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曾問我:“ 閱讀真的能解決生活的一地雞毛嗎?”
我說可以.
但她在信與不信之間,不過她沒放棄閱讀。
疫情之后,她一直受失眠困擾,要來這篇讀書筆記后,我把問題還給她,她說:
“與其說是解決生活的一地雞毛,不如說是讓自己更能從容的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更能有一顆強大的面對生活的不如意,更能讓自己平靜生活中的林林種種。
實際的例子就是,前兩天我睡覺前刷手機,然后那兩天晚上睡眠就特別差,然后我就下定決定睡前不能刷手機改成閱讀,結(jié)果就睡的好多了,刷手機越刷越興奮或者焦躁,但是閱讀就是讓人平靜。”
我們都曾說她很像小說《項鏈》里的“黛拉”,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我以為她會給我發(fā)來愛情小說的札記。
她拍的荷花,每一朵都在正中間。
黃飛:
次第花開,花開見佛——這是《次第花開》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把它送給自己還有善良的你們。
這是我認真讀完的第一本有關佛學的書,讀的它會帶給你舒適、愉悅、清明。它揭示的有關生活、生命、死亡、痛苦、佛學的本質(zhì)沒有絲毫的神秘感跟遙不可及。它告訴我們,修行就在當下,在于你如何選擇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于你以什么的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無常,在于你用怎樣的方式去面對痛苦與失意,迷茫與無助。
它告訴我們,無論在何種情景下,你都應該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少做惡業(yè),多行善舉,時刻培養(yǎng)自己的出離心、慈悲心,進而在輪回中自我解脫甚至解脫眾生。
它告訴我們不管愿不愿意,我們一生都在失去。珍貴的童年、美好的青春、歡笑與淚水、成功與失敗、愛恨情仇,乃至整個世界,最終都會離我們而去。所以我們要適時放下執(zhí)著,但并不是說要及時行樂,而是要一顆平常心面對失去,以一顆真誠的心進行修行,對于普通人就是認真過好每一天就是最好的修行,不糾結(jié)于過去,不期待于未來。
它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從一開始就沒有什么好失去的。如果現(xiàn)在的你還好好活著,仍然能夠感受喜悅和美好,盡管幾十年的人生已經(jīng)遺失,許多當時認為無法舍棄的東西也都已經(jīng)舍棄,許多當時無法釋懷的事情也都隨風飄散,許多無法接受的局面也都已成定局,回首過去不過是一幕幕往事,其實你什么也沒有失去,因為本就沒什么可失去。
它告訴我們痛苦的時候就給自己時間,不必要急于放走它,不要再難為自己,你已經(jīng)很不開心了,那么請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心在慢慢擴大、慢慢變?nèi)彳洝u漸變得有彈性,然后它把這個傷痕累累的自己包容進它的溫柔之中。當你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或許就沒那么難受了。
它告訴我們既然不能改變處境,唯有改變自己的心境。學會接受無常,勇敢的擁抱當下,堅強的接受所有的不如意,活在當下,過好往后余生的每一天!
它告訴我們修行是次地而行,是平凡而具體、所以相信每一個善良的你,只要真實而努力的活著就一定可以次第花開,花開見佛。
附上周末陪家人一起賞荷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