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人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結婚后,總想快速融入到婆家的環境里,事事參與,事事操心,恨不得立即管起婆家的事來。
可你知道嗎,當你想成為婆家的一份子的時候,婆家人未必就能快速承認你的地位,未必就能快速接納你。婆家的有些事情,他們還不太希望你去插手,更不希望你多嘴。
婆家的事情,女人別總想沖在老公的前面,去管這管那,到最后,吃力不討好,落得多管閑事的名聲。
“太愛管婆家的事,全家人把我拉黑了,我做錯了什么?”一位愛操心的媳婦傾訴道。
她就遇到了很難堪的事情,原本只是一片好心,沒想到,到最后,婆家人包括老公都不待見自己,還把她拉黑了,移除家族群。
陳倩跟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已經知道他家情況比較“特殊”。說特殊,其實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只是恰好被她遇到了而已。
02.
老公有一個弟弟,早年不愛讀書,喜歡玩,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了。說是打工,其實連自己都養不活,喜歡結交朋友,發了工資,都花在交際上了,哪能存到錢。
20歲那年認識了一位女朋友,交往三個月就住在一起,懷孕了,結婚證都沒領,就把孩子生了下來。
兩人因為感情不和,吵吵鬧鬧,女朋友丟下孩子就離開了婆家。小叔子回到原來的城市打工,孩子交給婆婆撫養,連奶粉錢都沒掏。
公婆年紀大了,根本沒有收入,陳倩老公看侄子可憐,于是每個月給親媽2千塊買奶粉。
當時,陳倩問我要不要嫁。
我說,如果我讓你別嫁,你會同意嗎?
陳倩猶豫了。
其實,很多女人結婚前遇到這種類似的問題,心中都有答案,會在想:混蛋的是小叔子,又不是老公,我是跟老公過日子,又不是跟小叔子結婚,妨礙不了我的婚姻。
陳倩還是嫁了,婚后沒多久,就發現了婆家問題一堆,其實說白了,都是錢的問題。
03.
小侄子越長越大,公婆寵溺,不好教育,各種問題出現,打架,咬人,撒潑。眼看就要上學了,學費還沒著落,一學期就要4,500塊,公婆給不起,唉聲嘆氣。
陳倩的老公孝順,看著別的家小孩都上學了,父母又承擔不起,于是沒跟陳倩商量,就將學費墊付了。
陳倩知道后,非常生氣,指責老公:“你為什么要這樣做,他明明有父有母,上學本來就應該他爸爸交學費,哪里輪得到你來管。”
“你別再說了,我那個弟你又不是不知道,連自己都養不活,還想養孩子,那不等同于將孩子餓死,沒學上嗎?”
老公也很不耐煩,一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姿態。
陳倩聽了更生氣:“你要跟你弟說啊,你不說,他怎么會承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都為人父親的人了,還這么不成熟。”
“我說不了,我父母都管不了,我沒那個本事管。要管你自己管。”老公怒懟陳倩。
陳倩無奈,老公不出面,就自己出面去找小叔子說。
怎料碰了一鼻子灰,小叔子直接就甩出一句:“你算老幾,你一個外人憑什么管我的事?”
陳倩很尷尬,在小叔子這里講道理根本不管用,可是,老公又根本做不到不管父母和小侄子。
04.
陳倩看不下去,就天天在老公面前念叨,老公聽了更煩,兩人經常因為小叔子、小侄子、公婆的事而爭吵。
后來陳倩懷孕了,生下孩子后,公婆根本沒空帶,陳倩只好辭了職在家帶,現在全家的經濟支出都靠老公一人承擔。
隨著年紀漸長,公婆的身體越來越差,公公病倒了,婆婆又是醫院又是家里兩地跑,還要管接送。有時候婆婆去醫院照顧公公了,孩子就丟給陳倩照看。
陳倩一人帶著兩個孩子,根本管不過來,小侄子皮得很,不聽管教,常常惹得陳倩生氣。
公公生病的費用,又是陳倩老公一人承擔,陳倩跟老公說:“為什么你不找弟弟分擔,全部你自己扛,到底有沒有想過我們小家,日子還要不要過。”
老公又不耐煩了,回懟陳倩:“你煩不煩,我已經夠煩了,你別再火上澆油,我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我有什么辦法。再說,生病的那是我爸,我能不管嗎?”
陳倩忍無可忍,自己一方面省吃儉用,衣服都不敢買,娘家都舍不得回,以此來省路費。
老公倒好,養老,養侄子,全部都自己扛,孝子的名聲響亮,可是作為孝子的妻子,卻有苦說不出。
05.
陳倩忍無可忍,終于在家族群里喊話小叔子,讓他一起承擔公公的醫療費,讓他承擔起養孩子的責任,大哥大嫂能幫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
原本,這樣說于情于理,也沒什么不妥之處。可一下就把小叔子炸毛了,小叔子回懟陳倩:“我家的事,什么時候輪到你插嘴,管好你自己就行。”
陳倩也不客氣:“什么你家的事,別用我的錢,我什么都可以不管。”
小叔子又回:“你還要不要臉,你班都沒上,哪來的錢,誰用你的錢了。”
陳倩氣得七竅生煙,難道用老公的錢不是自家的錢嗎?我就是外人,不是你哥的妻子?
小叔子接著又說:“就算用的是我哥的錢,也跟你沒關系,長兄如父。”
你一言我一語,陳倩和小叔子在家族群里吵了起來,接著老公也數落陳倩太多事,丟不丟人,其他親戚也說話了,無非站在小叔子那邊,排斥陳倩,說她自私,不顧大家,只顧自己,那畢竟都是自己人,哪里分得清你的我的。
吵到最后,陳倩竟然被踢出了群聊,還被拉黑了,陳倩原想跟老公私聊,繼續為自己伸冤,可沒想到,連老公都拉黑了自己。
真是瞎操心,吃力不討好。
06.
陳倩管婆家的事,錯了嗎?要我說,有錯,也沒有錯。
先說錯在哪?錯就錯在,你不該嫁給這樣一個愚孝、拎不清的男人,你明知他的原生家庭復雜,你偏還要嫁過去。
如果,你的老公不是個愚孝的男人,懂得分清楚小家和大家,跟弟弟劃清界限,給父母養老可以,但要兩個人共同承擔,你的孩子,我可以幫你分擔壓力,但沒有義務幫你養。
這些話,作為大哥,完全可以跟弟弟表明立場,可卻連嘗試都沒嘗試,就說弟弟不會承擔,不聽管教。
退一萬步講,如果弟弟不聽管教,很簡單,狠下心,管好自己的小家,侄子的飲食起居,教育問題,統統不管就行,畢竟他有父有母。
再來說陳倩為什么沒有錯。
她處處維護自己的小家,替老公解憂,不想老公照顧了“大家”就犧牲了“小家”,從這點來講,沒有錯。
但是,方式不對,不應該親自出面去解決,第一次找小叔子“談判”的時候,碰了一鼻子灰,就應該明白,婆家人是怎么看待你的。
07.
正確的做法是,管好自己的小家,該花錢的地方絕不手軟,自己也別省吃儉用,當老公知道壓力大承擔不起來的時候,就會思考問題出在哪,會將“鍋”甩出去。
老公處處幫弟弟養孩子,父母養老看病問題全部自己扛,就說明現在還沒觸達壓力底線,還能承受。
等到承受不了的時候,就會觸底反彈。
還有一個辦法,孩子給公婆帶,自己出去工作,眼不看心不煩。
勸年輕女孩們,如果婆家情況太特殊,結婚要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