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出差了。
五月中旬去五蓮培訓的那幾天,每天中午竄回來做飯,陪那小子吃完再竄回五蓮。
為那小子的高考,拼了。
今早有一瞬間,突然有些緊張,想打個電話:
起床沒有?
吃沒吃早飯?
別遲到......
媽媽后天就回家。
那種感覺,就像穿越回孩子還上小學的時候,自己在外出差,卻常常惦記孩子。
因此每天都要通電話,知道孩子一切正常才安心。
瞬間的焦慮之后回到現實,卻又有些失落:
即使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回家,也見不到那小子。
人家在上海貓著。
這突如其來的焦慮感,源自于那些年常常出差形成的頑疾。
而又因昨晚聽到小室友跟五歲的兒子電話纏綿而觸發。
小室友也跟那些年的我一樣,問兒子吃了嗎,干什么啦,早睡吧……
那邊五歲的兒子一個勁地嚷著,要媽媽抓緊回來。
每一個家有小孩子的媽媽出差,心里總是有一根線,線的另一頭被孩子牽著。
孩子在家一切正常,媽媽那顆心便安之若素。
若孩子一有風吹草動,媽媽那顆心便焦灼不安。
那小子上高三以后,好像特別敏感。
有一段時間,晚自習還讓我去學校門口等他,放學一起走那五分鐘便回家的路。
我便知道他緊張,需要媽媽的陪伴。
于是整個高三一年,我沒出過日照,不讓他的生活規律發生一點變化。
那段時間,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么電影或者生活中會有家里出現重大變故卻隱瞞中高考孩子的故事。
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同身受。
如今孩子出去上大學了,我出差時也感覺了無牽掛了。
倒是經常在網上跟那小子分享所去城市的風景、美食,還有許多的趣事。
此時,才體會到孩子長大了的感覺: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