都是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