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云 來源丨云說職場
全文約 1400字,建議閱讀時間 3分鐘
你好,我是小云。
你的收入有幾種來源呢?
1
我的收入構成有三種因素。
工作收入,也就是工資。現在是我的第一曲線,也是當前的核心收入。
房租收入,第二套房產租出去后,每年可以獲取的收入。
寫作收入,做新媒體寫文章而得到的收入,這部分收入很微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最近,我的收入構成里,又增加了一個因素,那就是股票市場的收入。
不過近期的這部分的收入是負數。
剛剛入市就趴窩里了,五天損失了10%。
這支股票是朋友推薦給我的。
她擅長做短線,我也就跟著賺個買菜錢。
不過最近疫情全國性爆發,股票市場也受到了影響。
這也難怪,市場是個照妖鏡,資本無論如何也是逃不過的。
2
關于股市,我一直保謹慎又拒絕的態度,雖然我覺得這是開源的好方法,但適合于風險耐受型人,對于那些風險偏好如我比較保守的人來說,結果就是無感。
而造成我對股市無感的原因,是小時候周邊股票愛好者在股市的盈利情況。
小學的時候,大人們就已經活躍在股市了,我也經常在電視上幫長輩們看股票的價格。
那個時候沒有計算機,就在午夜新聞頻道下方滾動的股票信息里,找到股票名稱和代碼,然后記下股票價格。
后來經常聽長輩們說自己被套牢了,或者套了多少年都出不來。
也有賺的,但是我對負面信息很敏感,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套牢幾個詞。
所以,在我有了自己的收入之后,從來也沒有碰過股市。
即便我很欣賞,并很崇拜股神巴菲特、芒格等人,但我依然對股票市場知之甚少。
而且我認為,國際上流行的股票價值分析理論,并不完全適用于國內市場,無論是巴菲特芒格等人所持的長期價值論,還是格雷厄姆的短期價值論。
看著周邊同事每天早上盯著大盤,我始終無動于衷。
3
因為自己是能源行業的關系,去年開始關注新能源產業,有了國家戰略的加持,我對這個行業很是看好,于是便關注了幾家上市企業。
同樣都是能源企業,我們公司的股票價格非常之低,而我關注的一家新能源民營上市企業,股價幾乎比我們高出60倍。
由于對這家企業的關注,很自然的就關注了資本市場動態信息。
今年年初,股票攔腰斬,這支新能源股回落了幾乎50%。
按照格雷厄姆的股票價值分析理論,這個時候的股票就像是地上的煙頭,可以撿起來猛的吸上一口,這也是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策略。
于是便咨詢朋友,是不是可以購入。
朋友的反饋可以說很消極,他說這家企業產能過剩。
我就想,無論如何再跌10個點,我就果斷入市,畢竟從財報來看,數據還是很漂亮的。
不巧的是,這個時候股票又開始抬頭了,有了上升的趨勢。
如果按照風險偏好度高的投資策略,這個時候更應該買入,先買入一些,如果再上升,就再買入一些,就這樣持續滾動。
而我恰恰相反,就此作罷了。
最近看著股價一路上漲,就像看著別人家的孩子。
4
至于具體投資什么?
有人選擇投資自己,有人投資房產,有人投資股票,有人玩基金和保險,還有人炒幣。
不僅僅要看投資收益,還要看投資風險,以及自己的投資偏好。
我在財務管理上,是一個穩健性選手,對風險偏好度極低。
就股市而言,玩的就是心跳。
況且要從紛繁復雜的股票市場撿到格雷厄姆所說的煙蒂然后猛吸一口本就困難,如果按照芒格的長期價值理論分析,反觀國內市場幾支股票價格都太高了。
穩健性選手還是更適合基金、保險等這些品類。最后,如果不知道投資什么,那就投資自己吧,投資自己永遠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