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發脾氣,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飯菜不合胃口,推碗大鬧脾氣
夸獎了別的小朋友,孩子就鬧情緒,還會動手打人
……
作為家長,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是一些小事,孩子就是要鬧情緒。有時候鬧得太過分,自己也會忍不住大聲責罵孩子,事后又后悔:跟一個孩子計較什么!
《兒童情緒心理學》 提到:孩子的情緒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情緒表達往往直接。
實際上,情緒是孩子的一種表達形式。遇到事情,需求不被滿足,孩子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像大人一樣思考,控制情緒,只能哭鬧發泄,或者以哭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同樣是面對問題,大人首要想到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鬧情緒,父母沒只認為是無理取鬧,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打孩子,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好。
所以呀,在面對孩子鬧情緒這件事上,作為家長不要一味指責,而是要分析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地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正確表達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哭、鬧脾氣。
具體該如何操作呢?
情緒就像洪水,只能疏導,不能堵塞。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可以繼續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自己考慮該如何解決問題,是自己探索,還是請求幫助,從而幫助孩子建立起控制情緒到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研究表明,當孩子們學習如何以積極的方式處理沖突時,他們的自信和自尊會增強,并且會成為有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
此外,家長也可以試著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去指責,也不用講道理。只是守在孩子身邊,靜待孩子的情緒過去。
在孩子情緒不那么激烈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事后在和孩子慢慢分析。
總的來說,孩子愛發脾氣是正常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積極面對,正面孩子的問題,陪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