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眾力,護航星寶成長,《星寶藍書包孤獨癥公益項目》特別策劃#專家在行動#大型線上科普活動。
我們將圍繞疫情應對方法、家庭干預策略、如何延續(xù)訓練效果等內容給出專業(yè)指導建議,開啟科普專欄,讓大家每天在家就能得到專家們的指導!
作者 / 張卓然
今年的春節(jié)和以往的有些不同,我們的祝福不僅是“萬事如意”,更有“百毒不侵”、“平安健康”。
以往過年時鞭炮爆竹帶來的年味,在今年被口罩取代。
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許多活動也被取消了,往年的熱鬧氣氛今年變得有些冷清,網絡上不停刷新的消息甚至讓人有些恐懼。
不僅是疫情,很多星寶家庭對于孩子、家人的健康狀況更為關注,我們的上一篇文章《如何與孩子一起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洗手及佩戴口罩篇》也為家長們提供了幫助孩子建立預防病毒行為習慣的方式。
同時,我們和孩子的情緒健康也非常值得關注,孩子可能會因為計劃的外出活動取消,經常在家而難過沮喪,情緒爆發(fā)。
家長們可能會因為疫情而感到焦慮不安,比平時更著急易怒,在難得的春節(jié)假期間中也無法放松休息。
實際上,孩子對于家庭生活、氛圍變化是很敏感的,因此,家長的情緒常常會在不知覺中影響到孩子。
近期,我常常看到表達焦慮擔憂的信息,也有“經歷情緒崩潰,急切希望能能平靜下來”這類情況發(fā)生。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首先要明白,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了解情緒來源才能有效解決。
焦慮緊張情緒,是人類和其他所有動物一樣的面對危險時會產生的”逃跑或戰(zhàn)斗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加快腎上腺素(Adrenalin)分泌。
面對病毒這樣關乎我們和家人身體健康的危險,感到焦慮恐懼是非常合理、并且對于我們做好準備應對危險是有幫助的。
然而,當危險在很長一段時間得不到解決時,長期感受到焦慮和這些身體變化會令人不適,產生失眠,吃不下飯等情況,也會引發(fā)孩子以及成人的情緒爆發(fā)行為。
所以對于家長,利用焦慮情緒幫我們做好應對危機的準備,有效地將焦慮轉化為信心非常重要。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緊張感,而不會陷入因為焦慮情緒不停地看相關信息或報道,越看越緊張、越看越無助這樣的負面循環(huán)。
下面就來看一看我們可以做一些什么樣的準備:
1) 盡可能地幫助孩子理解發(fā)生了什么
現在是很好的機會告訴孩子一些我們平時沒有那么注意的健康安全知識、規(guī)則。
利用繪本、圖片或是小故事幫助孩子了解“什么是病毒?我們現在為什么不能經常出去玩?”
這樣也有助于孩子的配合,減少情緒爆發(fā)。
2) 訓練養(yǎng)成洗手、戴口罩等好習慣
可以加入孩子們能理解的故事,讓洗手、戴口罩變得像游戲一樣有趣、有意義。
比如:洗手讓我們像小超人一樣有能力保護大家不被病毒傷害;口罩是我們的超能力工具一定要戴好。
3) 多開展家庭游戲活動
例如,比較簡單的拋接球游戲,或者有些規(guī)則性的捉迷藏等,讓孩子保持一定的娛樂活動消耗精力。
1) 注重自我關懷
注意自我關懷,避免長時間或經常性閱讀病毒相關報道信息。
尤其在假期期間,家長們的空閑時間相對多一些。我們不要把這些時間都用在瀏覽、思考或討論病毒話題上。很多人都非常關心病毒情況變化,希望在這時盡一份力,甚至恨不得成為醫(yī)生真正參與到解決困難中。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心理壓力反而會更加強烈,但我們需要認識到——
面對病毒和疫情,我們目前能做的有限。做我們能做到的事,盡力預防保護我們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就是現在我們可以做的最好的幫助。
所以,控制一定的時間幫助我們了解情況,而不要投入過多時間,有助于減少焦慮壓力。
同時有選擇的關注信息,盡量選取官方可信、辟謠平臺的信息了解,避免因謠言造成過度恐慌。
2) 確立信任和熟悉的人和環(huán)境
確立信任的環(huán)境、身邊的人、建立預防習慣和平常心生活方式。減少網絡使用時間,將更多的時間投入我們的日常家庭生活。
身邊信任關愛的家人和熟悉的生活日常活動,有助于幫助我們緩解壓力。
在做到盡量減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到家后洗手等防護措施,及在家中保持平日生活習慣以外,我們應將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與家人的互動活動當中,保持平常心也是對于我們和孩子重要的心理防護。
尤其對于很多星寶來說,日常的生活節(jié)奏、習慣對于他們是非常重要的,維持日常也有助于孩子的情緒平穩(wěn)。
3) 多回顧美好的人事物
在危險情況下的家庭、家長,記得給我們希望的人、事、物。
身在武漢、湖北等地,或自己、家人有感到不適的家庭家長們,目前各種平臺上令人緊張的信息很多。在接收到許多這樣的信息后,我們要避免陷入過度悲觀。
可以寫下我們關心熱愛的,給我們希望、讓我們樂觀的人/事/物,也可以經常去思考回顧美好的事物,來幫助我們更理性樂觀地應對現狀。
4) 必要時尋求心理援助
目前,一些公益心理支持援助渠道已經建立。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搜索“心理援助”,然后選擇信任的平臺渠道進行咨詢、尋求心理支持。
任何情況下,被信任、被傾聽以及尊重和關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良好的情緒有利于身體健康和免疫。
作為星寶的護航者,我們啟動了#集眾之力,我們在行動#護航星寶行動。
在這兩天的時間里,后臺收到了很多家長的來信與求助——
@**雙:孩子身體不好,沒精神。也沒敢給他上課,怕加重心里負擔。不太呆的住,會給看電視。不知道在家該如何跟孩子互動,不上桌面不知道教什么?
@**敏:孩子在家坐不住,情緒不穩(wěn)定,總是生氣,總是自我刺激,出現行為問題,不知道如何引導才好?
@*俊:很迷茫,不知道哪些消息該信哪些消息不該信?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孩子在家還可以待住,也要到外跑跑。沒有情緒不好,急需語言方面的幫助。
@**淡:相比此次疫情,我更關注我的孩子。孩子與家庭成員互動尚可,但自言自語情況略重,缺少系統干預。
@*月:我每天緊密關注疫情發(fā)展情況,很害怕。孩子目前自我刺激的行為比較嚴重。
@*華:孩子目前沒有情緒性問題,急需干預的是孩子語言交流、社交等方面的能力。現在居家隔離,更不知道從何下手了。
針對家長們的困惑,我們特邀請到一線專家團隊,在這次的肺炎高發(fā)期間,為各位星寶家長們帶來遠程的家庭干預指導與建議。
即便身處特殊時期,我們也絕不讓星寶家庭孤軍奮戰(zhàn),相信通過我們的齊心協力,一定能攜手共同邁過這道艱難的坎。
微課一
時間:1月30日
主講專家: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賈美香
演講主題:《應對疫情——孤獨癥兒童的居家防護和居家行為干預》
課程提綱:
1. 應對疫情,響應政府號召,如何做好居家防護?
2. 居家行為干預,孤獨癥康復師的注意事項
3. 居家行為干預,家長的注意事項
4. 家庭干預問題答疑
微課二
時間:1月31日
主講專家:北大醫(yī)療腦健康行為發(fā)展教研院 張卓然
演講主題:《怎樣建立對于病毒的心理防護》
課程提綱:
1. 在疫情中出現的心理性不適狀態(tài)
2. 康復師們可以怎樣調整情緒狀態(tài)?
3. 家長們可以怎樣調整情緒狀態(tài)?
(掃碼立刻預定直播)
后期,我們將會持續(xù)為您帶來微課分享:
生活自理能力、說話技能、提高手部功能、家庭輔助的正確方式、高效使用繪本……
您想聽的,也是我們最關心的。
如果您有任何關于家庭干預或心理情緒方面的困擾,歡迎您掃描下方海報二維碼傾訴,也可以直接在文章底部留言,我們將統一收集您的問題,邀請專家們?yōu)槟鷰碇黝}分享。
最后,祝所有家庭在疫情期間都身體健康、心態(tài)健康,平安快樂。
本文部分插圖參考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戰(zhàn)斗或逃跑反應/7980254?fr=aladdin
https://www.cdc.gov/handwashing/posters.html
http://www.sohu.com/a/272843567_73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