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垃圾人,好像打小就有人這么告訴我們,并且列舉了一二三諸多理由和事例。
但,沒有人教給我們如何識別,如何遠離,如何及時止損,就像沒有人教給我們如何不成為一個垃圾人一樣。
這需要歷練,更需要智慧。
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同學在樓下買菜。
同學挑了顆白菜,希望菜販子當面復稱一次。
賣菜的男人立馬不愿意了,高聲叫嚷:“你到底要你要?”
同學很生氣,回到:我不要了。
“你必須要!” 菜販子氣勢洶洶,一副想打架的模樣。
和我們同行的男同學見狀,上來接過白菜,付了錢,領我們回家。任憑菜販子在身后罵罵咧咧。
“這個慫包,要我以后絕對不嫁這樣的男人!”
我們兩個女生異口同聲。
“你們想讓我干嘛?對罵,還是打架?還是回家開開心心吃頓飯?”他自然聽到了我們的對話,轉過頭和我們講。
“還是吃飯吧!”
那天,我們包了一鍋口味極佳的水餃,下午看了一場關于愛情的電影。
菜販子那張窮兇極惡的嘴臉早就沒有了蹤影。
那是第一次我目睹并理解了,原來男人的隱忍是種智慧。
和垃圾人斤斤計較,除了主動拉低自己的檔次,迎合他的品味,于己,又有什么收獲?!
A說,兩年來,經歷了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事,也就越發明白有限的時間與生命是用來創造價值的,無論是物質的和精神的。
而,我們每個人從來不是什么救世主,更不是人生教母。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然后和美好的人在一起。
而,那些垃圾人,碰到了就假裝沒看見;不幸有了交集,就及時止損。
人生原本苦短,學會了遠離垃圾人,也就擁有了更多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