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蘇散
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
清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組成】蘇葉、半夏、茯苓、甘草、前胡、苦桔梗、枳殼、生姜、橘皮、大棗、杏仁
【功用】清宣涼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
【君藥】方中蘇葉辛溫不燥,發汗解表,宣暢肺氣,使涼燥之邪從表而解;杏仁苦溫而潤,肅降肺氣,潤燥止渴。二藥配伍,辛苦溫潤,共為君藥。
【方解】
君——方中蘇葉辛溫不燥,發汗解表,宣暢肺氣,使涼燥之邪從表而解;杏仁苦溫而潤,肅降肺氣,潤燥止渴。二藥配伍,辛苦溫潤,共為君藥。
臣——前胡既助蘇葉疏風解表,又助杏仁降氣化痰;桔梗、枳殼宣降肺氣,既梳理胸膈氣機,又化痰止咳祛邪。三藥合用,有宣有降,使氣順津布,痰消咳止,共用為臣。
佐——橘皮、半夏行氣燥濕化痰;茯苓滲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棗調和營衛,滋脾行津以助潤燥,共為佐藥
使——甘草調和藥性,且合桔梗宣肺利咽,為佐使之用
諸藥配伍,外可清宣涼燥,內可理肺化痰,使表解痰消,肺氣和降,諸癥可除
【配伍特點】苦辛微溫,肺脾同治,重在治肺輕宣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
經霜收下干桑葉,解郁滋干效堪夸
【組成】桑葉、石膏、甘草、人參、胡麻仁、真阿膠、麥門冬、杏仁、枇杷葉
【功用】清燥潤肺,益氣養陰
【主治】溫燥傷肺證。身熱頭痛,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
【君藥】方中重用霜桑葉為君,取其質輕寒潤入肺,清透宣泄燥熱,清肺止咳。
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虛火,清養肺胃此方珍
【組成】麥門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功用】滋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1.虛熱肺痿。咳唾涎沫,短氣喘促,咽干口燥,舌紅少苔,脈虛數
2.胃陰不足證。氣逆嘔吐,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虛數
【君藥】方中麥門冬重用為君,甘寒清潤,養陰生津,滋液潤燥,兼清虛熱,兩擅其功。
【配伍特點】重用甘寒清潤,少佐辛溫降逆,滋而不膩,溫而不燥,培土生金,肺胃并治
【特殊記憶】麥冬與半夏的用量比例=7:1
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
麥冬芍藥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組成】熟地、生地、歸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參、貝母、麥冬、百合
【功用】滋潤肺腎,止咳化痰
【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后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君藥】方中生、熟二地為君,滋補腎陰亦養肺陰,熟地兼能補血,生地兼能涼血。
【方解】
君——方中生、熟二地為君,滋補腎陰亦養肺陰,熟地兼能補血,生地兼能涼血
臣——臣以百合、麥冬滋養肺陰并潤肺止咳;玄參咸寒,協二地滋腎,且降虛火。君臣相伍,滋腎潤肺,金水互補。
佐——佐以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桔梗載藥上行,化痰散結,并利咽喉;當歸、芍藥補血斂肺止咳
使——佐使以甘草,調和諸藥,且與桔梗為伍以利咽喉。
諸藥相合,滋陰涼血,降火消痰
【配伍特點】主以甘寒,肺腎同治,金水相生,潤中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