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癥(HUA)為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非同日 2 次空腹血清尿酸(SUA)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當無痛風、尿路結(jié)石等臨床癥狀發(fā)生時,稱為無癥狀性 HUA。
HUA 是慢性腎病(CKD)和急性腎損傷(AKI)的獨立危險因素。高尿酸血癥腎病是血清尿酸濃度呈過度飽和狀態(tài),尿酸或尿酸鹽沉積于腎組織引起的腎臟病變,其根據(jù)臨床特點,可分為急性尿酸性腎病、慢性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石癥,可能致不可逆性腎損傷。
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尿酸藥物主要包括 3 大類,即抑制尿酸合成藥物、促進尿酸排泄藥物和新型促尿酸分解藥物。高尿酸血癥腎病者選擇降尿酸藥物時,腎功能正常或輕度損害 [eGFR≥60 ml/(min·1.73 m2)]、正常飲食下 24 h 尿尿酸低于 700 mg 者,選擇促尿酸排泄藥物;中度以上腎損害 [eGFR<45 ml/(min·1.73 m2)]、正常飲食下 24 h 尿尿酸大于 800 mg 者,或有尿酸鹽結(jié)晶者,選擇抑制尿酸合成藥物或促尿酸分解藥物,且謹慎用藥。
抑制尿酸合成藥物
主要是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OI),為目前國際指南推薦的一線用藥,主要包括別嘌醇、非布司他和托匹司他,其通過抑制 XO 的活性,阻止次黃嘌呤和黃嘌呤代謝為尿酸,而減少內(nèi)源性尿酸的產(chǎn)生,降低 SUA 水平。
1. 別嘌醇
別嘌醇是次黃嘌呤的異構(gòu)體,是一種相對較弱的競爭性 XOI。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僅對還原型的黃嘌呤氧化酶有作用)而減少尿酸的生成、降低血尿酸濃度,還可抑制體內(nèi)新嘌呤的合成,并減少尿酸鹽在骨、關(guān)節(jié)及腎臟的沉著,可用于 HUA 者,特別是痛風性關(guān)節(jié)炎和尿酸性腎石癥者。此外,其能改善穩(wěn)定型心絞痛者血管內(nèi)皮功能,降低氧化應(yīng)激,減少冠心病(CAD)者中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同時有一定協(xié)同降壓作用。
《痛風基層合理用藥指南》(2021 年)中指出,成人起始劑量 50 mg/次、1-2 次/d,每周可遞增 50-100 mg 至 200-300 mg/d,分 2-3 次口服。根據(jù)每 2-4 周監(jiān)測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確定是否增量。CKD 1-2 期者用量不得大于 800 mg;CKD 3-4 期者推薦劑量為 50-100 mg/d,用量不得超過 300 mg/d。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2019 年)中指出,建議 CKD 1-2 期 [eGFR≥60 ml·min-1·((1.73 m2)-1] 時,別嘌醇起始劑量為 100 mg/d,每 2-4 周增加 100 mg/d,最大劑量 800 mg/d。CKD 3-4 期 [eGFR 15-59 ml·min-1·((1.73 m2)-1] 時,起始劑量 50 mg/d,每 4 周增加 50 mg/d,最大劑量 200 mg/d。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2019 年)中指出,推薦成人初始劑量一次 50 mg、1-2 次/d,每次遞增 50-100 mg,一般劑量 200-300 mg/d,分 2-3 次服,每日最大劑量 600 mg。GFR>50 ml/min 時,劑量為常規(guī)劑量的 75%;GFR 為 10-50 ml/min 時,劑量為常規(guī)劑量的 50%。
別嘌醇通過腎臟排泄,腎功能不全時易在體內(nèi)蓄積,增加藥物中毒風險,G5 期(eGFR<15 ml·min-1·((1.73 m2)-1)者禁用。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yīng)有胃腸道反應(yīng)、肝功能異常、過敏性肝壞死、肝肉芽腫形成伴膽囊炎、膽管周圍炎、腎功能損害、低熱、粒細胞減少、剝脫性皮炎、遲發(fā)性血管炎、皮疹、別嘌醇過敏綜合征(AHS)等,AHS 多見于 HLA-B*5801 攜帶者。用藥期間多飲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堿性以利于尿酸排泄。
對 HLA-B*5801 基因陽性率較高者(如中國漢族、韓國、泰國)和非裔者,建議在開始使用別嘌醇前檢測 HLA-B*5801 基因。如無法進行基因篩查,應(yīng)仔細詢問過敏史,從 50 mg/d 甚至更小劑量開始使用,仔細觀察,一旦出現(xiàn)皮疹立即停藥。HLA-B*5801 陽性者不推薦使用。禁用于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明顯血細胞低下者。
與氨芐西林合用,別嘌醇皮疹的發(fā)生率增多,尤其是在高尿酸血癥時;與環(huán)磷酰胺聯(lián)用,對骨髓的抑制可更明顯;別嘌醇為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與硫唑嘌呤或巰嘌呤同用時,可使其分解代謝減慢與毒性增加,硫唑嘌呤或巰嘌呤的用量一般要減少 1/4-1/3。
2. 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是選擇性 XOI,對氧化型和還原型的黃嘌呤氧化酶均有作用,可用于 HUA 伴痛風者,尤適于慢性腎功能不全者,可用于 3 期 CKD 者,也可用于別嘌醇過敏或 HLA-B*5801 基因陽性者,但不建議用于無癥狀性 HUA 者。其通過抑制尿酸合成以降低 SUA 濃度,抑酸和降酸作用更強大、持久,抑制尿酸合成的作用比別嘌醇強,常規(guī)治療濃度下不抑制其他參與嘌呤和嘧啶合成與代謝的酶,同時有一定協(xié)同降壓作用。
因非布司他通過腎臟和腸道雙通道排泄,與其他降尿酸藥物相比,其降尿酸效果及腎臟的保護作用更佳,建議 eGFR<30 ml·min-1·(1.73 m2)-1 時降尿酸藥物優(yōu)先考慮選用非布司他。
《痛風基層合理用藥指南》(2021 年)中指出,成人初始劑量為 20 mg/d,2-4 周后血尿酸不達標者可增加 20 mg/d,最大劑量為 80 mg/d。CKD 1-3 期者無需調(diào)劑量,CKD 4-5 期者慎用,但不超過 40 mg/d。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2019 年)中指出,非布司他尤適于慢性腎功能不全者。起始劑量為 20 mg/d,2-4 周后血尿酸水平仍未達標,可增加 20 mg/d,最大劑量為 80 mg/d。建議 eGFR<30 ml·min-1·(1.73 m2)-1 時降尿酸藥物優(yōu)先考慮非布司他。CKD 4-5 期者,推薦起始劑量為 20 mg/d,最大劑量 40 mg/d。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yīng)有胃腸道反應(yīng)、肝功能異常、痛風發(fā)作、心血管事件、皮疹、橫紋肌溶解癥、腎小管間質(zhì)性腎炎、精神異常等,對 CKD 合并 HUA 者,還有較高的肌病風險。與別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臟相關(guān)性死亡的風險,服用期間監(jiān)測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癥狀與體征,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使用需謹慎,并密切關(guān)注心血管事件。
不建議用于既往有顱內(nèi)靜脈血栓形成(CVT)病史或近期有 CVT 發(fā)作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有新的心血管事件的痛風者,建議將非布司他改為其他可替代的降尿酸藥物。此外,使用非布司他早期,痛風發(fā)作率明顯增加,可能是因 SUA 快速降低,沉積于組織中的尿酸鹽被動員所致,若治療初期痛風發(fā)作,無需中止治療,可同時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或秋水仙堿防治初期的痛風發(fā)作。
禁與黃嘌呤氧化酶底物類藥物如硫唑嘌呤、巰嘌呤同用。
促進尿酸排泄藥物
臨床常用藥物為苯溴馬隆,使用時需監(jiān)測尿尿酸水平,并保證攝入足量水,必要時還需使用碳酸氫鈉或枸櫞酸制劑堿化尿液,并監(jiān)測尿 pH 值。
苯溴馬隆通過抑制腎近端小管尿酸鹽轉(zhuǎn)運蛋白 1(URAT-1),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以促進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濃度,為強力促尿酸排泄藥物,適于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 HUA,或正常飲食情況下尿酸排泄減少者。
《痛風基層合理用藥指南》(2021 年)中指出,成人及 14 歲以上青少年初始劑量口服 25 mg/d,2-4 周后血尿酸水平未達標者,增加 25 mg/d,最大劑量為 100 mg/d。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2019 年)中指出,建議起始劑量為 25 mg/d,2-4 周后血尿酸水平仍未達標,可增加 25 mg/d,最大劑量為 100 mg/d。
《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guān)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17 年)中指出,成人起始劑量 25-50 mg/d,2-5 周后根據(jù)血尿酸水平調(diào)劑量至 75 mg/d 或 100 mg/d;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異常或腎移植者,eGFR 20-60 ml·min-1·(1.73 m2)-1 推薦 50 mg/d。eGFR<20 ml·min-1·(1.73 m2)-1 或尿酸性腎石癥者禁用。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yīng)包括胃腸損害、肝膽損害、泌尿系統(tǒng)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全身性損害、免疫功能紊亂、結(jié)膜炎、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心悸、陽痿等。服用苯溴馬隆時應(yīng)注意大量飲水及堿化尿液(根據(jù)尿液 pH 值決定)。尿酸排泄增多型使用有增加結(jié)石、尿酸性腎病的風險。
禁用于 eGFR<20 ml·min-1·(1.73m2)-1、急性尿酸性腎病及泌尿系尿酸結(jié)石者。近期患過肝臟疾病、提示有肝臟疾病(如不明原因的持續(xù)性轉(zhuǎn)氨酶升高,黃疸)、酗酒者,使用需謹慎。慢性肝病者慎用,轉(zhuǎn)氨酶超過正常值 2 倍時需停藥。尿酸合成增多或有腎結(jié)石高危風險者不推薦使用。
新型促尿酸分解藥物
為重組尿酸氧化酶制劑,可立即和顯著降低 SUA 水平。尿酸氧化酶又稱尿酸酶,可將尿酸水解為水溶性更高的尿囊素,而更輕易地從腎清除,以降低 SUA 水平。
1. 聚乙二醇重組尿酸酶制劑
聚乙二醇重組尿酸酶制劑可用于傳統(tǒng)降尿酸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痛風,或殘疾的痛風石性痛風者。其可快速、高效、持久、強力降低血尿酸,減少尿酸鹽結(jié)晶的沉積,有較快的溶出效果,并對大部分難治性痛風有較好的療效,只在對 XOI 和促進尿酸排泄藥物產(chǎn)生耐藥或不耐受時才使用。建議 8 mg,通過靜脈輸注途徑給藥,每 2 周給藥 1 次療效最好,不良反應(yīng)最小。
與重組黃曲霉菌尿酸氧化酶相比,其半衰期更長,生物利用度更高,但長時間使用可能會產(chǎn)生高滴度抗體,致治療效果不佳。聚乙二醇重組尿酸酶制劑藥動學不受年齡、性別、體重和肌酐清除率的影響。
《生物制劑治療難治性痛風研究進展》(2020 年)中指出,研究顯示,聚乙二醇重組尿酸酶制劑對慢性腎功能不全者的 eGFR 無明顯影響,且對治療的反應(yīng)與其 CKD 分期無關(guān)。
《高尿酸血癥腎病的診治進展》(2019 年)中指出,終末期腎病者禁用。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yīng)有惡心、嘔吐、臉紅、頭疼、血壓變化、呼吸困難、肌肉骨骼疼痛、紅斑、蕁麻疹、過敏反應(yīng)等,多發(fā)生于抗體滴度高者。易誘發(fā)痛風急性發(fā)作及出現(xiàn)輸液相關(guān)反應(yīng)(IRs),還有可能惡化已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建議使用前給予小劑量秋水仙堿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s)預(yù)防痛風發(fā)作,必要時使用抗組胺藥物和糖皮質(zhì)激素預(yù)防 IRs,對伴有心血管疾病者避免使用以防加重心衰。避免用于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陷者,以防增加溶血和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發(fā)生風險。
2. 重組黃曲霉菌尿酸氧化酶
可直接將尿酸降解為尿囊素,且降解產(chǎn)物對腎無不良反應(yīng),可通過靜脈輸注途徑給藥,F(xiàn)DA 2010 年批準用于治療難治性痛風或常規(guī)治療不耐受的痛風者,及用于預(yù)防和治療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者的急性 HUA,尤其適于放化療所致的 HUA,也用于腫瘤溶解綜合征相關(guān)的 HUA,推薦一日 0.2 mg/kg 給藥。
與傳統(tǒng)藥物別嘌醇相比,重組黃曲霉菌尿酸氧化酶起效快,在降尿酸的同時可減少已經(jīng)沉積的尿酸。其主要被水解肽降解,腎臟排泄是其次要途徑,且藥動學與腎臟損害程度無關(guān),故對有腎功能不全的痛風者有較好的療效。
相較于聚乙二醇重組尿酸酶制劑,重組黃曲霉菌尿酸氧化酶起效快且半衰期短,故可用于降低正接受抗癌治療的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惡性腫瘤者的 SUA 水平。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yīng)有免疫原性輸液反應(yīng)、高鐵血紅蛋白血癥、溶血和過敏反應(yīng)等,可誘發(fā)抗體生成而使療效下降。重組黃曲霉菌尿酸氧化酶的抗原性較強,長期使用易致過敏。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陷者禁用。因降尿酸效果迅速,而尿酸水平急劇下降會誘發(fā)急性發(fā)作,故對血清尿酸水平的波動很敏感者慎用。
參考資料:
1 中國高尿酸血癥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J]. 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20,36(1):1-13
2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 年)[J].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0,19(4):293-300
3 痛風基層合理用藥指南 [J].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1,20(6):631-637
4 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guān)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 [J]. 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7,56(3):236-240
5 張璐等. 高尿酸血癥腎病的診治進展 [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9,13(6):457-460
6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035-038
7 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第 7 版)[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6:330-335
8 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癥診治專家共識 [J]. 中華腎臟病雜志,2017,33(6):464-466
9 中國腎臟疾病高尿酸血癥診治的實踐指南(2017 版)[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17,97(25):1928-1933
10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 [J]. 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3,29(11):913-918
11 母義明等. 臨床藥物治療學-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 [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113-123
12 陳新謙等. 陳新謙新編藥物學 [M].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8:213-238,252-256
13 張瑞華等. 老年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診治策略及進展 [J]. 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20,39(2):233-237
14 中國腎移植術(shù)后高尿酸血癥診療技術(shù)規(guī)范(2019 版)[J]. 器官移植,2019,10(1):10-13
15 劉永貴等. 抗高尿酸血癥藥物研究進展 [J]. 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5,30(3):345-349
16 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 2 版)[J].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2017,9(7):28-107
17 國家藥監(jiān)局關(guān)于修訂苯溴馬隆口服制劑說明書的公告(2020 年第 150 號)
18 劉湘源. 難治性痛風石性痛風的治療 [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08,2(6):5-7
19 高雅等. 生物制劑在痛風治療中的應(yīng)用進展 [J]. 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4,8(21):3884-3887
20 陳燕烽等. 生物制劑治療難治性痛風研究進展 [J].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20,24(8):56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