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讀者說:老師,看了你的文章,發現很多人的婆婆都不好,其實我很幸運,遇到了一個好婆婆,可惜的是,她命不長。我婆婆挺可憐的,那么好的一個女人,遇到這么涼薄的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就是我公公。
這位讀者說起自己婆婆的事,不由得感慨又惋惜,希望自己的老公,千萬不要像公公那樣,薄情寡義,一輩子都沒有愛過老婆。
為了敘述方便,故用第一人稱。
我結婚第二年,我婆婆就病逝了,她的病,在我看來是一輩子積勞成疾,又舍不得及時醫治,其實關鍵是沒錢醫治導致的。小病就釀成了大病,老人病,等到身體哪一天突然扛不住了,就病如山倒,直接要了命。
我婆婆一輩子都很苦,年輕的時候,是個半文盲,除了自己的名字,簡單的數字以及會數錢以外,其他漢字都不懂。
小的時候,她是童養媳,很小就被送到公公家,長大了給他當老婆。童養媳從小就跟著婆婆學做家務,做牛做馬,根本沒有什么自由可言。
我公公呢,就像個大爺一樣,從小沒干過家務,就算是地板臟了,他也不會拿一下掃把。
以前的男人,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教育過要自力更生的,就算是吃飯,都是老婆盛好了端上來給他。
我婆婆從小在那種環境中長大,思想就形成了以夫為綱,老公說什么就是什么,老公開心了,她也就開心了。
婆婆一輩子為公公生了5個孩子,一輩子都伺候公公,操持家務,從未享受過一天。
我公公呢,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浪蕩公子,除了婆婆,他還想再娶一房老婆,我那個最大的姑姐,當時已經成年了,強烈反對,公公才沒有另娶。可實際上,他在外面的女人,從沒有間斷過。
我婆婆是那種,非常傳統的女人,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會在子女面前表現出來,只會默默地一人承受。
我老公說,以前婆婆也不是沒有鬧過,但還是拗不過公公,公公恐嚇她:“你再鬧,就離婚,我又不是娶不到老婆。”
婆婆擔心這個家就這樣散了,為了五個子女的幸福,還是任由公公,不再管他。
其實我們年輕人都能看得出來,婆婆的病,多半是心病,是想不開,積怨成疾。
我懷孕的時候,我婆婆養了幾十只雞,大冬天,外面很冷,她的腿腳有關節痛,依然每天喂雞喂鵝。
我坐月子的時候,婆婆每天都很早起來燒水,殺雞,做月子餐。我老公在外地要上班,就算婆婆忙得頭暈眼花,我公公也不會幫一下忙。他一輩子就是這樣的人,認為這些事,都是女人該干的,大男人就該享福。
我孩子半歲的時候,婆婆就病倒了,她最難過的是,無法看著孫子長大,雖然生五個子女,可只有我老公這一個兒子,自然疼愛有加。
她說:“我沒辦法幫你帶孩子了,以后你自己要多費心,等休養好了,再生一個。”
聽到婆婆這一句話,我淚水止不住地流。
很多人都說,婆媳之間做不到親如母女,這話并沒有錯,如果遇到好婆婆,媳婦懂得感恩,婆媳之間就能親如母女;如果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也針鋒相對,婆媳之間就不可能處得好。
婆婆的喪禮上,哭得最難過的是我老公,因為是唯一的兒子,婆婆對兒子,除了寵,沒有別的辦法。
我公公除了吧嗒吧嗒地抽煙,一滴眼淚都沒有流,照常看電視,照常睡覺,讓人根本看不出一點喪妻之痛。
婆婆出殯之后,他就跟隔壁村的一個寡婦好上了。老公的五個姐妹當中,也就除了最大的姑姐敢出來說他,沒人敢說一句話。也因為這樣,大姑姐跟公公的關系很僵。
婆婆去世剛滿100天,公公就要求娶新老婆了,盡管我們都反對,也無濟于事。
他說:“難道男人續弦有錯嗎?我才68歲,再娶個老婆伺候我,怎么不可以?”
我最大的姑姐懟他:“沒說不可以,但我媽尸骨未寒,一輩子為你做牛做馬,嫁給你沒享過一天的福,你就不能尊重一下我媽嗎?”
“你閉嘴,老婆死了,老子娶妻天經地義,老子還輪不到你來教訓我,沒大沒小。”公公的脾氣,又倔又臭,除了最大的姑姐敢跟他作對,沒人敢對他說半個不字。
有時候,我不經感慨,男人涼薄起來,連親人都怕。就連我老公有時候也會替婆婆不值,也會覺得公公太過于薄情寡義,好像女人嫁給他,就是為了生兒育女,給他當保姆的。
這時候我就趁機敲打老公,要是你也像你爸那樣,咱倆的婚姻就完了,我不會像婆婆那樣,任勞任怨,打落牙齒和血吞,也希望你將公公當成反面例子,好好反省自己。
女人一輩子,嫁對了人,幸福到老,嫁錯了人,苦到老。
以前的女人,自己的婚姻無法選擇,如今的女人,婚姻自主權在自己手里,慎重擇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