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牌小學《小學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研究》課題組開展輔潛交流會活動
小學語文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教學科目,學生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的語文學習基礎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語文學困生往往對于文學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學習興趣不高,不能充分理解文章內容,從而喪失語文學習信心。教師在面對這樣的教學情況時, 要通過科學的教學指導方法,來幫助學困生,讓學困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出學習困境。
11月29日,《小學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研究》課題組在會議室開展輔潛交流會活動。首先由王書雯老師總結本學期九月、十月、十一月開展輔潛工作的收獲:在此期間,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改變,從不愿意學,轉變成主動去學。有部分學生膽怯躲避老師的提問,經過輔潛工作的幫助及鼓勵,孩子轉變成自告奮勇回答問題,雖然大部分回答是錯誤的,但孩子們敢于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從教師的“推著走”,轉變為會獨立思考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并且卓有成效。
其次由各位課題組成員在交流會中匯報了輔潛工作期間中所挖掘的問題:1.學困生普遍存在學習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根深蒂固;2.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有些學生在與同學的交往中選擇躲避,退縮或者孤獨離群等等;3.還有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學習的主動性。非得老師盯著、逼著才學習,更不用說獨立思考,時間一長就走進了學困生隊伍。
接下來根據輔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謝鳳姣整理后提出以下方法:想要更好地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在下一步的教學計劃應實現“三步走”。首先教師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反復抓。其次堅持長期追蹤管理,要本著學生可以塑造的原則,有目的、有步驟地針對學困生出現的反復情況進行耐心、細致的教育,要找準突破口,再逐步提高要求。最后在學困生學習語文遇到低谷時,作為教師要善于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積極因素,并充分利用這些積極因素促使學困生轉變。
本次交流會,課題組的老師們各抒其見,相互交流輔潛工作的收獲,以及制定未來教學工作開展的計劃。小課題里有大天地,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的工作是塑造人的靈魂,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堅持不斷閱讀,不斷思考,不斷實踐,為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而不懈奮斗。五里牌小學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研究課題組
各位朋友,感謝你對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支持,閱讀后請轉發微信群或朋友圈,并點右下角的“在看”,讓我們共同傳遞求真務實做課題研究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