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每年9月份孩子新入學的時候,經過幼兒園的門口,都能聽到大型的天然的交響樂,孩子的哭聲啊,那就像夏天池塘的青蛙一樣,此起彼伏!
有一些媽媽聽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面哭,自己在幼兒園的門口偷偷地垂淚!
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孩子上幼兒園卻基本不哭,或者只是抽泣兩聲就好了,上幼兒園愛哭和不怎么哭的孩子,最大的區別就是安全感的區別。
安全感足的孩子,在相對陌生的環境下,他的適應能力會更強,他更容易發現幼兒園有好玩的玩滑梯,還有跟家里面不一樣的食物,還有各種各樣的小朋友一起玩,加上他清楚的知道媽媽跟他說晚上就來接他,所以他并不害怕。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里面會忐忑不安,會害怕被父母拋棄,所以他只能無助地哭泣,對老師的安慰小朋友的討好那是充耳不聞,只是一味的哭。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好不好,主要是取決于三歲之前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
第1句:再哭,再鬧媽媽就不要你了
在大人看來這其實就是一句威脅孩子的話,而且效果還挺好,只要你一說我不要你了,孩子立馬就停止了哭泣立馬就不要再鬧,家長們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教育孩子有一套。
卻不知道孩子內心是非常的單純,媽媽說什么他就相信什么!
而且孩子對大人的情緒理解有限,一般他會通過媽媽聲音里面的情緒,臉上的表情來感受媽媽的情緒,媽媽再說你再哭我就不要你的時候,面部的表情一般是比較猙獰的,而且內心也是很憤怒的,就會讓孩子感到恐慌恐懼,為了預防媽媽真的丟自己就趕緊停止哭泣,但其實內心已經受到了傷害。媽媽是孩子最信賴的人,最信賴的人都可以輕易地說出不要他,就會讓孩子安全感受到破壞,孩子以后會自卑多疑,敏感情緒不穩定。
【瑩媽建議】
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時候家長應該是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動輒威脅孩子。
第2句:你是撿來的
孩子特別喜歡,問十萬個為什么,其中一個問題,幾乎是每個小朋友都會問過自己的父母:“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這個回答,那就是五花八門的,你是從垃圾桶撿的,你是在街上撿的,你是充話費送的!
因為生育孩子的過程,在很多大人看來是一個不可描述的過程,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釋,于是家長就干脆隨便瞎說一句。
家長這么隨便一說,孩子可就認認真真地牢牢記住了。
原來我是媽媽撿來的,那如果我不乖我不聽話,媽媽是不是又會去撿另外一個孩子,他就覺得自己跟媽媽之間的聯系其實是很松的,這種關系也是很危險的,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瑩媽建議】
這個問題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所以媽媽應該要提前想好答案,比如家里面可以購買一些性教育方面的繪本。當孩子開始對這些問題感興趣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看這些繪本,要孩子清楚明白的,了解自己從哪里來。
第3句:再不乖我就揍你
很多家長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并不是很想揍孩子,只是希望孩子聽話一些,如果孩子聽完這句話之后不吵不鬧了,那么家長就不會再揍孩子。
但如果發現說完這句話之后孩子哭得更大聲了,家長就控制不住脾氣,真的揍孩子。
如果家長沒有揍孩子,就會導致孩子覺得爸爸媽媽總是嚇唬我,會降低父母的威信。
如果家長揍了孩子會讓孩子無論是軀體還是心靈都會受到傷害,經常受到恐嚇,甚至打罵的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
【瑩媽建議】
孩子不聽話是正常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要了解孩子不聽話背后的原因。有些是想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有一些是想達到某個目的。
給孩子設定一定的原則,如果不是原則問題就可以滿足孩子。
以上三句話會非常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導致孩子不自信,懦弱,如果你也說過,那就趕緊停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