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4907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上大學后,一直優秀的孩子得了抑郁癥 02、我改變了對女兒的教育方式 03、女兒成功停藥、復學,還計劃考研 以上為本文的音頻,如有需要可點擊聆聽 我們經常強調,我們晴日心理(晴日心身醫療)的診療位非常緊張,只能為極小部分患者家庭提供系統化的深度心理干預。 那么,認可我們的理論和技術、但沒有機會接受我們診療的患者怎么辦?是否有自救的方法?是否可以有辦法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我們通過多年的多學科診療模式(MDT),針對抑郁癥、雙相障礙等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疾病的病因有了突破性發現,并創立了高效的、精準化的臨床心理干預技術。可這絕非走向康復的唯一的方式。 對于絕大部分患者家庭來說,更加實際可行的方法是: 父母深入地理解孩子的患病根源,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重建良好的家庭關系和親子關系。這一步等同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療,孩子的病情會明顯緩解。 與此同時,再結合規范專業的藥物治療,還可以選擇適合的心理疏導、物理治療、運動療法等,最終也很有希望幫助孩子恢復社會功能,甚至真正實現康復! 對比起我們的高效化臨床心理干預,這條路是會慢一些,但只要方向對了,慢就是快,而且對于整個家庭來說意義重大! 可能有的讀者對此缺乏信心,有的父母也對自己缺乏信心,這真的能行嗎? 以下分享的真實案例小杏,她的媽媽就做到了。 2018年上旬,我們還處于第四次創業階段,晴日心理(晴日心身醫療)還沒成立。那時,很多患者家長可以直接添加我的微信,我直接進行前期的溝通和引導,再判斷是否適合進行面診。 小杏媽媽就是那時候聯系上我的。她的女兒上大學后得了抑郁癥,后來休學,性格變得冷漠,沉迷手機,吃了藥效果也不理想。 小杏媽媽希望帶孩子來找我看病,但因客觀原因未能如愿。她非常焦慮、無助,問我到底該怎么辦,我便通過微信給出了一些建議。 小杏媽媽的自我反省意識和能力很好,悟性也高。她按照我的指導去做,后面不斷發回反饋,還有自己的思考。但同時,她也會考慮到我的感受,生怕打擾了我,多次表達歉意。 雖然她從沒帶孩子前來面診,我們也分文未取,但我被她的信任和誠懇打動了。我一直保留著她微信,當她在幫助孩子康復的路上,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時,我會利用碎片化時間留言,提供指導。而同時期添加的很多家長,無法做到這一點,我基本都刪除了。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們開始了第五次創業。我們的影響力更大了,診療工作更繁忙了。對于未前來面診的患者和家長,不能再添加我的私人微信直接溝通。 所以,小杏媽媽是我的微信好友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她也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在小杏媽媽的努力下,她女兒成功復學,成績還非常不錯。我非常開心,這種行為毫不亞于在臨床上直接治好了一名患者。 小杏媽媽用實際行動證明,就算孩子無法接受高效的心理干預,但家長積極地改變、提升、自我反省,逐步修復孩子的創傷,再結合藥物治療,孩子也有望走出來!
我與小杏媽媽的聊天記錄截圖
2019年,小杏復學后,小杏媽媽曾分享過心路歷程。現在已經又過去2年了,小杏康復得越來越好,有了更多的好消息。
以下再次分享小杏媽媽的自述全文,我還會在文章末尾補充小杏目前的情況,希望廣大患者家長有所啟發。
——何日輝
(下文作者:小杏媽媽)
上大學后,一直優秀的孩子得了抑郁癥
如果不是一件突發事情,我永遠無法意識到我錯了。
我孩子小杏經過12年寒窗苦讀,終于有了回報,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我和她爸爸都非常欣慰。
小杏高高興興地準備著東西,還說自己已經快成年了,不想讓我們送,要自己去大學報到。我們不放心,畢竟孩子是第一次獨自出門,我們也想看看小杏學校、宿舍的情況,執意去送她。
小杏到了宿舍,都不用我們幫忙,自己收拾床鋪,我們也很欣慰,放心地回家了。開學的軍訓她說比較苦,但也堅持下來了。
可是,她后來發微信說吃飯沒食欲,瘦了。我沒在意,小杏一向比較挑食,我給小杏買了些開胃消食的藥送過去。
接下來幾個月,我明顯感到小杏變了,在家的時候話變少了,沉默了。我問她,她就說學習壓力大,我們稍微開導了一下,沒有十分重視。
圖片來源于網絡
沒過多久,小杏又說睡眠不好,我就帶她去看病。我們去醫院咨詢過,效果不理想。我們當時也心急,就帶小杏去上海的大醫院看,醫生診斷是抑郁癥,建議服藥。孩子服藥后 ,副作用大,白天也昏昏欲睡,誤了幾次課。
小杏的班主任感到疑慮,單獨跟小杏溝通。孩子當時心思單純,不假思索地就跟老師說了自己的病。班主任可能對這個疾病不夠了解,他馬上勸小杏休學。小杏其實非常愛學習,非常不愿意休學,但架不住班主任反復做思想工作。
“被休學”以后,孩子非常郁悶,在家手機不離手,干什么都要拿著手機。她經常和我們生悶氣,抱怨我們不應該帶她去上海看病,不然可以一邊治療一邊上學,還指責我們不該去學校接她回來。
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反向指責她:為什么偏偏是你得病?!
一來二去,我們的關系降到了冰點,她和別人還有話說,和我們反而無話說。家里的氣氛非常壓抑,我們當父母的也非常艱辛、疲憊。
我們帶著孩子去過當地的醫院,北京上海的也去過,吃過很多藥,住過院,但都沒多少效果。孩子從一開始也很積極接受治療,后來變得非常消極了,不愿意去醫院。
我改變了對女兒的教育方式
在我最無助,感覺人生最黑暗,彷徨的時候,我開始上網了解這方面的信息。我搜到何日輝主任是這方面的專家,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無法帶女兒去廣州找何主任接受診療。
但何主任沒有直接對我置之不理,會抽出時間耐心、細致地解答我的問題,指導我要調整好心態,理解孩子。我還關注公眾號,看了很多何主任寫的文章,知道了好多跟我女兒一樣的案例,學習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方法,和為人父母的真正責任。
我開始反思自己,我發現我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問題,我讓孩子背負了太多的希望。
我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在我小的時候,他對我的學習也非常嚴格。可我當時不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比較貪玩,成績自然不理想。后來,因為學歷不高,我參加工作不順利。我才意識到一張好文憑有多么重要!
我自己沒好好學習,就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我自己沒有好的工作,就希望孩子通過學習,能夠改變命運,有比較好的工作。我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我想在孩子身上實現。
現在很多年輕的媽媽很重視孩子的課余生活,吃的穿的很豐富,還帶孩子去公園游玩。而我則特別關注孩子成績。小杏不滿5歲,我就帶她去市里的圖書館辦借書證,別人都很驚訝。
女兒也很爭氣,不辜負我們的期待。她從小成績很好,考試都是90多分、100分,一路是重點班,幾乎不需要我們操心。有一次,孩子告訴我數學測驗考了80多分,我一聽就火冒三丈,也沒問考得不好的原因,動手就打了她。
圖片來源于網絡
孩子本能般地往后縮,瞪大眼睛看我,非常驚訝。她覺得平時溫柔的媽媽,怎么一聽到考了80多分就那么兇?我現在想起來十分后悔,那次對她的傷害應該挺大的。
小杏非常反感我對成績看得那么重。她曾經哭著說,“媽媽,我小時候就不應該考得那么好。如果我考差一些,你就不會有那么高的期待,也不會打我了!”
而且,孩子在小學時被同學欺負過,被同學的家長恫嚇過,被大人辱罵過,這些事我們當時都沒重視,她一直埋怨我們當父母的不管她。想想我們真是太粗心了!
還有一次,孩子生病后我們發生沖突,孩子非常激動地說:“我從小到大都聽你們的,我從來沒有自己做過主!”
我聽了觸動很大,加上看了何主任的文章,我開始反思自己。確實,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忽略了孩子內心。孩子在成長,我卻沒能跟上她的步伐,孩子的心也就和我們越來越遠。
亡羊補牢猶未晚。何主任的文章里說了,家長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可以首先跟孩子道歉。我開始和孩子真誠和由衷地道歉,希望取得孩子的原諒。
一開始,孩子對我的道歉并沒有什么反應。她可能以為我只是像以前一樣,嘴上說說而已,并不會真的有行動。
我也不氣餒,我發自內心地改變以前命令的口氣,變成和孩子商量著來,平等地交流,多征求她的意見,多問她“你覺得這個事該怎么辦?”
我還經常和女兒聊天,向她請教一些問題。她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那我們就不代勞。
小杏希望跟同學結伴去郊游,盡管不放心,我們也放手讓她去散散心。
小杏從小就喜歡小動物,想養只小狗,我就和朋友要了一只可愛小狗,交給她養。孩子從小就缺少玩伴,小狗也給她帶來了快樂,她也很愛護小狗,小狗把她的書包咬爛了,她也不惱。
在我的影響下,我的愛人也作出了改變。孩子她爸以前跟我一樣,不關注孩子別的,就光看成績。現在,她爸也知道尊重孩子的意見,了解她的內心,平等地交流,父女關系好了很多。
長時間下來,孩子能理解我們的內心了。她雖然嘴上不曾說什么,但她知道我們真的在改變,孩子和我們的話漸漸多了起來。
而且,小杏有非常強烈的復學念頭,她也在積極的自我拯救。她身旁的小伙伴也給予有力的支持,而我的家人、親人都默默的支持我,幫助我。
女兒成功停藥、復學,還計劃考研
小杏的情緒越來越穩定,在醫生的指導下,小杏在去年年底逐漸停藥了。今年年初,小杏重新上學了。老師和同學們都說她在學校里挺好的,我經常跟她在微信上聊天,溝通很順暢,母女倆就像朋友一樣。
我如今覺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對成績看淡了很多。如果沒有好的身體,再好的成績又有什么用呢?我還后悔,如果早一點知道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就好了,孩子就不用遭這個罪了。
特別感謝何主任,還有他的團隊,寫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讓我受到了很大啟發,讓我有意識去改變自己,改變以往錯誤的思維和方法。經過這些后,我已經不是去年的我了。
現在,我的內心趨于平靜,我謹記何主任說的,要和孩子最壞的時候比,看到孩子的進步。現在孩子復學,愿意融入到同齡人中,能夠學習知識,我已經非常滿意了。
我也知道,孩子也許后面會有反彈,但我已經不再像第一次那么恐懼。我會像何主任教我的那樣,理解她、關心她,不斷地反省、提升自己。
我覺得我已變得堅強,我愛孩子,愛我的家,謝謝何主任和他的團隊讓我知道抑郁、雙相等等許多我以前聞所未聞的知識,及如何更好的和孩子相處。
我把小杏復學的好消息告訴了何主任,他也非常開心。他還希望我把經歷寫下來,因為能夠接受他們心理干預的畢竟是極少數。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辦法去何主任那里的家長,也不要焦慮,可以跟我一樣,多看看何主任的文章,學習和孩子相處的方法和知識,先改變自己,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家。
圖片來源于網絡
家和萬事興,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杏媽媽自述文章完)
小杏成功復學是在2019年,據小杏媽媽后來反饋,女兒的學習動力一直很強,成績排在班里前列,還拿了獎學金。而且小杏性格溫和,跟同學、舍友都處得很好。舍友不會的題,都會拿來問她。
我與小杏媽媽的聊天記錄截圖
當然,有時小杏想起過去的遭遇,還有未來的一些迷茫時,情緒還會有些波動。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時,小杏的很多計劃被打亂,心理壓力加大,癥狀有所反復,但經過努力調整,她很快就渡過了難關。
今年,小杏即將本科畢業。除了訂下了實習計劃之外,她還想考研,希望到更好的大學去繼續提升。小杏媽媽很高興,說只要女兒決定了,她會全力支持。母女倆的關系仍然比較親密,只要媽媽問了,小杏就愿意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
我與小杏媽媽的聊天記錄截圖
雖然小杏現在還不能說是完全康復,但小杏媽媽已經非常欣慰了,“我對孩子未來能真正康復,充滿信心”。
我與小杏媽媽的聊天記錄截圖
必須說,從小杏媽媽的描述來看,她女兒得的抑郁癥并不輕,一度休學,有過自殘行為。小杏也看過很多醫院,嘗試過很多藥,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效果,但遠遠達不到一家人的期待,以至于小杏后來都不愿看病了。
但自從小杏媽媽深入了解疾病的心理根源,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尤其是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之后,小杏的病明顯好了很多。
她后來順利復學,拿到獎學金,人際交往方面也沒有明顯的問題,能康復到這個程度真的很不容易。除了小杏自己的努力以外,小杏媽媽的功勞和發揮的作用最大。對于這一點,小杏媽媽自己也有深刻的感受。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杏媽媽是很多患者父母學習的榜樣!
這就是我說的,無論孩子得的是抑郁癥、雙相障礙,還是強迫癥等,父母的改變、提升和自我反省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能努力地修復過去對孩子造成的疊加性心理創傷,與孩子重建良好的親子關系,這相當于有效的自我家庭治療,其作用不亞于一般的精神科藥物治療和普通的心理咨詢。
這也是我們不斷寫文章、拍視頻,傳播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和臨床案例的重要原因。
在我們的“晴日知識課堂”里,已經推出了很多知識專欄。有抑郁癥、雙相障礙、強迫癥的科普文章和視頻,深入分析疾病的心理根源。
還有《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家長自助手冊》,指導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加快康復。這些就是小杏媽媽所說的、使她具備智慧、引導孩子順利復學的寶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