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下,偏遠村小留守兒童的課后成長
記太平中心校農林小學精彩紛呈的課后服務活動
“雙減”政策落地后,針對上級教育部門關于加強“雙減”相關工作要求,地處偏遠山區的太平中心校農林小學用豐富多彩的課程形式,推動了“雙減”工作扎實有序地開展。學校老師發揮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開展了不同的服務課程,為鄉村留守兒童打開了一扇“趣味學習”的大門。
“老師,這題我會了”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幫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雜癥”,老師們每天根據課堂內容設計符合學生學情的作業,并在服務課上指導學生完成。
“老師,這本書真好看”
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從小養成熱愛閱讀的好習慣,每天由值班老師帶領孩子一起閱讀。
“老師,興趣體育真好玩”
學校在正常開展的體育課之下,每周又額外增加了兩節“興趣體育課”,既保證了學生每天在校有充足的體育活動,又豐富了體育課程的內容,激發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老師,這局棋我贏了”
瞧,棋藝課上,同學們認真學習下棋技巧,學完之后和同學一起切磋,真是樂在“棋”中。
“老師,這首曲子我會吹”
一首歡快的曲子在校園里響起,原來是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學習陶笛,很多同學都能吹出一首完整的歌曲,他們享受著樂器帶來的快樂。
“老師,手工制作我喜歡”
一到手工制作課,學生歡呼雀躍,課上認真聽著老師講解每一個制作步驟,一個個手工作品完美呈現。
“老師,趣味英語真有趣”
“Hello,Hello”你們好呀!雖然學校只有一、二、三年級,但趣味英語給學生創設了語言環境,讓他們在這氛圍之下感受英語知識的魅力。
“老師,原來還可以這樣畫”
美術課上,老師帶著學生用最簡單的符號進行繪畫,學生們展現著自己的創意,一張一張作品被老師選中展示出來無比興奮。
“老師,小小主持我能行”
小主持人課程,通過學習基本的站姿、坐姿禮儀和簡單自我介紹,培養學生氣質,啟發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樂趣,消除他們膽怯心理,從而樹立樹立自信。
“老師,唱唱跳跳真快樂”
舞蹈課上,學生跟著音樂,用自己的動作、表情來展示自己的表演能力,他們認為舞蹈是放松的,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成就感。
多樣化的服務課程,全面促進了孩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發展,也為校園文化建設增添了不少活力,整個學校朝氣蓬勃。
(太平中心校農林小學 龍華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