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作為體制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很多的公益性服務工作以及輔助政府進行社會管理,而事業單位根據其單位的業務范圍,內部設置的崗位結構也有著很大的區別。
在以社會管理為主的事業單位當中,其崗位多數以管理崗位為主,而在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機構中,其崗位則多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
而對于管理的崗位,很多時候都和公務員崗位有著類似的體系,那么,對于事業編制人員來說如何晉升副科級?
首先,對于事業編制人員來說,想要晉升為副科級領導干部,需要滿足一些基本的條件。對于事業編制人員來說,想要晉升副科級領導崗位,一般需要其崗位屬于管理崗,而且需要有三年的九級崗工作經驗,同時,其編制所在的單位需要有相應的職數設置,在這些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之下,事業編制人員才有可能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而且即使是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在事業單位的序列當中,也僅僅是成為管理崗八級,之所以被認為是副科級,是因為兩者可以進行轉崗流動。
其次,對于事業編制干部來說,晉升副科級除了滿足基本條件,還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助力。對于基層事業單位來說,晉升管理八級崗位,都是由地方組織部按照干部提拔程序進行的,都需要進過動議、談話、考察等一些列程序,才會完成從管理九級提拔至管理八級的程序,而且在一些縣直部門,管理八級崗位領導也會在行政機關任職黨組成員等黨內職務,這也是大家將管理八級等同于副科級的原因之一。
同時,事業單位干部從管理九級晉升管理八級,想要順利走完干部提拔程序,就需要來自各方面的助力,單位的一把手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被提名的機會,同時,還需要在地方常委會上有支持的領導,這樣才能通過討論,最終走向公示階段,而且對于基層事業編制干部來說,在晉升至管理八級之后,想要再有所發展就是相當困難的,由于七級管理崗位職數較少。
最后,對于基層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而言,晉升副科級并不算困難,畢竟八級管理崗位的職數還是有不少,每一次的干部提拔,總會有一部分事業編制人員被提拔至管理八級崗位,而從管理八級轉為行政副科,這個才是最難的,雖然存在著暢通的通道,但是對于事業編制轉為公務員,上級編制管理部門一直都有著嚴格的控制,并不全由區縣自己決定,因而對于基層的八級管理崗位而言,每年能從事業編制轉為公務員的,真的是屈指可數,遠遠少于從管理九級提拔至管理八級的人數,因此,對于事業編制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轉變身份。
一年齡。
一般明文規定是40歲,但是在現實的實際操作情況下都會將年齡降低到35歲,因為組織部要考慮到以后提拔的年齡的問題。
二、職務和職級。
一般事業編都是在副科的級別上才能提拔或者調任的,那副科是什么概念呢,一般事業編的副科就是8級職員,或者是副高級的職業技術崗位
三、時間。
一般情況下八級職員要在崗位上待滿2年時間才能夠提拔,而專業技術崗的副高是要在崗位上待滿3年才能提拔
四、學歷。
一般省一級需要本科學歷,市縣一級要大專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