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促進校際優質均衡發展。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深化實施“公民同招”和民辦學校“搖號入學”政策。實施校內均衡編班,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試,嚴禁劃分各類重點班、實驗班。深化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常態化開展教師和管理干部跨校流動工作,高質量共享優質課程教學資源、教科研成果等,高水平共用文體場館、創新實驗室等,促進教育全要素有序流動。實施公辦初中“強校工程”,開展全程專業指導,保障學校發展所需資源。
二是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優質教育資源跨區統籌。進一步落實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教育裝備配置、信息化環境建設、教師配置與收入、生均經費五項標準城鄉、區域統一,深化實施城鄉攜手共進計劃和新優質學校建設、優質學校精準托管薄弱學校項目,健全特級校長、特級教師向郊區薄弱學校流動引領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