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悳
肛漏是中醫的病名,在西醫稱為肛瘺 ,是肛管或直腸與會陰皮膚相通的慢性、感染性通道,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所形成的后遺癥。
肛漏患者不僅每天都要忍受肛門周圍反復流膿、瘙癢的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且還可能引發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時,那種鉆心的疼痛讓人苦不堪言。
面對這樣的健康隱患,常規的治療方法如手術、藥物等,往往存在著創傷大、恢復慢、易復發等問題。
那么,有沒有一種更溫和、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呢?答案就是中醫奇穴 —— 漏筋穴。
其實,像承山、漏谷、支溝、二白等穴位都可治肛漏,但根據筆者個人經驗,用漏筋穴效果更佳。
漏筋穴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呢?
在內踝上一寸就是,見下面圖片中的藍色點,找穴位時重點在漏筋穴區域內尋找反應點。
其原理是:
從漏筋穴的名字可看出,它可治兩個病,一個是肛漏,另一個是抽風、動驚。
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個臟腑、組織之間通過經絡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漏筋穴作為人體經絡系統中的一員,自然也遵循著這一理論。
刺激漏筋穴,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尤其是與肛腸相關的經絡氣血。當我們刺激漏筋穴時,可讓氣血能夠更加順暢地流通到肛腸部位,為組織的修復和再生提供充足的養分。
如何漏筋穴呢?
1、最方便的方法是道家繩療,如何使用道家繩療呢?具體方法請參考請參考萬物療法公眾號2022年12月11日發表的文章——《懶人治病法——道家繩療》。
沒有看過該文章的網友,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就可閱讀!
2、按摩或敲打
3、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