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平,鄧艾人生絕地,僥幸過了絕地,卻沒有逃過棋子的命運——羚羊哥
正文
一:蜀國末路
公元262年冬,姜維發(fā)動了最后一次對魏作戰(zhàn)為鄧艾破于洮陽。后怕朝官議論。效武侯屯兵漢中之策,遷大軍駐沓中。
時司馬昭廢曹芳,立曹奐,自封晉公。由于之前誅殺曹髦,三行廢立。用現(xiàn)在話說叫輿論壓力大。轉(zhuǎn)移矛盾的最好方法,是戰(zhàn)爭。武侯北伐,鄧艾伐蜀皆源于此。
于是,以鄧艾鐘會為前部的大軍開到滅蜀的途中。分三路攻蜀,兵力18萬,鐘會領(lǐng)兵與姜維斗于劍閣。而鄧艾引兵走陰平下成都。蜀漢滅亡。
二:偷陰平是僥幸?
于是有人說,偷陰平為僥幸。鄧艾是以前部下了成都。而且到成都打完諸葛詹還有三千人,成都守軍10萬不假但給了姜維5萬諸葛詹3萬滿打滿算成都守軍還有1——2萬。而鄧艾所帶兵力還有3千,但背后還有諸葛緒帶領(lǐng)的三萬人,以及司馬昭所領(lǐng)十萬人待命。
所以,對于鄧艾來說,偷陰平是僥幸。而攻成都是必然。
三:一計害三賢,與二士爭功
獨手撐天的姜維再努力還是沒有阻擋蜀漢滅國蜀漢還是亡了。
亡了怎么辦?假手于人復(fù)國啊!于是姜維投降鐘會。借他的兵馬,開啟了他最后的復(fù)國計劃。
拿出了西川的五十四州圖,以鄧艾僭越為名出兵剿滅欲為劉備。這是司馬昭十萬兵馬就出動了,名義是剿滅鄧艾,而實際防范鐘會。
以衛(wèi)灌為前部,三日到達(dá)成都平定了鐘會之亂。殺死了姜維,鄧艾,鐘會。是謂三賢。而二士爭功就是鄧艾,鄧士載,鐘會,鐘士季 是謂二士。
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鄧艾鐘會偷陰平,攻劍閣其功高震主。而不自貶,效蕭何自污反大肆加封。以正其莫須有之罪。
然,他們是真不知道,他們的處境?非也!他也只是在賭那一線生機。
偷渡陰平之日,便注定了他們的宿命。生是僥幸,死則必然。這也是每個功高蓋主之人偶然與必然。
由于公眾號改版,只有星標(biāo)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更新