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4171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父母愛孩子,可為什么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02、夫妻之間不認可,也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以上為本文的音頻,如有需要可點擊聆聽 上周,我們分享了重度抑郁癥康復者星研的心理干預經歷。 星研是一名大學生,大二時罹患嚴重的抑郁癥,有幻覺和自殺念頭,被迫休學。后來還被其他精神科專家診斷為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前兆,但藥物治療和一般心理咨詢的效果都不理想。 后來,星研的媽媽帶女兒找到我們。經過系統化的深度心理干預后,星研已經成功復學,學習和生活狀態都很好,得到了老師的賞識,還設立了考研的目標。 回看星研的心理干預過程: - 她被診斷抑郁、雙相、精分前兆而休學,心理干預后順利復學!(上集) - 她的抑郁癥緩解了,也能學習了,為什么面臨復學前病情再次波動(下集) 回看我對星研案例的深入分析: - 患者不愿治療,偏執固執,父母該怎么勸?(抑郁、雙相患者常見的4個問題) 回看星研媽媽的自述文章: - 孩子的治愈過程,也是療愈母親不幸童年的過程(抑郁癥康復者家長自述) 很多網友看了這個案例后深有感觸。有的為星研的康復和她父母的深刻改變感到欣慰; 有的則很感慨,說對比之下,自己的爸媽從不認為自己得病了,也不可能允許自己休學治病。 還有的網友疑惑,天下的父母絕大部分都是很愛孩子的,說他們愿意為了孩子而犧牲自己也不為過。 可為什么大量抑郁癥、雙相障礙患者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偏偏來自于父母? 為什么這些父母意識不到自己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很多所謂的心理學文章會把這歸結為“父母的控制欲強”,“父母想控制孩子”。但我們強調過很多次,“控制”這一詞過于負面,并不恰當,也不符合父母的初衷。 在大部分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期盼是希望孩子成人成才,“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因此用自以為是最合適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但他們不知道這些方法里有很多是不科學的。 有的時候,父母也因各種原因而憤怒、焦慮、痛苦,但他們沒學會有效地自我調整,用積極的方式及時地釋放負性情緒,而是不理性地向孩子表達了出來。說得通俗一些,他們把氣撒到了孩子身上。 而以上兩種情況,父母都沒有想到自己對孩子造成了疊加性心理創傷,日后有可能導致精神心理障礙。因為他們并不具備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 星研的爸爸、媽媽就是典型的例子。 父母愛孩子,可為什么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 我們分享案例的時候說過,星研的爸爸總是打擊女兒,輔導作業時說她“笨”,說女兒愛思考的問題“沒有意義”“想這些有什么用?” 而且星研爸爸從不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有問題。 后來我對他進行家庭治療時,問他的成長背景。他說自己小時候也經常被星研的奶奶否定、打擊,成長時期缺乏自信。 星研的爸爸步入社會后,做的是技術工人的崗位,而星研的媽媽是管理崗。他就更自卑了,認為妻子比自己更優秀。所以星研的媽媽雖然脾氣很大,但他能接受,他打心眼里認可妻子、很愛妻子。 但他對女兒的溝通方式就不同了。他從小被打擊,成為父親后也打擊女兒。但他一開始是無意識的,只是習慣性地想到什么說什么,脫口而出。 后來星研爸爸利用業余時間學理財,掙了不少錢。他開始對自己有點信心了,而且逐漸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合理化,認為教育小孩就要嚴厲一些,不能讓孩子驕傲。 而且星研從小成績好,展現出聰慧的一面,他就更加注意不能讓孩子自滿。從這時開始,他的“打擊”是有意識的。 當女兒取得好成績、提出一些獨特的想法,他總要挑毛病,貶低。當然,這里面也有他的認知局限的問題,輕視了孩子一些思想的價值和意義,以為孩子想著不切實際的事,浪費了時間。 在他看來這不是打擊,而是避免孩子驕傲自大、好高騖遠,是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才會繼續努力,變得更優秀。他認為自己的方法是好的、積極的,殊不知對女兒造成了心理傷害。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其實很多父母都犯了與星研爸爸一樣的錯誤,尤其是父親。他們在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對自己的成長經驗深信不疑,就很容易忽視時代背景的變化和孩子的內心需求,繼續沿用上一代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未料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還有星研的媽媽。在女兒初中前,她對家人非常容易發火,“連拖把放的位置不對,我都要罵人”。星研沒穿襪子,她會當著親戚的面把孩子數落很久;而且經常拿女兒跟“別人家的孩子”對比,比不過就生氣,批評女兒。
在這個階段,她有的行為是不理性地表達自己的負性情緒。因為那時她覺得自己的生活很不如意,沒能孝敬老家的父母親,有時又跟丈夫吵架。
所以一點點不稱心的事情都能激怒她,激活她的心理創傷,然后她就忍不住數落家人,這是她無意識中釋放負性情緒的方式。她以前從不知道這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孩子害怕自己,性格怯懦、自卑。
而有一些行為是她希望女兒能過得更好。比如她督促女兒向別人學習,追求優秀的成績;又比如當女兒在校受委屈了,她馬上會到學校討說法,甚至罵老師、罵同學,大鬧一場。
在她眼里,這是為了孩子好。尤其是后者,因為她小時候經常在學校被人欺負,回家告訴父親,父親就會不分青紅皂白,打罵她一頓,逼著她向別人道歉,這對她造成很大的傷害。
她的一腔怒火無處釋放,非常憋屈,就自己想辦法去報復同學。她成為母親后,自然不能忍受孩子受一點點的委屈,再次經歷自己當年的痛苦。
所以每當星研委屈地告訴她學校里發生的事,她的心理創傷馬上被激活,情緒非常激動,討說法的行為非常極端。
星研的老師、同學都怕了她,星研也非常難堪,也就更難交到朋友了。以至于后來星研不斷討好別人,忍氣吞聲,同學把她的筆弄壞了,想要害死她,她雖然難過,但一點都不生氣,還覺得人家是對的。
我把星研的心理活動過程告訴她媽媽時,她媽媽非常震驚。她從沒想過自己本意是保護孩子,卻對孩子造成這么大的傷害。
我還向她提及到2018年的一個新聞事件。當時浙江瑞安發生的一起校園悲劇,一位父親沖到學校把一名小學男生殺害了,原因是他的女兒被這個同學打到了眼角。
當時很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家長當然要保護孩子,討回公道,但何至于仇恨到把對方捅死呢?怎么這么極端?
我當時就寫文章分析過,這個父親極有可能在成長時期遭受過校園欺凌,但是沒有辦法反擊或者討回公道,這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創傷。所以當得知女兒被打傷后,他的心理創傷被大量激活,失去了理智。
(當時的分析文章:家長刺死欺負女兒的同學,盲目的父愛背后可能是心理創傷被激活!)
我告訴星研的媽媽,實際上她的心理活動過程跟這位父親類似,只是沒有那么嚴重和極端,但也對女兒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我督促她一定要加強自我覺察,要意識到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創傷,避免繼續采取不理性的教育方式。
夫妻之間不認可,也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星研的父母除了各自對孩子造成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外,他們的夫妻相處方式也存在一定問題,都不夠認可對方,這也會對星研帶來負面影響。
對于這一點,星研還沒康復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她覺得媽媽有點自以為是,報復心很強,只要被別人批評、指出不足,媽媽的第一反應不是自我反省、改進,而是不服氣、想報復。
她還發現爸爸雖然大部分時間對媽媽很包容,但其實心里也憋著一股氣,恨不得看媽媽出丑,證明自己是對的。
星研說,有時候爸媽發生沖突時。她看出了媽媽的一些問題,便指了出來。媽媽聽了本來是有所反省的,臉色緩和了些。可這時爸爸在一旁有點得意,這導致媽媽馬上惱羞成怒,更加變本加厲地指責爸爸。
星研非常無奈,父母吵架時的緊張氣氛也讓她很壓抑。她還發現媽媽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罵丈夫、罵女兒。即使在她康復期間,媽媽還會這樣。
所以她復學前一度很擔心爸爸,“我現在內心變得強大了,也快去上學了,可我爸就可憐了,以后我不在家,只有他一個人面對媽媽的情緒了”。
她特意向我們提出請求,希望我能在家庭治療時讓父母加強自我反省,互相之間增加認可,這樣她在外上大學時也能更放心。所以星研作為旁觀者和孩子,她對爸媽很多問題的理解其實是比較深入的,父母反而缺乏意識。
后來我分別找父母兩人深入交流,這已經不僅是家庭治療了,更像是一次婚姻治療。
圖片來源于網絡
我告訴星研的媽媽,她的性格太火爆、太強勢了,對丈夫也造成過心理創傷,這背后的主要根源來自于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創傷。雖然她已經有所改進,但為了星研更好更快地康復,她需要進一步努力,建立和諧的夫妻關系。
我引導她要意識到丈夫對家庭的付出和對她的包容,尤其是星研生病后,如果不是丈夫堅強撐住,如果不是丈夫對她的包容,這個家可能早就四分五裂了。
所以,她需要從心底里對丈夫更加尊重、認可和欣賞,不要總是指責和數落了。而且她下班后一定要有意識地切換角色。
她可以在進家門之前設立一個“儀式”,比如深呼吸幾次,閉上眼睛告訴自己要到家了,馬上要變回丈夫的妻子、女兒的媽媽的角色了。
如果她那天的工作有些不愉快,可以敞開心扉向丈夫傾訴,得到安慰,一起商量對策,但不要把工作中產生的負面情緒轉移到家人身上,對他們撒氣。
接著我又單獨跟星研的爸爸交流,告訴他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妻子的火爆性格其實也源于成長時期的大量心理創傷,當創傷被激活時,她自己也難以完全控制情緒。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妻子有時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到家里,或者又表現得強勢、咄咄逼人時,他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大程度地對妻子包容,而且要懂得共情,快速地緩解妻子的負性情緒。
我還自我開放,跟他分享了我和愛人Lucy在婚姻初期的磨合過程,告訴他一些與妻子有效溝通的技巧。
通過這種方式,星研媽媽過去的心理創傷會逐漸得到修復,對待丈夫的態度會更溫和,兩人的關系也會更加親密。
做完這次婚姻治療后,星研母親的感觸很大。她寫自述文章時,寫道:
“我能看到丈夫的優點,學會包容善解,不再對一點小事吹毛求疵。孩子很樂見父母親密無間。我們知道良好的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基石。”
這說明她的改變真的很大,終于明白夫妻二人的關系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她還利用親身經歷去引導家里老人、親戚要科學養育,為社區里的精神心理障礙患者提供援助,把女兒康復的積極意義帶到了社會上,這非常有價值。
而星研的爸爸也能夠感受到妻子的變化,進而對妻子更加包容。他們一家人進入了良性循環,氣氛非常融洽。
所以,當孩子出現了精神心理問題,這往往意味著其父母的教育方式、夫妻關系也出現了問題。孩子的病癥只是表象。希望廣大父母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當然,在心理干預過程中,我也一直向星研的父母強調,他們要認識到自己過去的錯誤,但不要自責。
從客觀來說,他們也受到過來自各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創傷,又不懂得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才會在無意中對女兒造成心理傷害。
不過,我們也不要向上追責,把所有責任歸咎于自己的父母,這樣毫無意義。那時落后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的時代因素。
只要從現在開始,他們有意識地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將原生家庭帶來的負面影響攔腰斬斷,那女兒仍然可以積極健康地成長。而且康復后內心還更強大,逆商更強,更容易實現人生價值。
圖片來源于網絡
甚至以后女兒成家了,需要他們幫忙照顧孫輩時,他們也能盡量避免對下下代造成心理創傷。
所以,當孩子生病了,父母一定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把孩子的患病經歷看作一次家庭積極改變和提升的契機,避免一錯再錯!
家長怎么幫助抑郁、雙相孩子加快康復?
掃碼加入“晴日知識課堂”
購買高級會員,一年內免費暢享所有專欄內容
熱門文章:
- 《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與兒子相認,為什么說留在養父母身邊是理性的選擇?
- 患者不愿治療,偏執固執,父母該怎么勸?(抑郁、雙相患者常見的4個問題)
- 她的抑郁癥緩解了,也能學習了,為什么面臨復學前病情再次波動?
熱門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