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廣州的時候有個同事,她非常討厭媽媽催婚,甚至跟媽媽反目成仇。為了躲避媽媽的催婚,她連電話都不想接,跟媽媽吵架了,幾天不說話,還是靠爸爸當和事佬緩解了母女的關系。
同事總想不明白,為什么媽媽不能替她想想,催出來的婚姻,不幸福怎么辦,到時候離婚了,豈不是害了女兒嗎?
但是媽媽不是這么想的,她覺得,女兒都已經26、7,連個對象都沒有,哪能不著急。再不嫁,就成老姑婆了。回到家被親戚問到,臉上也掛不住。
媽媽的觀念里,只有兒女們成家了,父母才算完成任務,至于幸不幸福,不是他們考慮的范圍。
父母從不會問你,你的另一半愛你嗎?你真的喜歡他嗎?你的婚姻過得好不好?
就算你的婚姻過得不好,父母們也不會教你怎么經營,只會這樣寬慰你:“結都結了,看在孩子的份上,熬吧,孩子大了就好了。”
女兒們會覺得,跟父母談心,還不如別談呢。父母根本不懂理解你。
那么,催出來的婚姻,真的幸福嗎?我們來聽聽四個已婚人士的心聲。
我今年30歲,結婚兩年了。當初是被父母逼著相親,然后結婚的,婚后過得并不幸福。
老公是個教師,工資收入一般,性格沉默寡言,不愛交流。
父母說,老師好,穩重,工作穩定,老實本分,不會欺負你。其實我反抗過,無奈于父母的催促,小地方28,9歲還沒結婚,就成老姑婆了,會被人議論紛紛。何況對方還是個老師,你有什么好挑剔的。說得我都自我懷疑了。于是就答應結婚了。
婚后才發現,夫妻兩人共同語言非常少,我愛熱鬧,他愛清靜。我喜歡看情感劇,他說那都是騙人的。我喜歡穿高跟鞋,染頭發,他說穿高跟鞋如何不好,染發致癌。
是,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好和不好的一面,但請不要每件事情都否定它的優點,只提它的缺點,這讓我很煩。
我跟他夫妻那方面都是應付式的,沒有什么感覺。
如果有的選擇,我一定不會草率結婚,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
我去年結的婚,其實還想再等等幾年,遇到真正合適的人再結婚的。無奈被父親的一句話嚇著了。
去年我父親突然生病住院做手術,我是家里的長子,父母早就盼著我結婚生孩子。可我都30好幾了連個女朋友都沒有,父母比我還著急。
照顧父親的時候,他眼角含著淚水說:“我已是日落西山的人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你再不結婚,我到死都沒機會見到孫子了。”
此情此景,我心里五味陳雜,感覺自己不結婚就是大不孝。為了孝順父母,我得趕緊結婚。
親戚朋友幫我介紹對象,婚姻介紹所也找了。相親了幾個之后,感覺差不多就跟我老婆結婚了。
老婆是個好女人,只是倆人畢竟不是自由戀愛,感情基礎差了些,將就過日子罷了。
我結婚有三年了。在我們那個四五線城市,女孩子沒上大學25歲還沒結婚就算大姑娘了。
我在結婚前談過一次戀愛,因為父母不同意分手了。后來才通過相親認識了老公。其實我對他不怎么感冒,是我父母看上了他,覺得他家做小生意,不愁吃穿,我嫁過去會幸福的。
可事實上,我很反感老公經常應酬到很晚才回來,有時還酒氣熏熏,我又不能說他半句。
說一下他,婆婆就立即站出來教訓我,說男人在外面喝點酒怎么了,你在家天天閑著沒事干,就知道花我兒子的錢,還想管我兒子。
我氣死了,心里的委屈無處說。
婚姻幸不幸福,不能只看外在條件,要看男人的品質以及婆婆的性格如何。
我今年35歲,結婚有兩年了。妻子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她是事業單位里的,工作穩定,沒什么壓力。我在私企里上班,工作忙,收入也不是很高。
妻子常常覺得自己的身份地位都高我一等,話里話外都擠兌我,覺得我高攀了她一樣。
我們經常吵架,冷戰,有時甚至幾天不說話。妻子一跟我吵架,就跟娘家匯報。岳母就打電話來教訓我,說我一個大男人怎么就不懂得多忍讓一下女人呢。
我心里很反感,要不是看在房子是岳父母支援買的份上,我真想離婚算了。現在孩子才半歲,我想離不敢離。離婚了孩子就在單親家庭里長大,對他的成長不利。我只能繼續忍受妻子的壞脾氣了。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為了結婚而結婚,催出來的婚姻,目的性太強,于是就失去了異性之間的吸引力。
只有該結婚的愛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親人打著“孝”的名義逼迫子女結婚,其實是一種情感上的操控,并不是真的為了子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