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一直以來,我們對“朋友”都寄予了太多的贊美與期許,我們希望每一個朋友都是誠心知己,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有朋友伸出援手,都有一堆篝火溫暖我們寒冷的身心。
但真實的世界并非這樣,或許,我們看到的每一個笑容的背后都帶著一把隨時會被背叛的刀子,那刀子才將人心刺的鮮血淋淋,因為他披著“友誼”的外衣。
所以,我們都會痛恨酒肉朋友,有酒有肉的時候是朋友,等你遭難的時候又都消失的沒有了蹤影,就像那句老話:“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其實,我感覺這或許不是“酒肉朋友”的錯,而是人性利己不利他的錯。
什么是酒肉朋友?就是在一起喝喝酒、吃吃肉,但卻并不談?wù)摗罢隆?,沒有太多的理想與正義,有酒有肉就是朋友,無酒無肉就一拍兩散。
從我們對友誼的贊美及對朋友的呼喚來看,這樣的朋友的確沒多大意思,既不能交心亦不能共同成長,尤其可能還會被“帶壞”。
但,世間最普遍不就是這樣的朋友嗎?
如果每交一個人都會成為知己,那咱們得多累?。恳驗橹航恍牟攀亲罾廴说囊患拢热皇侵壕鸵彩聫膶Ψ降慕嵌瘸霭l(fā),替對方著想、讓對方成長,這樣的事似乎只有尼采這種理想主義者才能想得出來。魯迅曾言:“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予,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span>
所以,朋友還是要雜一些的好,既有這種交心又交情的知己,亦有那些逢場作戲放松心情的酒肉朋友,也就是說:對朋友不苛責(zé)。
不能交個朋友就拿游標卡尺去衡量,你自己都做不到只為朋友付出又怎么能拿這樣的標準來要求對方呢?
我們生活在煙火的人間,注定要為那些柴米油鹽奔波,如果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那些形而上的知己朋友又從何而來呢?雖然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你拿水來招待一回君子試試?君子也會覺得你輕視和侮辱了他。
就像你招待朋友用茅臺并不是酒好喝,而是價格在那里擺著呢,價格說明了你對朋友的重視程度,絕大多數(shù)時候,友情的價格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
酒肉朋友有用嗎?
應(yīng)該說還是有用的,有一種感情就叫“一起喝過酒”,一起喝過酒的人甚至連酒肉朋友都算不上,但至少可以說認識,認識和不認識在我們這樣一個世俗的人情社會里就有著不一樣的份量,更何況還能時時在一起酒肉一下的朋友?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著苦痛與悲傷,這些負能量的東西跟誰說?或許這些話不能跟知己去談,因為你不忍拿自己的悲哀與失落去打攪心中最珍視的友誼,不想讓純潔的友情蒙上一層世俗的灰塵,那就只好跟這些酒肉朋友談?wù)劻恕?/span>
很多的悲傷,說過之后也就消散了,再大的憂愁也如曹操那句詩: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杜康要有,酒肉朋友也要有,否則說給誰聽?
這些負能量的話就像是要倒掉的垃圾,你肯定舍不得跟最知心的朋友講,而酒肉朋友則不然,他們就像是我們壞心情的保潔員,你一說、他一聽,誰也沒往心里去,但你卻得到的解脫與放松。
坐下來細細地想一想,我們身邊到底是知心朋友多還是酒肉朋友多?這一生當中的酒場里,你主要是跟誰喝的?知己還是酒肉朋友?
當然是酒肉朋友多,但你真心討厭跟他們在一起嗎?縱然是真的討厭,但你又真正能躲得開嗎?或者可以這樣說:酒肉朋友無處不在,只是我們不想承認罷了。
因為,一旦承認對方是自己的酒肉朋友,也就相當于承認了自己是對方的酒肉朋友,而我們指責(zé)別人是酒肉朋友容易,承認自己是別人的酒肉朋友則是難上加難了。
所以,我們都是披著一個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做著暗渡陳倉的事而已。
所謂的友誼,都是有價格的,只要我們敢于正視,就會發(fā)現(xiàn)薄冰下面涌動的暗流。
友誼是高尚的,朋友是美好的,不管是知心好友還是酒肉朋友,都需要擁有。他們在不同的時機與場合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做著不同的貢獻,與我們在或深或淺的感情中度過一段或長或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