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shù)約:4217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章節(jié): 01、事情過去很久了,孩子為啥還耿耿于懷? 02、父母要控制好情緒,不能采取極端方式 03、家長容易把這些校園欺凌當成小事,造成二次傷害 事情過去很久了,孩子為啥還耿耿于懷? 很多孩子遭受過校園欺凌,多年后,重新想起那段經(jīng)歷,他們?nèi)詴霈F(xiàn)劇烈的情緒波動,甚至會恨得咬牙切齒。 “事情都過去這么久了,為什么孩子還是放不下?是不是有點心胸狹隘了?”如果父母發(fā)出這樣的疑問,說明父母很可能還沒掌握高效的、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 希望這部分家長要意識到: 第一,校園欺凌對孩子帶來的精神心理傷害,遠大于身體上傷害。孩子身體上的傷都愈合了,或者根本沒受傷,但不代表他們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也愈合了。 而且,如果心理創(chuàng)傷較大的話,它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自我愈合,而需要外界、比如父母積極采取一些行動和技巧去幫助孩子修復創(chuàng)傷。 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一直無法得以修復,孩子就會表現(xiàn)為耿耿于懷,甚至長期感到痛苦、壓抑,演變出精神心理癥狀。 另外,很多校園欺凌的方式不只有肢體暴力,還有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比如孩子被反復嘲笑、捉弄、被投以鄙視的眼神等等。這些校園欺凌的形式非常隱蔽,雖然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父母可能并未察覺。 第二,父母錯誤的應(yīng)對方式,反而讓孩子遭受了二次心理傷害。 很多父母因為缺乏高效的、科學的精神心理學知識,對校園欺凌也缺乏深入了解,很容易采取了錯誤的應(yīng)對方式,未充分顧及和尊重孩子的感受。這會讓孩子內(nèi)心更加受挫,甚至感到更加憤怒、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